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9662发布日期:2023-06-03 22:0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1、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因此为了避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面临临床救治时,出现缺氧或者呼吸困难的情况发生,主治医生会使用呼吸机来辅助患者进行呼吸。

2、但是现有的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输氧管一般都比较长,因此当患者在病床上进行翻身时,会出现将输氧管压住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呼吸机的辅助吸氧功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在原有的呼吸机上设置一个支架,这种支架虽然解决了输氧管被挤压的问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支架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会出现影响患者转身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包括呼吸机主体、呼吸面罩以及将呼吸机主体与呼吸面罩相连接的输氧管,所述呼吸机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两组固定齿,所述呼吸机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呼吸机主体设置有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有十字滑轨,且十字滑轨的交叉处设置有限位孔,所述螺纹杆通过限位孔延伸至呼吸机主体外侧,且螺纹杆的外侧套接有能调节外径大小的缩放组件,所述螺纹杆远离螺母的一端设置有能让缩放组件复位的弹性组件。

3、优选的,所述缩放组件包括套接在螺纹杆外部的套筒,且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一,且转轴一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缩放组件还包括环绕在套筒四周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扇形板,且扇形板靠近呼吸机主体的一侧均设置有滑杆,每个所述滑杆均与十字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扇形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二,且固定板二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与活动杆远离转轴一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扇形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能减小输氧管与缩放组件之间摩擦力的转动组件。

4、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扇形板外表面的转动杆,所述扇形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转动杆相对应的凹槽。

5、优选的,所述设置在扇形板外表面的转动组件不少于三组,且转动组件至少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扇形板的两端,一组设置在扇形板的中间。

6、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置在螺纹杆远离螺母一端的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呼吸机的一侧、套筒的一端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十字滑轨的轨道截面呈t型,且滑杆与之相适配。

8、优选的,两组所述固定齿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半圆缺口。

9、优选的,两组所述固定齿的端部均为橡胶制。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缠绕组件,从而在呼吸装置在心内科临床使用时,将多余的输氧管均匀有序的围绕在缠绕组件的外部,避免了患者无意中压住输氧管的情况发生,当患者需要翻身或者移动时,缠绕起来的输氧管会随着患者的移动而慢慢脱离缠绕组件,从而达到方便患者移动的效果。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扇形板上的转动组件,当缠绕组件在进行收紧或者扩张时,可以减少输氧管与扇形板之间的摩擦,避免了由于摩擦力的影响导致输氧管发生形变的情况发生,从而为输氧管通畅输氧提供了保障。



技术特征:

1.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包括呼吸机主体(1)、呼吸面罩(2)以及将呼吸机主体(1)与呼吸面罩(2)相连接的输氧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伸缩杆(4),且伸缩杆(4)的一端设置有两组固定齿(5),所述呼吸机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6),且螺纹杆(6)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7),所述呼吸机主体(1)设置有螺纹杆(6)的一侧设置有十字滑轨(8),且十字滑轨(8)的交叉处设置有限位孔(9),所述螺纹杆(6)通过限位孔(9)延伸至呼吸机主体(1)外侧,且螺纹杆(6)的外侧套接有能调节外径大小的缩放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放组件(10)包括套接在螺纹杆(6)外部的套筒(12),且套筒(12)的外表面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板一(13),所述固定板一(13)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一(14),且转轴一(14)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杆(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0)包括设置在扇形板(16)外表面的转动杆(21),所述扇形板(16)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转动杆(21)相对应的凹槽(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扇形板(16)外表面的转动组件(20)不少于三组,且转动组件(20)至少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扇形板(16)的两端,一组设置在扇形板(16)的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11)包括设置在螺纹杆(6)远离螺母(7)一端的弹簧(23),且弹簧(23)的两端分别与呼吸机的一侧、套筒(12)的一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滑轨(8)的轨道截面呈t型,且滑杆(17)与之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固定齿(5)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半圆缺口(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固定齿(5)的端部均为橡胶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包括呼吸机主体、呼吸面罩以及将呼吸机主体与呼吸面罩相连接的输氧管,所述呼吸机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两组固定齿,所述呼吸机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呼吸机主体设置有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有十字滑轨,且十字滑轨的交叉处设置有限位孔,所述螺纹杆通过限位孔延伸至呼吸机主体外侧,此一种临床医用呼吸装置,进而在呼吸装置在心内科临床使用时,将多余的输氧管均匀有序的围绕在缠绕组件的外部,避免了患者无意中压住输氧管的情况发生,当患者需要翻身或者移动时,缠绕起来的输氧管会随着患者的移动而慢慢脱离缠绕组件。

技术研发人员:徐青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青青
技术研发日:202207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