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营养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6284发布日期:2023-03-24 14:2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营养管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营养管路。


背景技术:

2.临床上消化道手术后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无法自主进食,为了提供充足的营养,需借助腹壁外营养管路,通过腹壁外造口的方式,向消化器官输注营养物质。临床通用技术是通过在腹壁外造口的方式进行穿刺,同时通过充气的方式,充起气囊在消化器官内进行固定。
3.同时,临床上现有的营养管路均为单通道结构,这就导致使用营养管路进行输送营养物质时,无法独立进行其它操作,例如减压排气等,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灌注营养物质时,人体消化器官有一定蠕动频率,外部需要匹配这种频率进行营养物质的灌注。
4.现有单腔营养管路在进行减压过程时,往往通过开启管路快速释放夹同时打开压盖的方式进行泄压,极大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输注营养液时,仍然需要开启管路快速释放夹,此时若消化器官气压过高,极易容易将消化器官内容物喷射出来,造成一定程度污染。
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营养管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营养管路,软质接头包裹电磁线圈,可与蠕动泵配合使用,避免人为进行接头的插拔,同时避免因腹部内压过大造成内容物喷溅的现象出现。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营养管路,包括软管、软质接头和蠕动泵,所述软质接头内部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蠕动泵的输出口,所述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软管的首端,所述软管的末端伸入人体内部,所述软质接头侧壁内镶嵌有相互独立的两个磁感线圈,两个所述磁感线圈分别连接所述蠕动泵的外接电极,所述蠕动泵根据工作状态改变所述外接电极的通断频率,以改变两个所述磁感线圈的磁性,两个所述磁感线圈能够驱动所述软质接头侧壁变形,以使所述通道打开或闭合。
8.优选地,所述通道内壁上设置有轴向布置的两个环形的限位台阶,两个所述限位台阶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所述间隔空间内设置有封堵件,两个所述磁感线圈沿轴线布置分别镶嵌于两个所述限位台阶内,两个所述磁感线圈驱动两个所述限位台阶沿轴向相互靠近时,两个所述限位台阶夹紧所述封堵件,所述封堵件封堵两个所述限位台阶的中心孔,以使所述通道闭合,两个所述磁感线圈驱动两个所述限位台阶沿轴向相互远离时,两个所述限位台阶松开所述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能够在所述间隔空间内自由移动,两个所述限位台阶的中心孔通畅,以使所述通道打开。
9.优选地,所述封堵件具体为球体,两个所述限位台阶相对的内侧面为与所述球体匹配的弧形面,所述球体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台阶中心孔的直径。
10.优选地,靠近所述通道进口的所述限位台阶的外侧面为斜面,靠近所述通道出口的所述限位台阶的外侧面为平面。
11.优选地,所述软质接头与所述限位台阶一体式设置。
12.优选地,所述通道的进口通过延长管连通所述蠕动泵的输出口。
13.优选地,所述软质接头的直径由进口向出口逐渐变小。
14.优选地,所述软质接头的进口端外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软质接头的出口端插入所述软管。
15.优选地,所述软管的末端设置有外固定片和内固定片,所述软管上设置有显影线。
16.优选地,所述封堵件具体为塑料球,所述限位台阶具体为橡胶台阶。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营养管路,包括软管、软质接头和蠕动泵,软质接头内部设置有通道,通道的进口连通蠕动泵的输出口,通道的出口连通软管的首端,软管的末端伸入人体内部,软质接头侧壁内镶嵌有相互独立的两个磁感线圈,两个磁感线圈分别连接蠕动泵的外接电极,蠕动泵根据工作状态改变外接电极的通断频率,以改变两个磁感线圈的磁性,两个磁感线圈能够驱动软质接头侧壁变形,以使通道打开或闭合。
18.使用过程中,软管的末端伸入人体内部,蠕动泵根据消化器官的蠕动频率启动,以匹配的频率输出营养液,同时通过外接电极向两个磁感线圈通电,且通电时间及频率均根据蠕动泵的动作调节。需要注入营养液时,蠕动泵输出营养液,并使两个磁感线圈形成同极相斥的状态,通道被打开,可以进行营养物质的灌注,停止注入营养液时,蠕动泵停止输出营养液,并使两个磁感线圈形成异性相吸的状态,通道被闭合,营养物质无法灌注,同时防止消化器官内容物喷出。结构简单便于控制,且灌注与通道开闭均由蠕动泵控制,响应迅速控制精确,避免人为进行接头的插拔,同时避免因腹部内压过大造成内容物喷溅的现象出现。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营养管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营养管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软质接头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营养管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软质接头的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营养管路,软质接头包裹电磁线圈,可与蠕动泵配合使用,避免人为进行接头的插拔,同时避免因腹部内压过大造成内容物喷溅的现象出现。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4.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营养管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营养管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软质接头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营养管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软质接头的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2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营养管路,包括软管1、软质接头2和蠕动泵3,软质接头2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套筒结构,即软质接头2内部设置有通道,通道的进口连通蠕动泵3的输出口,通道的出口连通软管1的首端,软管1的末端伸入人体内部,软质接头2侧壁内镶嵌有相互独立的两个磁感线圈21,两个磁感线圈21分别连接蠕动泵3的外接电极31,蠕动泵3根据工作状态改变外接电极31的通断频率,以改变两个磁感线圈21的磁性,两个磁感线圈21能够驱动软质接头2侧壁变形,以使通道打开或闭合。
26.使用过程中,软管1的末端伸入人体内部,蠕动泵3根据消化器官的蠕动频率启动,以匹配的频率输出营养液,同时通过外接电极31向两个磁感线圈21通电,且通电时间及频率均根据蠕动泵3的动作调节。需要注入营养液时,蠕动泵3输出营养液,并使两个磁感线圈21形成同极相斥的状态,通道被打开,可以进行营养物质的灌注,停止注入营养液时,蠕动泵3停止输出营养液,改变外接电极31输出的电流,并使两个磁感线圈21形成异性相吸的状态,通道被闭合,营养物质无法灌注,同时防止消化器官内容物喷出。结构简单便于控制,且灌注与通道开闭均由蠕动泵3控制,响应迅速控制精确,避免人为进行接头的插拔,同时避免因腹部内压过大造成内容物喷溅的现象出现。
27.具体地,通道内壁上设置有轴向布置的两个环形的限位台阶,两个限位台阶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间隔空间内设置有封堵件,由于限位台阶为环形结构,因此限位台阶的中具有中心孔,中心孔与通道同轴设置,即通过进口、第一中心孔、间隔空间、第二个中心孔和出口形成软质接头2的通道,两个磁感线圈21沿轴线布置分别镶嵌于两个限位台阶内。
28.需要闭合通道时,使两个磁感线圈21形成异性相吸的状态,两个磁感线圈21驱动两个限位台阶沿轴向相互靠近,两个限位台阶夹紧封堵件,封堵件封堵两个限位台阶的中心孔,以使通道闭合。需要打开通道时,使两个磁感线圈21形成同极相斥的状态,两个磁感线圈21驱动两个限位台阶沿轴向相互远离时,两个限位台阶松开封堵件,封堵件能够在间隔空间内自由移动,两个限位台阶的中心孔通畅,以使通道打开。也可采用其他开闭方式,将两个磁感线圈21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侧壁上,通电后使两侧壁相互靠近贴合,即可实现开口关闭的功能。
29.进一步地,封堵件具体为球体22,两个限位台阶相对的内侧面为与球体22匹配的弧形面,使间隔空间形成一个类似球形的空间,使球体22能够在间隔空间内自由移动,同时球体22的直径大于限位台阶中心孔的直径,防止球体22脱出。
30.优选地,靠近通道进口的限位台阶的外侧面为斜面,靠近通道出口的限位台阶的外侧面为平面。也可根据情况调节各部件的结构形状和布置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1.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营养管路中,通道的进口通过延长管4连通蠕动泵3的输出口。进一步地,软质接头2的直径由进口向出口逐渐变小,便于连接各管件。软质接头2的进口端外周设置有限位槽,软质接头2的出口端插入软管1。
32.还可在软管1的末端设置有外固定片和内固定片,便于将软管1固定在人体上,软管1上设置有显影线,可在x光下显影,便于操作。
33.在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营养管路的基础上,封堵件具体为塑料球,质量更轻,限位台阶具体为橡胶台阶。
34.因为球体22为塑料件,密度比营养液小,当泵入营养液时,小球会悬浮,同时营养
液不断冲击小球,不会造成进口堵塞。营养液输入结束,小球在重力作用下下沉,由于塑料和橡胶制品之间遇水后形成一层水膜,进一步达到封堵的作用。软质接头2与限位台阶一体式设置。也可根据情况调整各部件的材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营养管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