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灌肠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0146发布日期:2023-05-17 17:1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灌肠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具体为一种新型灌肠管。


背景技术:

1、灌肠法是用灌肠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且灌肠管规格一般为管径8.0mm、管长28cm。

2、然而,临床中肠道移植后患者血小板低、肠腔粘膜脆弱,常规灌肠管插管的深度无法精确控制,且保留时对于灌肠管的固定也较为不便,从而影响灌肠管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时,常规灌肠管的长度和管径容易增大对患者的刺激性,导致患者舒适性降低,且容易导致肠道受损及多种功能异常。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灌肠管,以满足临床中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灌肠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临床中移植后患者血小板低、肠腔粘膜脆弱,常规灌肠管插管的深度无法精确控制,且保留时对于灌肠管的固定也较为不便,从而影响灌肠管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时,常规灌肠管的长度和管径容易增大对患者的刺激性,导致患者舒适性降低,且容易导致肠道受损及多种功能异常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灌肠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前端设置有出药孔,所述管体的尾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管体的外壁紧密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壁靠近管体前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端设置有柔性贴片,所述柔性贴片靠近管体前侧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覆盖胶面的离型纸。

3、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径为4.0mm。

4、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的范围为0-50cm。

5、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壁设置有亲水润滑涂层。

6、优选的,所述柔性贴片呈环形等距分布。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灌肠管,能够通过调整套环和限位板的位置,使得灌肠管的插管深度能够精确控制,且在保留时可通过柔性贴片与患者进行粘连固定,提升灌肠管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时,且长度延长、管径缩小,降低对患者的刺激性,提升患者舒适性,避免肠道受损及多种功能异常,整体使用价值较高,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灌肠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前端设置有出药孔(2),所述管体(1)的尾端设置有连接头(3),所述管体(1)的外壁紧密套设有套环(6),所述套环(6)的外壁靠近管体(1)前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的外端设置有柔性贴片(8),所述柔性贴片(8)靠近管体(1)前侧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覆盖胶面的离型纸(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灌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径为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灌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4),所述刻度(4)的范围为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灌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壁设置有亲水润滑涂层(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灌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贴片(8)呈环形等距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灌肠管,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技术旨在解决临床中移植后患者血小板低、肠腔粘膜脆弱,常规灌肠管插管的深度无法精确控制,且保留时对于灌肠管的固定也较为不便,从而影响灌肠管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时,常规灌肠管的长度和管径容易增大对患者的刺激性,导致患者舒适性降低,且容易导致肠道受损及多种功能异常的问题,本技术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前端设置有出药孔,所述管体的尾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管体的外壁紧密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壁靠近管体前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端设置有柔性贴片,所述柔性贴片靠近管体前侧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覆盖胶面的离型纸。

技术研发人员:余昌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