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1180发布日期:2023-04-19 08:5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新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具体为新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1、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产后盆底肌肉及其筋膜由于扩张而失去弹力,而且有部分肌纤维断裂,产后如果能够坚持康复锻炼,盆底肌肉可以恢复至接近孕前状态,从而大大的减少了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目前现有的恢复方式通常为电刺激理疗法,然而电刺激会对病人心理产生较大的压力,且电刺激治疗仪不方便携带,无法随时随地进行康复治疗,灵活性能差,不符合当前市场的使用需求,为此,这里推出一种新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具备方便携带的优点,解决了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携带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包括托底壳,所述托底壳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托底壳的顶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凸轮的表面与活动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托底壳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托底壳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机壳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电机,所述散热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托底壳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松紧带,所述托底壳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松紧带,所述第一松紧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二松紧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头,所述第二固定带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3、优选的,所述托底壳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托底壳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4、优选的,所述托底壳的正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

5、优选的,所述托底壳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垫,所述护垫的材质为合成橡胶。

6、优选的,所述托底壳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转杆的表面与隔板的内腔活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右侧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托底壳、驱动电机、转杆、凸轮、通口、滑槽、弹簧、滑块、活动块、橡胶块、加热板、机壳、散热电机、扇叶、第一松紧带、第二松紧带、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安装头和安装孔的配合,可以对产妇的盆底肌进行修复治疗,并能够方便的将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随身携带进行使用,以此提高了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的实用性。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面板,便于使用者通过输入信号指令的方式对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进行操作,通过设置盖板,便于检修人员对托底壳内腔的部件进行检修维护,通过设置护垫,能够避免托底壳对产妇的皮肤造成磨破伤害。



技术特征:

1.新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包括托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底壳(1)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4),所述托底壳(1)的顶部开设有通口(5),所述通口(5)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9),所述凸轮(4)的表面与活动块(9)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0),所述托底壳(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热板(11),所述托底壳(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机壳(12),所述机壳(12)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电机(13),所述散热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4),所述托底壳(1)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松紧带(15),所述托底壳(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松紧带(16),所述第一松紧带(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17),所述第二松紧带(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18),所述第一固定带(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头(19),所述第二固定带(18)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底壳(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21),所述托底壳(1)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底壳(1)的正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22),所述盖板(22)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底壳(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垫(23),所述护垫(23)的材质为合成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底壳(1)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隔板(24),所述转杆(3)的表面与隔板(24)的内腔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2)的右侧设置有散热板(25),所述散热板(25)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新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包括托底壳,所述托底壳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托底壳的顶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本技术通过托底壳、驱动电机、转杆、凸轮、通口、滑槽、弹簧、滑块、活动块、橡胶块、加热板、机壳、散热电机、扇叶、第一松紧带、第二松紧带、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安装头和安装孔的配合,可以对产妇的盆底肌进行修复治疗,并能够方便的将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随身携带进行使用,以此提高了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玉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宋玉敏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