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力布远红外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06121发布日期:2023-01-13 02:4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力布远红外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力布远红外贴。


背景技术:

2.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
3.现有的一些远红外药物治疗贴是由治疗贴基层、药物层与粘接层组成,但是由于治疗药贴在使用时,治疗贴贴合患者皮肤的部位,由于隔离的效果而易使患者皮肤与治疗贴之间产生大量的汗液,这些汗液缺少处理而积攒在皮肤表面难以发散,导致患者患处的皮肤长时间处于汗水的浸泡中,使得康复的效果降低,并降低患者使用治疗贴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弹力布远红外贴,能够解决治疗贴贴合患者皮肤的部位,由于隔离的效果而易使患者皮肤与治疗贴之间产生大量的汗液,并降低患者使用治疗贴的舒适感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力布远红外贴,包括治疗贴本体,治疗贴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药物层,所述治疗贴本体的顶部开设有透气槽,治疗贴本体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治疗贴本体包括顶层、无纺布层与底层,顶层的底部与无纺布层的顶部固定固定连接,无纺布层的底部与底层的顶部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透气槽的内部设置有杀菌层。
7.优选的,所述治疗贴本体的顶部粘接有防粘层,治疗贴本体的顶部开设有撕揭槽。
8.优选的,所述治疗贴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清凉层。
9.优选的,所述顶层包括粘胶层、弹力布层与干燥层,粘胶层设置在弹力布层的顶部,防粘层通过粘胶层粘接在治疗贴本体的顶部,干燥层的顶部与弹力布层的底部固定连接,干燥层的底部与无纺布层的顶部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底层包括灭菌布层与防水透气层,灭菌布层的顶部与无纺布层的底部固定连接,灭菌布层的底部与防水透气层的顶部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弹力布远红外贴,通过透气槽与透气孔的相互配合,使治疗贴本体与患者皮肤之间的空气可以进行一定的流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治疗贴本体与患者皮肤之间的空气因不能流动,使治疗贴本体与患者皮肤之间出现汗水,使治疗贴本体粘接效果降低,并使患者吸收药物层药效下降的情况出现,从而使患者可以更加舒适的使用治疗贴本体进行治疗。
13.(2)、该弹力布远红外贴,通过底层可以使治疗贴本体在使用时,外部环境中的水流不易进入治疗贴本体的内部,使治疗贴本体药效出现流失的情况,同时通过灭菌布层,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外部环境中的细菌污染治疗贴本体的情况出现,从而使患者可以更加顺利地使用治疗贴本体进行治疗。
14.(3)、该弹力布远红外贴,通过撕揭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治疗贴本体与患者皮肤粘接过于紧密,造成患者无法撕揭治疗贴本体,并使患者皮肤在进行撕揭时出现疼痛感的情况出现,从而使患者可以更加便捷地使用治疗贴本体进行治疗。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治疗贴本体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治疗贴本体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治疗贴本体剖视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层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层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治疗贴本体;2、顶层;201、粘胶层;202、弹力布层;203、干燥层;3、无纺布层;4、底层;401、灭菌布层;402、防水透气层;5、防粘层;6、撕揭槽;7、透气槽;8、杀菌层;9、透气孔;10、清凉层;11、药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弹力布远红外贴,包括治疗贴本体1,治疗贴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药物层11,药物层11的材料为药物层11为现有技术中的远红外药物治疗层,可以是由远红外陶瓷粉和治疗药物制成的远红外药物治疗层,或者是将治疗药物包覆在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纤维布中的远红外药物层,其中,治疗药物,根据实际需要治疗需要选取适合的药物,治疗贴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透气槽7,透气槽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透气槽7等距设置在治疗贴本体1的顶部,治疗贴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9,治疗贴本体1包括顶层2、无纺布层3与底层4,顶层2的底部与无纺布层3的顶部固定固定连接,无纺布层3的底部与底层4的顶部固定连接。
23.进一步地,透气槽7的内部设置有杀菌层8,杀菌层8的材料为竹炭纤维等杀菌材料,通过透气槽7与透气孔9的相互配合,使治疗贴本体1与患者皮肤之间的空气可以进行一定的流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治疗贴本体1与患者皮肤之间的空气因不能流动,使治疗贴本体1与患者皮肤之间出现汗水,使治疗贴本体1粘接效果降低,并使患者吸收药物层11药效下降的情况出现,从而使患者可以更加舒适的使用治疗贴本体1进行治疗。
24.进一步地,治疗贴本体1的顶部粘接有防粘层5,治疗贴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撕揭槽6,通过撕揭槽6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治疗贴本体1与患者皮肤粘接过于紧密,造成患者无法撕揭治疗贴本体1,并使患者皮肤在进行撕揭时出现疼痛感的情况出现,从而使患者可以更加便捷地使用治疗贴本体1进行治疗。
25.进一步地,治疗贴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清凉层10,清凉层10的材料为薄荷醇、甘草萃取物等,从而缓解患者肌肤敏感,使患者的皮肤更加清凉,从而使患者使治疗贴本体1的舒适感得到一定的提升。
26.请参阅图3-5,顶层2包括粘胶层201、弹力布层202与干燥层203,粘胶层201设置在
弹力布层202的顶部,防粘层5通过粘胶层201粘接在治疗贴本体1的顶部,干燥层203的顶部与弹力布层202的底部固定连接,干燥层203的底部与无纺布层3的顶部固定连接,干燥层203的材料为高吸水薄膜,从而使患者的皮肤与治疗贴本体1可以保持一定的干燥,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可以更加舒适的使用治疗贴本体1进行治疗。
27.进一步地,底层4包括灭菌布层401与防水透气层402,灭菌布层401的顶部与无纺布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灭菌布层401的底部与防水透气层402的顶部固定连接,灭菌布层401的材料为灭菌布,防水透气层402的材料为防水透气膜,通过底层4可以使治疗贴本体1在使用时,外部环境中的水流不易进入治疗贴本体1的内部,使治疗贴本体1药效出现流失的情况,同时通过灭菌布层401,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部环境中的细菌污染治疗贴本体1的情况出现,从而使患者可以更加顺利地使用治疗贴本体1进行治疗。
28.工作原理:该弹力布远红外贴,在使用时通过患者将防粘层5撕掉后,使治疗贴本体1的药物层11粘接在伤痛处,通过透气槽7与透气孔9的相互配合,使治疗贴本体1与患者皮肤之间的空气可以进行一定的流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治疗贴本体1与患者皮肤之间的空气因不能流动,使治疗贴本体1与患者皮肤之间出现汗水,使治疗贴本体1粘接效果降低,并使患者吸收药物层11药效下降的情况出现,从而使患者可以更加舒适的使用治疗贴本体1进行治疗,通过灭菌布层401,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部环境中的细菌污染治疗贴本体1的情况出现,从而使患者可以更加顺利地使用治疗贴本体1进行治疗。
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