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前路椎体前移手术用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41759发布日期:2023-02-03 20:2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椎前路椎体前移手术用钉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颈椎前路椎体前移手术用钉板。


背景技术:

2.后纵韧带骨化症是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之一,而随着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患者群体数量庞大。后纵韧带是处在椎体后方和椎管之间的韧带,当其出现骨化时,就会导致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可能会引起四肢运动障碍、感觉麻木、大小便障碍等相关临床症状。而后纵韧带骨化最常见于颈椎部位,即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opll在东亚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3.目前阶段,手术治疗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最好的方法。而常见的手术方式分为颈椎前路手术、颈椎后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例如,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颈椎椎板切除术、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等,不同的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前路手术可以直接切除骨化物,达到有效根治的目的,但是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如果骨化物较大,术中可能会损伤与其紧密黏连的硬膜囊,引起脑脊液漏及脊髓损伤等并发症,导致许多医生望而却步。一些学者更是将椎管狭窄率超过50%,骨化物厚度超过5mm视为前路手术的禁忌症。而后路手术安全性较高,但破坏了椎管内完整的血液供应,不利于脊髓康复;并且无法切除骨化物,仅能通过间接减压达到姑息性治疗的目的,手术疗效难以保证;后路减压后脊髓向后漂移,可能过度牵拉神经根,引起术后神经根麻痹,导致上肢感觉活动障碍,因此目前的操作方式风险较高,而且操作繁琐,需要一种颈椎前路椎体前移手术用钉板来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椎前路椎体前移手术用钉板,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椎体前移手术的操作方式风险较高,而且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颈椎前路椎体前移手术用钉板,包括接骨板,所述接骨板内开有复位钉槽,所述接骨板内开有多个球面孔,多个所述球面孔位于所述接骨板的两侧,所述复位钉槽位于两侧的所述球面孔之间;
7.第一接骨螺钉,所述第一接骨螺钉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接骨螺钉与所述球面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接骨螺钉与所述球面孔活动配合,所述第一接骨螺钉用于将所述接骨板的两侧固定在所述椎体外;
8.复位螺钉,所述复位螺钉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复位钉槽,所述复位螺钉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椎体外,所述复位螺钉用于向靠近所述接骨板的方向提拉所述椎体。
9.当第一接骨螺钉将接骨板固定在椎体外时,复位螺钉穿过接骨板,并将复位螺钉的一端固定椎体外,更好的通过手术工具钳复位螺钉后,向靠近所述接骨板的方向将椎体往前提拉,将椎体提拉到接骨板的内侧,从而达到椎体提拉前移效果,能有效的拓宽患者的颈椎椎管间隙,并且产品结构灵活,操作简单,能够降低手术医生的操作难度,实用性能强。
10.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还包括第二接骨螺钉,所述第二接骨螺钉用于穿过所述复位钉槽将所述接骨板的中部固定在所述椎体外。
11.当复位螺钉提拉后,复位螺钉退出固定椎体,通过第二接骨螺钉对复位螺钉的退出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将接骨板的中部位置固定在椎体外,更好的对提拉后的椎体进行固定。
12.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接骨板的两侧开有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槽位于所述复位钉槽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固定槽位于两侧的所述球面孔之间,所述固定槽内穿有第三接骨螺钉,所述第三接骨螺钉将所述接骨板的内两侧固定在所述椎体外,所述第一接骨螺钉将所述接骨板的外两侧固定在所述椎体外。
13.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接骨螺钉、所述第二接骨螺钉和所述第三接骨螺钉均由接骨固定柱和球面柱组成,所述球面柱成型在所述接骨固定柱的上端,所述第一接骨螺钉的所述接骨固定柱和所述球面柱依次穿过所述球面孔,所述第一接骨螺钉的所述接骨固定柱与所述椎体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接骨螺钉的所述球面柱与所述球面孔活动配合,所述球面柱的上端开有接骨旋动接口,所述接骨旋动接口用于上钉起子旋动。
14.由于球面孔的形状为球形,第一接骨螺钉的球面柱的形状为圆盘状,当第一接骨螺钉穿过接骨板,第一接骨螺钉固定在椎体上时,第一接骨螺钉的球面柱位于球面孔内进行活动,使第一接骨螺钉的球面柱可以在球面孔的球孔内实现旋转、摆动操作,使接骨螺钉与接骨板之间获得更多的固定角度;螺钉旋动接口用于手术器械中的上钉起子配合,通过上钉起子带动第一接骨螺钉旋入或旋出椎体。
1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复位钉槽的和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开有多个限位缺口,所述限位缺口与所述第二接骨螺钉或所述第三接骨螺钉的所述球面柱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接骨螺钉和所述第三接骨螺钉的所述球面柱与所述限位缺口一一插接。
16.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接骨板外两侧开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一一连通相应一侧的所述球面孔,所述活动槽内设有可转动的防退挡片,所述防退挡片用于阻挡第一接骨螺钉向上移动。
17.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防退挡片由阻挡头和挡片柱组成,所述挡片柱成型在所述阻挡头的下端,所述活动槽内成型有锁合槽,所述挡片柱穿过所述锁合槽,所述挡片柱与所述锁合槽螺纹配合,所述阻挡头与所述活动槽转动配合,所述阻挡头的外沿延伸到所述球面孔的上方,所述阻挡头用于阻挡所述第一接骨螺钉向上移动,所述阻挡头上开有挡片旋动接口,所述挡片旋动接口用于上钉起子旋动。
18.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阻挡头的外沿开有多个旋入缺口,当所述阻挡头旋转时,所述旋入缺口与所述球面孔一一连通。
19.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复位螺钉由提拉柱、旋动柱、活动柱和复位固定柱从上到下一体成型,所述复位固定柱与所述椎体螺纹配合,所述活动柱穿过所述复位钉槽,所述活动柱与所述复位钉槽滑动配合,所述旋动柱用于上钉套旋动,所述提拉柱外开有提拉复位圆槽,所述提拉复位圆槽的形状为圆环体,所述提拉复位圆槽用于手术工具钳夹持提拉。
20.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复位固定柱的直径比所述活动柱的直径小,所述活动柱的直径比所述旋动柱的直径大,所述旋动柱的直径比所述提拉柱的直径大。
2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通过接骨板、第一接骨螺钉和复位螺钉,使得当第一接骨螺钉将接骨板固定在椎体外时,复位螺钉穿过接骨板,并将复位螺钉的一端固定椎体外,更好的通过器械夹持复位螺钉后,向靠近所述接骨板的方向将椎体向靠近所述接骨板的方向提拉,从而达到椎体提拉前移效果,能有效的拓宽患者的颈椎椎管间隙,并且产品结构灵活,操作简单,能够降低手术医生的操作难度,实用性能强。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颈椎前路椎体前移手术用钉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接骨螺钉插入固定槽的状态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复位螺钉插入复位钉槽的状态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复位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接骨螺钉、第二接骨螺钉、第三接骨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防退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接骨板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31.其中,附图标记:
32.1、接骨板;11、球面孔;12、复位钉槽;14、固定槽;15、限位缺口;2、第一接骨螺钉;21、接骨固定柱;22、球面柱;23、接骨旋动接口;24、第二接骨螺钉;25、第三接骨螺钉; 3、防退挡片;31、挡片柱;32、旋入缺口;33、挡片旋动接口;34、阻挡头;35、锁合槽;36、活动槽;4、复位螺钉;41、复位固定柱;42、旋动柱;43、提拉复位圆槽;44、提拉柱;45、活动柱;5、椎体。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7.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38.参照图1-图8,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颈椎前路椎体5前移手术用钉板,包括接骨板1,接骨板1内开有复位钉槽12,接骨板1内开有多个球面孔11,多个球面孔11位于接骨板1的两侧,复位钉槽12位于两侧的球面孔11之间;
39.第一接骨螺钉2,第一接骨螺钉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接骨螺钉2与球面孔11一一对应,第一接骨螺钉2与球面孔11活动配合,第一接骨螺钉2用于将接骨板1的两侧固定在椎体5外;
40.复位螺钉4,复位螺钉4可拆卸的安装在复位钉槽12,复位螺钉4的一端固定在椎体5外,复位螺钉4用于向靠近接骨板的方向提拉椎体5。
4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接骨螺钉2将接骨板1固定在椎体5外时,复位螺钉4穿过接骨板1,并将复位螺钉4的一端固定椎体5外,更好的通过手术工具钳复位螺钉4后,向靠近所述接骨板1的方向将椎体5往前提拉,将椎体5提拉到接骨板1的内侧,从而达到椎体5提拉前移效果,能有效的拓宽患者的颈椎椎管间隙,并且产品结构灵活,操作简单,能够降低手术医生的操作难度,实用性能强。
42.此外,复位螺钉4还可以替换成其他的电动提拉和固定椎体5一体的装置,从而通过该装置,当该装置被电动打入椎体5外后,通过电动提拉,也能将椎体5往前提拉,达到椎体5提拉前移效果,但由于该装置需要采用电动,且该装置结构较为复杂,造价搞,而且在术中不容易控制力度,因此不作为最优方案。
43.参照图1-图2,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接骨螺钉24,第二接骨螺钉24用于穿过复位钉槽12将接骨板1的中部固定在所述椎体5外。
4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复位螺钉4提拉后,复位螺钉4退出椎体5,通过第二接骨螺钉24对复位螺钉4的退出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将接骨板1的中部位置固定在椎体5外,更好的对提拉后的椎体5进行固定。
45.参照图1,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接骨板1的两侧开有固定槽14,两个固定槽14位于复位钉槽12的左右两侧,两个固定槽14位于两侧的球面孔11之间,固定槽14内穿有第三
接骨螺钉25,第三接骨螺钉25将接骨板1的内两侧固定在椎体5外,第一接骨螺钉2将接骨板1的外两侧固定在椎体5外。
4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手术前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备好可能需要用到的接骨板1和第一接骨螺钉2、第二接骨螺钉24、第三接骨螺钉25和复位螺钉4规格,先用手术磨钻将椎体5的前沿磨去一部分,将接骨板1与椎体5进行对应,使得需要进行椎体5前移手术的其中一节椎体5与复位钉槽12进行对应,第一接骨螺钉2将接骨板1的两侧固定在椎体5外,复位螺钉4穿过接骨板1,复位螺钉4的一端固定在需要进行椎体5前移手术的其中一节椎体5,用手术工具钳夹持复位螺钉4末端,将椎体5往前提拉(如图8中箭头所示),使得椎体5贴近接骨板1的内侧,第三接骨螺钉25将接骨板1的中部两侧固定在椎体5外,退出复位螺钉4,再按照复位螺钉4的孔拧入第二接骨螺钉24,将该节段椎体5与接骨板1固定在一起,,能有效防止椎体5压伤脊髓和神经。
47.参照图6,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接骨螺钉2、第二接骨螺钉24和第三接骨螺钉25均由接骨固定柱21和球面柱22组成,球面柱22成型在接骨固定柱21的上端,第一接骨螺钉2的接骨固定柱21和球面柱22依次穿过球面孔11,第一接骨螺钉2的接骨固定柱21与椎体5螺纹配合,球面孔11的形状为球形,第一接骨螺钉2的球面柱22的形状为圆盘状,第一接骨螺钉2的球面柱22与球面孔11活动配合,球面柱22的上端开有接骨旋动接口23,接骨旋动接口23用于上钉起子旋动。
4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球面孔11的形状为球形,第一接骨螺钉2的球面柱22的形状为圆盘状,当第一接骨螺钉2穿过接骨板1,第一接骨螺钉2旋入椎体5时,第一接骨螺钉2的球面柱22位于球面孔11内进行活动,使第一接骨螺钉2的球面柱22可以在球面孔11的球孔内实现旋转、摆动操作,让第一接骨螺钉2与接骨板1之间获得更多的固定角度;接骨旋动接口23用于与手术器械中的上钉起子配合,通过上钉起子带动第一接骨螺钉2旋入或旋出椎体5,接骨旋动接口23的形状可以为十字形、三叶草形、六角形或梅花形等。
49.参照图1-图4,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复位钉槽12的和固定槽14的两侧开有多个限位缺口15,限位缺口15与第二接骨螺钉24或第三接骨螺钉25的球面柱22的形状相匹配,第二接骨螺钉24和第三接骨螺钉25的球面柱22的形状为圆盘状,限位缺口15的形状为弧形,第二接骨螺钉24和第三接骨螺钉25的球面柱22与限位缺口15一一插接。
5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接骨螺钉24穿过复位钉槽12内时,第二接骨螺钉24的接骨固定柱21与椎体5进行螺纹配合,第二接骨螺钉24的球面柱22与复位钉槽12的限位缺口15插接,从而对第二接骨螺钉24的球面柱22的位置进行限位;当第三接骨螺钉25穿过固定槽14内时,第三接骨螺钉25的接骨固定柱21与椎体5进行螺纹配合,第三接骨螺钉25的球面柱22与固定槽14的限位缺口15插接,从而对第三接骨螺钉25的球面柱22的位置进行限位,
51.参照图1-图3,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接骨板1外两侧开有活动槽36,活动槽36一一连通相应一侧的球面孔11,活动槽36内设有可转动的防退挡片3,防退挡片3用于阻挡第一接骨螺钉2向上移动。
52.参照图1-图4、以及图7,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防退挡片3由阻挡头34和挡片柱31组成,挡片柱31成型在阻挡头34的下端,活动槽36内成型有锁合槽35,挡片柱31穿过锁合槽35,挡片柱31与锁合槽35螺纹配合,阻挡头34与活动槽36转动配合,阻挡头34的外沿延伸
到球面孔11的上方,阻挡头34用于阻挡第一接骨螺钉2向上移动,阻挡头34上开有挡片旋动接口33,挡片旋动接口33用于上钉起子旋动。
53.参照图7,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阻挡头34的外沿开有多个旋入缺口32,当阻挡头34旋转时,旋入缺口32与球面孔11一一连通。
5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片柱31与接骨板1的锁合槽35螺纹配合配合,将阻挡头34与接骨板1固定在一起;当旋入缺口与接骨板1的球面孔11对齐时,第一接骨螺钉2可以避开阻挡头34,正常的旋入球面孔11,使旋入缺口与球面孔11位置错开,由于阻挡头34的外沿延伸到球面孔11的上方,阻挡头34就能够阻止第一接骨螺钉2向上退出;挡片旋动接口33用于同手术器械中的挡片起子配合,在术中,将第一接骨螺钉2旋入接骨板1的球面孔11后,通过上钉起子旋动挡片旋动接口33,阻挡头34会盖住球面孔11,防止第一接骨螺钉2向上退出,挡片旋动接口33可以为一字型、十字形、三叶草形等。
55.参照图5,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复位螺钉4由提拉柱44、旋动柱42、活动柱45和复位固定柱41从上到下一体成型,复位固定柱41与椎体5螺纹配合,活动柱45穿过复位钉槽12,活动柱45与复位钉槽12滑动配合,旋动柱42用于上钉套旋动,提拉柱44外开有提拉复位圆槽43,提拉复位圆槽43的形状为圆环体,提拉复位圆槽43用于手术工具钳夹持提拉。
5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位螺钉4用于旋入椎体5,将复位螺钉4固定在椎体5上,然后用复位螺钉4带动椎体5向靠近所述接骨板1的方向移动;旋动柱42用于同上钉套配合,通过上钉套带动复位螺钉4旋入或旋出椎体5,旋动柱42的形状可以为四边形、六边形等;利用手术工具夹持提拉复位圆槽43对复位螺钉4进行提拉,通过复位螺钉4带动椎体5前移。
57.参照图5,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复位固定柱41的直径比活动柱45的直径小,活动柱45的直径比旋动柱42的直径大,旋动柱42的直径比提拉柱44的直径大。
5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