一种方便角度调节的前臂牵引袖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40054发布日期:2022-10-26 02:5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角度调节的前臂牵引袖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肩关节镜手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方便角度调节的前臂牵引袖套。


背景技术:

2.病人需要进行肩关节镜手术时采用的体位有一种为侧卧位,手术医师在进行手术时需要使用牵引袖套把病人的手臂牵引起来,目前使用的牵引袖套为牵引绳连接一个袖套把病患的上肢抬起,这种牵引袖套使用时,因人的前臂前细后粗,使用袖套束缚前臂的力度不足,在术中有前臂脱离袖套的风险,另外术中需要旋转手臂的时候需要用手维持旋转角度,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方便角度调节的前臂牵引袖套。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角度调节的前臂牵引袖套,包括前臂固定件,所述前臂固定件一端通过支撑件固定连接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远离支撑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安装座和盖板的中部均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安装座和盖板相互远离的两端侧面,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还形成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安装座在滑孔靠近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内设有弹性元件,其靠近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封盖,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穿过柱形壳体、弹性元件和封盖并置于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形成于盖板上,所述盖板远离安装座的一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在板件上,所述板件远离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连接有牵引绳。
5.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与盖板的转动轴线同轴,所述盖板靠近安装座的一端周沿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安装座在靠近盖板的周沿形成有环形凹陷,所述安装座通过环形凹陷和环形凸起的配合保持其转动时不脱轨。
6.进一步的,所述滑孔的轴线平行于通孔,所述安装座一侧形成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的一端连通滑孔,其另一端连通安装座外部,所述条形开口内设有拨杆,所述拨杆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杆上,其另一端伸出安装座并固定连接有拨钮,所述条形开口径向的延伸方向与滑孔平行。
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位于限位孔内的一端呈半球形,所述限位杆在柱形壳体内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一端抵接在弹性元件上,其另一端在弹力的作用下抵接在封盖上。
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孔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孔间隔均匀的以通孔为轴心环形排列在盖板上,所述盖板在限位孔排列区域的内侧形成有环槽。
9.进一步的,所述前臂固定件的中部形成有前臂仿形区,其在前臂手腕处呈窄区,所
述前臂固定件的两侧还固定连接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远离前臂固定件的一端固定有魔术贴。
10.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侧边周沿均匀的刻画有刻度线,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指针。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在前臂固定件上形成前臂仿形区,增大与手臂之间的静摩擦力,前臂手腕处呈窄区,使其卡在病人的手腕部,能有效降低术中前臂脱离的风险,避免造成医疗事故;
12.增加安装座,其一端转动连接有盖板,通过这两个部位实现角度旋转控制,同时可以维持角度,解放手术医师的手。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臂牵引袖套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所示的安装座和盖板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15.图3为图2中所示的安装座和盖板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图2中所示的盖板部位左视示意图。
17.图5为图2中所示的盖板部位右视示意图。
18.图6为图3中所示的柱形壳体部位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1、前臂固定件;2、支撑件;3、安装座;4、盖板;5、通孔;6、紧固件;7、滑孔;8、限位杆;9、柱形壳体;10、弹性元件;11、限位孔;12、连杆;13、板件;14、固定环;15、牵引绳;16、环形凸起;17、环形凹陷;18、条形开口;19、拨杆;20、拨钮;21、封盖;22、限位环;23、环槽;24、前臂仿形区;25、束缚带;26、魔术贴;27、刻度线;28、指针。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1.结合图1-6所示,一种方便角度调节的前臂牵引袖套,包括前臂固定件1,所述前臂固定件1的中部形成有前臂仿形区24,其在前臂手腕处呈窄区,所述前臂固定件1的两侧还固定连接有束缚带25,所述束缚带25远离前臂固定件1的一端固定有魔术贴26。
22.所述前臂固定件1一端通过支撑件2固定连接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远离支撑件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盖板4,所述盖板4远离安装座3的一端通过连杆12固定连接在板件13上,所述板件13远离连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4,所述固定环14上连接有牵引绳15。
23.所述安装座3和盖板4的中部均形成有通孔5,所述通孔5与盖板4的转动轴线同轴,所述通孔5内设有紧固件6,所述紧固件6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安装座3和盖板4相互远离的两端侧面,所述盖板4靠近安装座3的一端周沿形成有环形凸起16,所述安装座3在靠近盖板4的一端周沿形成有环形凹陷17,所述安装座3通过环形凹陷17和环形凸起16的配合保持其转动时不脱轨。
24.所述安装座3的一侧还形成有滑孔7,所述滑孔7的轴线平行于通孔5,所述安装座3在滑孔7靠近盖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柱形壳体9,所述柱形壳体9内设有弹性元件10,所述柱形壳体9靠近盖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封盖21,所述盖板4上形成有限位孔11,所述限位孔11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孔11间隔均匀的以通孔5为轴心环形排列在盖板4上,所述盖板4在
限位孔11排列区域的内侧形成有环槽23,所述滑孔7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的一端穿过柱形壳体9和封盖21并置于限位孔11内,所述限位杆8在柱形壳体9内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2,所述限位环22一端抵接在弹性元件10上,其另一端在弹力的作用下抵接在封盖21上,所述限位杆8位于限位孔11内的一端呈半球形。
25.所述安装座3一侧形成有条形开口18,所述条形开口18的一端连通滑孔7,其另一端连通安装座3外部,所述条形开口18内设有拨杆19,所述拨杆19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杆8上,其另一端伸出安装座3并固定连接有拨钮20,所述条形开口18径向的延伸方向与滑孔7平行,所述安装座3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指针28,所述盖板4的侧边周沿均匀的刻画有刻度线27。
26.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手术时病人采取侧卧位,患肢在上,结合图1所示,使用时先把病人的胳膊前臂放入前臂固定件1的前臂仿形区24内,通过多个束缚带25绑住前臂,利用束缚带25上的魔术贴26能比较方便的使束缚带25固定住,通过前臂仿形区24增大与手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静摩擦力,前臂手腕处呈窄区,使其卡在病人的手腕部,能有效降低术中前臂脱离的风险,避免造成医疗事故,然后通过牵引绳15抬起病人的上肢至合适的高度,并把牵引绳15固定在专用的手术支架上,然后把板件13也固定在手术支架上,保持板件13和盖板4等部位不会转动。
27.结合图2、图3、图4所示,限位杆8滑动连接在安装座3的滑孔7内,限位杆8的一端插入盖板4上的限位孔11内,通过此种方式保持盖板4与安装座3角度限定,术中需要调整上肢的旋转角度时,通过拨钮20带动拨杆19,使拨杆19在条形开口18内向左侧滑动,拨杆19固定连接在限位杆8上,拨杆19带动限位杆8同向滑动,结合图6所示,限位杆8向左移动时,固定在限位杆8上的限位环22压缩弹簧,直至限位杆8的半球一端脱离限位孔11,此时便可旋转病人的手臂,调整好手臂角度后,松开拨钮20,限位杆8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重新卡入限位孔11,对安装座3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定。
28.在盖板4的侧边周沿设有刻度线27,安装座3的一侧固定有指针28,主治医师在术中可以发出指令让辅助护士帮助其调整角度,提高手术效率,解放医师的手。
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所述一种方便角度调节的前臂牵引袖套对前臂束缚性强,能避免术中前臂脱离束缚,还能调整前臂旋转角度并对旋转角度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前提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