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拆卸的窥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3922发布日期:2023-02-17 19:5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窥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快速拆卸的窥阴器。


背景技术:

2.窥阴器是妇产科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目前妇产科临床上常用的阴道窥器为鸭嘴式,由上下叶和手柄构成。在临床使用中,尤其是治疗中体会到:阴道窥器的上下两叶将阴道前后壁推开、遮挡、暴露宫颈以便进行治疗、检查。
3.常规扩阴器应用于普通妇科操作及检查无明显特殊,但用于盆底专科的检查中,做完妇检后需要取半页窥阴器嘱病人予valsava动作进行测量各个标记点的位置,在此场景中普通非一次性窥阴器拆卸困难,一次性塑料窥阴器则在需要用力掰开才能成功分离,但会导致窥阴器出现割伤病人的碎裂部分,另外现有窥阴器无标准测量刻度尺,使得在盆底专科进行pop-q评估时不能进行精准测量,使得评估存在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快速拆卸的窥阴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可快速拆卸的窥阴器,包括具有手柄的上叶片、具有手柄的下叶片以及连接在下叶片的手柄并穿过上叶片的手柄的调节螺杆,上叶片的后端与下叶片的后端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并实现铰接,连接件设有可翻转的限位件,限位件通过连接件由下叶片的内侧穿过也同时穿过上叶片时被延伸至上叶片外,并通过翻折/不翻折使得上叶片与下叶片不拆卸/拆卸,上叶片的外周面、下叶片的外周面设有刻度尺。
6.进一步完善,连接件包括限位板以及插柱,插柱的外径小于限位板的外径并同时穿过上叶片、下叶片,限位件具有两个并位于插柱左、右两侧对称分布且与插柱转动连接,其包括具有厚度以及长度的摆动臂。
7.进一步完善,插柱开设有以插柱的中心线为中心两侧分布的插槽,插槽在插柱具有侧部开口,侧部开口供摆动臂置入插槽并与插柱转动连接,摆动臂在向外翻转时其部分主体由侧部开口脱离插槽并作用于上叶片的外表面。
8.进一步完善,摆动臂的底部包覆有外套,外套在摆动臂摆动时与插槽的内壁接触并产生阻止摆动臂在向外翻转后主动向内翻转的摩擦阻力。
9.进一步完善,调节螺杆具有连接耳、外杆套以及插杆,连接耳通过螺钉转动于下叶片的手柄,外杆套固定在连接耳的后端,插杆穿过上叶片的手柄并可拆卸连接于外杆套。
10.进一步完善,插杆作用于外杆套内的端头固定有卡件,卡件具有两端均沿插杆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凸部,外杆套非连接于下叶片的手柄的端头具有与卡件配合的两处被卡件,被卡件具有限定凸部在外杆套的最终组装位置的定位点,凸部置于定位点时可限制插杆移动、转动。
11.进一步完善,被卡件在外杆套设有上部开口,上部开口在外杆套设有引导凸部到达定位点的第一导向轨迹、第二导向轨迹,第一导向轨迹与上部开口连接,第二导向轨迹一端与第一导向轨迹连接、另一端与定位点连接。
12.进一步完善,第二导向轨迹的上、下内壁均设有减小第二导向轨迹的宽度并在凸部进入时能够被挤压变形产生阻止凸部脱离定位点的胶条。
13.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的窥阴器能够以较为平柔的方式拆卸,保证上叶片、下叶片在被拆卸分离后没有破碎部分,这样不仅不会破坏设置在上叶片或下叶片上的刻度尺,而且作为pop-q 评估时的测量器进入病人的阴户内时不会割伤病人,保证评估准确性的同时也保护病人不会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与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杆套与插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参照附图:这种可快速拆卸的窥阴器,包括具有手柄的上叶片1、具有手柄的下叶片 2以及连接在下叶片2的手柄并穿过上叶片1的手柄的调节螺杆3,上叶片1的后端与下叶片2的后端之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并实现铰接,连接件4设有可翻转的限位件5,限位件5通过连接件4由下叶片2的内侧穿过也同时穿过上叶片1时被延伸至上叶片1外,并通过翻折/不翻折使得上叶片1与下叶片2不拆卸/拆卸,上叶片1的外周面、下叶片2的外周面设有刻度尺6。
20.为了使得连接件4既能够同时穿过上叶片1、下叶片2,又能够与限位件5连接,连接件4包括限位板41以及插柱42,插柱42的外径小于限位板41的外径并同时穿过上叶片 1、下叶片2,限位件5具有两个并位于插柱42左、右两侧对称分布且与插柱42转动连接,其包括具有厚度以及长度的摆动臂51,上叶片1、下叶片2均均开设有供插柱42穿过的通孔,限位板41用以阻止插柱42在穿过上叶片1、下叶片2后从通孔内脱离,进而保证上叶片1、下叶片2能够通过插柱42实现转动,限位件5具有两个,因此这两个限位件5 的结构相同,机械动作也相同,摆动臂51通过翻转使其自身与插柱42呈垂直设置,这样就形成了一侧格挡,与限位板41配合使得插柱42能够稳定存在于上叶片1、下叶片2的通孔内。
21.为了使得摆动臂51与插柱42连接后,摆动臂51的外侧壁与插柱42的外周面的最凸出顶点保持在同一水平,且保证摆动臂51在翻转时插柱42不会对其产生翻转干涉,插柱 42开设有以插柱42的中心线为中心两侧分布的插槽42-a,插槽42-a在插柱42具有侧部开口42-a1,侧部开口42-a1供摆动臂51置入插槽42-a并与插柱42转动连接,摆动臂 51在向外翻转时其部分主体由侧部开口42-a1脱离插槽42-a并作用于上叶片1的外表面,通过插槽42-a使得摆动臂51与插柱42连接时能够置于插槽42-a内,并能够保证摆动臂 51的外侧面不暴露在插槽42-a外,且内侧面与插槽42-a的内侧面保持间距,这样在摆动臂51在跟随插柱42
穿过上叶片1、下叶片2时不会产生干涉,在翻转时插柱42也不会对其产生干涉,同时插柱42与开设在上叶片1、下叶片2的通孔之间为间隙配合,从而即保证插柱42与上叶片1、下叶片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保证上叶片1、下叶片2的稳定转动。
22.为了使得摆动臂51在翻转后除人工施力外不会发生主动翻转,摆动臂51的底部包覆有外套7,外套7在摆动臂51摆动时与插槽42-a的内壁接触并产生阻止摆动臂51在向外翻转后主动向内翻转的摩擦阻力,外套7以套接的方式作用在摆动臂51的底部,安装方式简单,而且外套7采用能够产生摩擦阻力的橡胶材质制成,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其自身与摆动臂5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利用橡胶材质使得外套7能够在受力时发生变形,变形能够解决设置外套7后外套7会缩减摆动臂51底部与插槽42-a内侧壁的间距的问题,而且受力变形会增加摩擦阻力,进而保证摆动臂51在翻转后的保持性。
23.对于调节螺杆3,调节螺杆3具有连接耳31、外杆套32以及插杆33,连接耳31通过螺钉转动于下叶片2的手柄,外杆套32固定在连接耳31的后端,插杆33穿过上叶片1 的手柄并可拆卸连接于外杆套32,调节螺杆3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调节旋于插杆33的螺母的实用位置来控制上叶片1的打开角度,现有技术中的调节螺杆3为一体式设置,即其自身是无法拆卸的,只能是通过螺丝刀将旋于下叶片2的手柄的螺钉旋出方可实现拆卸,该种方式过于繁琐,而且存在细菌感染的风险,也无法在对病人的检查过程中实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插杆33作用于外杆套32内的端头固定有卡件33-a,卡件33-a具有两端均沿插杆33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凸部33-a1,外杆套32非连接于下叶片2的手柄的端头具有与卡件33-a配合的两处被卡件32-a,被卡件32-a具有限定凸部33-a1在外杆套 32的最终组装位置的定位点32-a1,凸部33-a1置于定位点32-a1时可限制插杆33移动、转动,卡件33-a与被卡件32-a使得插杆33与外杆套32的连接采用卡接配合,卡接配合实现外杆套32和插杆33的组装无工具化、无零件化的操作模式,适宜于快速组装和便捷组装。
24.被卡件32-a在外杆套32设有上部开口32-a2,上部开口32-a2在外杆套32设有引导凸部33-a1到达定位点32-a1的第一导向轨迹32-a21、第二导向轨迹32-a22,第一导向轨迹32-a21与上部开口32-a2连接,第二导向轨迹32-a22一端与第一导向轨迹32-a1连接、另一端与定位点32-a1连接,通过第一导向轨迹32-a21、第二导向轨迹32-a22,以及定位点32-a1限定凸部33-a1的安装位置,可以实现外杆套32和插杆33的组装无工具化、无零件化的操作模式,适宜于快速组装和便捷组装,即在连接或解除连接时只需旋转插杆33,插杆33就能够根据第一导向轨迹32-a21、第二导向轨迹32-a22的路径边旋转边发生移动,故而顺利进入或脱出。
25.进一步完善,第二导向轨迹32-a22的上、下内壁均设有减小第二导向轨迹32-a22的宽度并在凸部33-a1进入时能够被挤压变形产生阻止凸部33-a1脱离定位点32-a1的胶条 8,胶条8也为橡胶材质制成,其目的与外套7的目的一致,即通过减小第二导向轨迹32-a22 的宽度,使得宽度小于凸部33-a1的外径,从而与凸部33-a1接触时能够产生挤压变形,并利用挤压变形产生摩擦阻力,进而保证凸部33-a1置于定位点32-a1内的稳定性,也保证插杆33在外杆套32内时不会发生旋转以及移动。
26.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