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监护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4977发布日期:2023-03-07 18:4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监护仪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设计一种便携式的便携式监护仪。


背景技术:

2.便携式监护仪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的移动监护场景,用于具有高度的移动性。患者长时间“穿戴”在身上,应用各种传感器采集患者生理参数,实现多参数的动态监测,因此,对便携式监护仪的轻薄小型化和便携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3.心电插座、血氧插座等需要密封安装在壳体的安装口处,相关技术中,需要采用打螺钉的方式安装心电插座、血养插座,壳体需要为扳手、起子等预留安装空间,导致便携式监护仪的尺寸偏大,且装配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能够提升装配效率、且便于便携式监护仪的轻薄化设计的便携式监护仪。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监护仪,包括:
6.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安装口,围成所述安装口的周壁为安装壁,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部;
7.至少一个附件连接件,用于连接生理参数监测单元,所述附件连接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附件连接件位于所述外壳内的部分上设有第二定位部;
8.密封件,环绕所述安装口设置,且夹设于所述附件连接件和所述安装壁之间;
9.卡位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卡位件在安装到位时,所述卡位件由所述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定位,并对所述附件连接件施加朝向所述密封件以及安装壁的作用力,以实现所述附件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壁的密封安装。
10.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附件连接件包括心电插座、血氧插座中的至少一个。
11.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附件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附件连接件对应的所述安装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同一个侧壁上。
12.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安装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与安装口位置对应的、用于容置所述附件连接件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设有用于卡入卡位件的容置开口,所述第二壳体至少部分与所述容置腔对应,在所述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二壳体盖设于所述容置开口上。
13.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面上,所述容置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方向开放。
14.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附件连接件插入至所述安装口的方向为插入方向,所述附件连接件具有第一夹持面,所述安装壁具有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面沿着与插入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依次排列并将所述密封件密封地夹持在两者之间,
所述附件连接件沿着插入方向相同或者相反的方向挤压所述密封件。
15.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第一定位壁,第二定位部具有第二定位壁,所述第一定位壁以及第二定位壁所在的平面间隔且沿着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卡位件卡持于第一定位壁和第二定位壁之间,第一定位壁对所述卡位件施加朝向第二定位壁的力,从而挤压所述密封件。
16.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定位部和/或所述第二定位部呈槽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槽状结构的一个壁面形成所述第一定位壁,和/或,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槽状结构的一个壁面形成所述第二定位壁。
17.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定位部呈u形凹槽状结构,所述卡位件呈u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所述附件连接件从u型的开口卡入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之间,且所述卡位件容置于凹槽内部。
18.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所述附件连接件包括第一附件连接件,所述第一附件连接件从所述外壳的内部装配并沿从内向外的方向抵靠在所述安装壁上,所述卡位件对所述第一附件连接件施加从内向外的方向的作用力。
19.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部间隔布置,且将所述第一附件连接件约束在两者之间。
20.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壁和限位壁,所述定位壁的壁面面向所述安装口且用于与所述卡位件抵接,所述限位壁从所述定位壁朝向所述安装口所在的一侧延伸,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所述限位壁面对面布置,以将所述第一附件连接件约束在两者之间。
21.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附件连接件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凸出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位于外壳内的周向表面的第一安装凸部,所述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凸部朝向安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凸部将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抵靠在所述安装壁的内表面。
22.一些实施方案中,与所述第一附件连接件配合的密封件为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套筒部以及从所述套筒部的轴向内端周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所述套筒部夹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周向表面和所述安装口的内壁之间,所述凸缘部夹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凸部和所述安装壁的内表面之间。
23.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凸缘部用于与安装壁的内表面接触的端面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凸起。
24.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套筒部的径向内表面和第一主体部的周向外表面的接触部位采用凹槽和凸筋嵌套咬合的结构。
25.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所述附件连接件包含第二附件连接件,所述第二附件连接件从所述外壳的外部装配并沿从外向内的方向经由密封件抵靠在所述安装壁上,所述卡位件对所述第二附件连接件施加从外向内的方向的作用力。
26.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壁呈中空的筒部结构,所述筒部结构朝向外壳内部一端的开孔形成安装口,所述筒部结构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台阶面,所述第二附件连接件从所述外壳的外部装入所述筒部结构,所述第二附件连接件将所述密封件抵靠在所述安装壁上形成的台阶面上,所述第二附件连接件部分从所述安装口伸出至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
27.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形成于所述筒部结构的朝向所述外壳内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二附件连接件伸入至所述外壳内的一端具有凹槽,所述凹槽朝向第一定位部的一个壁面形成所述第二定位部,所述卡位件插入所述凹槽,并卡入所述筒部结构的端面和所述凹槽的所述壁面。
28.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附件连接件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凸出于所述第二主体部周向表面的第二安装凸部,所述第二安装凸部位于所述筒部结构内,所述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上且具有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凸部的朝向所述台阶面的部分,所述第二安装凸部将所述密封件抵靠在所述台阶面上。
29.一些实施方案中,与所述第二附件连接件配合的密封件为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沿轴向从外向内包括第一密封段和第二密封段所述第一密封段的周向外表面与所述筒部结构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所述第二密封段的轴端面与所述台阶面密封接触。
30.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密封段的朝向所述外壳外侧的一段的外径从内向外逐渐增大。
31.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便携式监护仪包括薄膜贴面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外设部件,所述外设部件包括屏组件和按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薄膜贴面贴附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且遮盖所述外设部件,所述薄膜贴面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用于粘接并密封两者的防水双面胶层。
32.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监护仪,卡位件将附件连接件抵紧在第一壳体的侧壁上,实现附件连接件的密封安装,无需使用螺钉进行紧固连接,满足便携式监护仪的轻薄化设计,还能简化安装操作,节约装配时间。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监护仪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5.图3为图2所示附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图2中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图4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38.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附件连接件装配与图5所示的第一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39.图7为沿图1中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40.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1.图9为图1中c-c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42.图10为图9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3.附图标记说明
44.外壳1;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1

;外围侧板11;安装口11a;容置腔11d;安装间隔壁12;筒部结构13;第一定位部14、131;定位壁141;限位壁142;第一附件连接件21;第二附件连接件22;第二定位部211、221;
45.屏组件41;按键42;薄膜贴面43;防水双面胶层44;
46.卡位件6;
47.第一密封件7';第二密封件7

具体实施方式
4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4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厚度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该便携式监护仪是能够随着患者进行其日常活动时与患者一起移动的非固定式医疗装置。
51.示例性地,便携式监护仪能够附接到患者身体,即,为一种可穿戴式便携式监护仪,能够被构造成在患者穿着可穿戴式便携式监护仪期间连续或基本上连续地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能够几乎连续或基本上连续地佩戴数小时、数日、数月,例如,10小时、1天、2天、5天、10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等。
52.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监护仪能够以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时间间隔或次数(例如,每几分钟一次、每几小时一次、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或者由技术人员设定或护理人员规定的其它间隔)执行其连续监护和/或记录。
53.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监护仪,基于来自患者的生理信号检测与心脏相关联的心脏信息(例如,心电图(ecg)信息,包括心律失常信息、心脏振动等)和/或非心脏信息(例如,血氧、患者体温、葡萄糖水平、组织液水平和/或肺振动)。
54.感测电极布置在患者身体上的各种位置,并被构造成监护患者的诸如心电图(ecg)信号等的心脏信号。例如,便携式监护仪包括ecg传感器,ecg传感器能够包括被构造成与患者接触的一个或多个ecg电极,ecg电极为上述的感测电极的其中一种实施例。
55.一些实施例中,感测电极还能够被构造成检测其它类型的患者生理参数和声学信号,诸如组织液水平、心脏振动、肺振动、呼吸振动、患者移动等。
56.便携式监护仪能够可操作地联接到感测电极。
57.示例性地,请结合参阅图1、图2,便携式监护仪包括外壳1、至少一个附件连接件(例如,如下所示的第一附件连接件21,第二附件连接件22)、至少一个密封件(例如,第一密封件7',第二密封件7

)、至少一个卡位件6。
58.示例性地,外壳1包括沿厚度方向对接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

。外壳1整体大致呈扁平状构造。
59.外壳1上设有安装口11a,围成安装口11a的周壁为安装壁。具体地,安装口11a设置于第一壳体1'的侧壁。
60.更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4、图5,第一壳体1'沿厚度方向的侧壁设置有安装口11a。
61.外壳1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部(为不同实施例进行区分,对第一定位部在不同实施例中进行了不同的标号,例如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部14、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部131)。例如,第一壳体1'的内部具有该第一定位部14、131。
62.附件连接件用于连接生理参数监测单元。
63.其中,生理参数监测单元可以构造成监护患者的一个或多个生理参数的一个或多
个传感器。例如,传感器能够包括一个或多个ecg传感器、心脏振动传感器和组织液监护器的至少一个。
64.附件连接件(例如,血氧插座、心电插座)至少部分位于外壳1内部。
65.每个附件连接件均至少对应一个密封件和至少一个卡位件6,也就是说,密封件的数量至少不少于附件连接件的数量,卡位件6的数量至少不少于附件连接件的数量。
66.请参阅图3,附件连接件位于外壳1内的部分上设有第二定位部(为不同实施例进行区分,对第一定位部在不同实施例中进行了不同的标号,例如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定位部211、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定位部221)。第二定位部211、221可以是附件连接件位于外壳1内的任何一个部位构成。
67.可以理解的是,附件连接件一般采用塑胶外壳包覆插针的结构形式,插针的头端从安装口11a裸露在便携式监护仪的外部环境中。附件连接件与安装口11a的装配需要密封,以防止外部水液从安装口11a渗入外壳1的内部。
68.密封件环绕安装口11a设置,且夹设于附件连接件和安装壁之间,用于密封附件连接件和安装口11a的配合部位。
69.卡位件6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卡位件6在安装到位时,卡位件由第一定位部14、131和第二定位部211、221来定位,并对附件连接件施加朝向密封件以及安装壁的作用力,以实现附件连接件与安装壁的密封安装。
70.卡位件6插入过程中,第一定位部14、131对卡位件6提供反作用力,第一定位部14、131始终保持静止不动;卡位件6推动第二定位部211、221移动,使得附件连接件挤压密封件,密封件被夹紧在安装壁和附件连接件之间,实现密封附件连接件和安装壁的密封安装。
71.示例性地,卡位件6插入过程中,推动第二定位部211、221沿图1中的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包括从头端至尾端的方向,也包括从尾端向头端的方向。
72.此外,卡位件6将附件连接件抵紧在安装壁上,实现附件连接件的安装定位,无需使用螺钉进行紧固连接。
73.如果采用螺钉紧固,一方面需要足够的安装空间,为扳手、起子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如此,会明显增大外壳1的尺寸,使得便携式监护仪的整体尺寸较大。
74.对于一些大型的仪器而言,仪器的尺寸较大,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因此,可以采用打螺钉拧紧附件连接件以及夹紧密封件。但对于需要随身携带的便携式监护仪而言,便携式监护仪需要轻薄化、且对密封要求比较高,打螺钉的方式来安装附件连接件会增大便携式监护仪的尺寸。
75.而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监护仪,采用卡位件6可以实现附件连接件的密封安装,又能满足轻薄化设计,还能简化安装操作,节约装配时间。
76.示例性地,一些实施例中,卡位件6沿第二壳体1

至第一壳体1'的厚度方向插入第一壳体1'内。也就是说,卡位件6的插入方向、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

的装配方向相同,便于装配;第一壳体1'不需要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空间为卡位件6预留较大的装配空间,使得便携式监护仪的尺寸更加紧凑。
77.示例性地,请参照图2所示,第一壳体1'内设有与安装口11a位置对应的、用于容置附件连接件的容置腔11d,容置腔11d设有用于卡入卡位件6的容置开口,第二壳体1

至少部分与容置腔11d对应,在第一壳体1'以及第二壳体1

安装到位时,第二壳体1

盖设于容置开
口上。如此,可以通过第二壳体1

对卡位件6进行止挡限定,防止卡位件6沿第一壳体1'至第二壳体1

的方向脱出。
78.示例性地,安装口11a设置于第一壳体1'的厚度面上,容置开口朝向第一壳体1'的厚度方向开放(具体朝向第二壳体1

所在的一侧开放)。如此,卡位件6能够沿厚度方向,从第一壳体1'向第二壳体1

的方向卡入第一壳体1'内。卡位件6的插入方向、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

的装配方向相同,便于装配。
79.附件连接件插入至安装口11a的方向为插入方向。例如,插入方向可以是图1中的第一方向的头端至尾端的方向,也可以是第一方向的尾端至头端的方向。
80.附件连接件沿着插入方向相同或者相反的方向挤压密封件,示例性地,本技术实施例中,附件连接件沿着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挤压密封件。附件连接件具有第一夹持面(未标号,对应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二实施例的位置进行具体说明),安装壁具有第二夹持面(未标号,对应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二实施例的位置进行具体说明),第一夹持面、以及第二夹持面沿着与插入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依次排列并将密封件密封地夹持在两者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作为附件连接件和安装壁的配合面,密封件用于密封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
81.示例性地,第一定位部14、131具有第一定位壁(未标号,对应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二实施例的位置进行具体说明),第二定位部211、221具有第二定位壁(未标号,对应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二实施例的位置进行具体说明),第一定位壁以及第二定位壁所在的平面间隔且沿着与插入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依次排列,卡位件6卡持于第一定位壁和第二定位壁之间,第一定位壁对卡位件施加朝向第二定位壁的力,从而挤压密封件。如此,卡位件6能够较为方便地卡入第一定位壁和第二定位壁之间,对第二定位壁施加作用力。
8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壁和第二定位壁沿第一方向上的排列并排布置,也可以错开布置,对此不作限制。
83.示例性地,第一定位部14、131和/或第二定位部211、221呈槽状结构;第一定位部14、131的槽状结构的一个壁面形成第一定位壁,和/或,第二定位部211、221的槽状结构的一个壁面形成第二定位壁。如此,槽状结构便于对卡位件进行限位。
84.卡位件6的具体结构不限。
85.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卡位件6大致呈u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61、第二段62以及第三段63,附件连接件从u型的开口卡入第一段61和第三段63之间。
86.具体地,第一段61和第三段63位于附件连接件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如此,卡位件6不易沿第二方向脱离附件连接件,第二方向为如图1箭头所示。
87.卡位件6的材质不限,例如,塑料、金属等。
88.卡位件6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例如,一体注塑成型的注塑件、一体式的钣金件等。
89.附件连接件的数量不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90.附件连接件的类型不限,例如,包括心电插座、血氧插座中的至少一个。当然,附件连接件还可以是心电插座、血氧插座之外的其他类型。
91.示例性地,附件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各附件连接件对应的安装口11a设置于第一壳体1'的同一个侧壁上。各附件连接件沿第二方向并排布置。
92.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厚度方向构成三维直角坐标体系。
93.例如,第一方向为外壳1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为外壳1的长度方向;或者,第一方向为外壳1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为外壳1的宽度方向。
94.示例性地,便携式监护仪包括外设部件,外设部件设置于第二壳体1

上,也就是说,第二壳体1

作为外设部件的安装载体。外设部件用于人机交互,即用于患者和/或医护人员与便携式监护仪之间的交互。
95.外设部件包括屏组件41、按键42中的至少一个。
96.示例性地,请参阅图4、图5、图6,第一壳体1'包括安装间隔壁12以及环绕在间隔壁周围的外围侧板11。外围侧板11的外表面作为便携式监护仪的外观面。
97.示例性地,第一壳体1'为一体成型的注塑件。
98.示例性地,请参阅图4、图5、图6,安装间隔壁12大致为弯折状,安装间隔壁12靠近安装口11a的一端朝向背离主板5的方向弯曲,第一壳体内靠近安装口11a的一端形成深度较深的如上所述容置腔11d,各附件连接件设置在该容置腔11d内。
99.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便携式监护仪包括薄膜贴面43以及设置于第二壳体1

上的外设部件,外设部件包括屏组件41和按键42中的至少一种,薄膜贴面43贴附于第二壳体1

的外表面且遮盖外设部件。如此,用户不会直接接触外设部件,对外设部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100.示例性地,请参阅图8和图10,薄膜贴面43和第二壳体1

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用于粘接并密封两者的防水双面胶层44。
101.防水双面胶层44一方面能够保障薄膜贴面43和第二壳体1

的外表面之间的结合强度,另一方面也能隔绝水汽的进入,保障外设部件在第二壳体1

上的安装处的防水效果。
102.需要说明的是,附件连接件的安装方式不限,以下对两种不同安装方式进行介绍。
103.第一实施例
104.请参阅图7和图8,至少一个附件连接件为第一附件连接件21,例如,心电插座。第一附件连接件21从第一壳体1'的内部装配并沿第一方向的从内向外(该沿着第一方向由内向外的方向即为插入方向)的方向将密封件抵靠在安装壁的内表面11a'(参照图8),其中,内表面11a'的位置处为上述的第二夹持面。第一定位部14位于第二定位部211远离安装口11a的一侧。
105.装配时,先将该第一附件连接件21放入第一壳体1'内,再将第一附件连接件21向安装口11a一侧移动并将密封件抵靠在安装壁的内表面11a',将卡位件6插入,并同时挤压第一定位部14和第二定位部211,卡位件6对第一附件连接件21施加沿第一方向的从内向外的方向的作用力,具体地,沿图1中的尾端向头端方向的作用力。
106.示例性地,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定位部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定位部14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且将第一附件连接件21约束在两者之间。如此,第一附件连接件21不能沿第二方向偏摆,提升第一附件连接件21的安装可靠性。
107.示例性地,第一定位部14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壁141和限位壁142,定位壁141的壁面朝向安装口11a且用于与卡位件6抵接,限位壁142位于定位壁141朝向安装口11a的一侧,两个第一定位部14的限位壁142呈面对面的方式布置。该实施例中,定位壁141和限位壁142大致呈直角布置,两个第一定位部14大致限定出两个直角。定位壁141用于为卡位件6提供反作用力,限位壁142用于约束附件连接件沿第二方向的位移,该定位壁即如上所述的第一
定位壁。
108.示例性地,请参阅图3,第一附件连接件21包括第一主体部21'以及位于外壳内部的第一安装凸部21

。第一安装凸部21

凸出于所述第一主体部21'周向表面。
109.第一密封件7'套设于第一主体部21'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凸部21

的靠近安装口的一侧,第一安装凸部21

远离安装口11a的一侧壁面形成第二定位部2111的第二定位壁。第一安装凸部21

朝向安装口11a的一侧的壁面形成第一夹持面。
110.该实施例中,无需使用螺钉连接附件连接件,附件连接件可以完全由零部件之间的挤压、装配尺寸实现三维空间的安装定位。
111.请参阅图8,第一密封件7'包括套筒部71以及设置于套筒部71的轴向内端的凸缘部72,凸缘部72凸出于套筒部71的周向外表面。套筒部71夹设于第一主体部21'的周向表面和安装口11a的壁面之间,形成第一道密封。
112.凸缘部72夹设于第一安装凸部21

和安装壁的内表面11a'之间,形成第二道密封。
113.示例性地,在凸缘部72用于与安装壁的内表面11a'接触的端面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凸起,以提升密封性能。
114.示例性地,在套筒部71的周向表面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凸起,以提升密封性能。
115.示例性地,在套筒部71的径向内表面和第一主体部21'的周向外表面的接触部位,可以采用凹槽和凸筋嵌套咬合的结构形式,以提升两者的连接可靠性,防止密封圈从第一主体部21'上脱落。
116.第二实施例
117.请参阅图9和图10,至少一个附件连接件包括第二附件连接件22,例如,血氧插座,第二附件连接件22从第一壳体1'的外部装配并沿第一方向的从外向内的方向(该沿着第一方向由外向内的方向即为插入方向)抵靠在安装口11a周围,第一定位部131位于第二定位部221靠近安装口11a的一侧,卡位件6对第二附件连接件22施加沿第一方向的从外向内的方向的作用力,具体地,沿图1中的头端向尾端方向的作用力。
118.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卡位件6对附件连接件施加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119.示例性地,请参阅图4、图5和图6,第一壳体1'的侧壁的内侧设置有中空的筒部结构13,筒部结构13朝向外壳内部一端的开孔形成安装口11a,筒部结构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台阶面11a

,该台阶面11a

即为第二夹持面。第二附件连接件22将密封件抵靠在台阶面11a

上,第二附件连接件22的尾端从筒部结构13伸出至第一壳体1'的内部空间,第一定位部131形成于筒部结构13上,例如,位于筒部结构13朝向外壳内部的一侧的端面即第一定位壁。
120.请参阅图3,第二附件连接件22伸入至所述外壳内的一端具有凹槽,凹槽朝向第一定位部的一个壁面形成第二定位部221的第二定位壁。第一定位部形成于筒部结构的朝向外壳内的一端的端面上。卡位件6插入凹槽,并卡入筒部结构的端面和凹槽的壁面之间。
121.该实施例中,筒部结构13为第二附件连接件22提供、限位空间,第二附件连接件22插入筒部结构13后,第二附件连接件22在筒部结构13内不能沿第二方向窜动,也不能沿厚度方向窜动,而卡位件6又限制了第二附件连接件22沿第一方向的窜动。因此,该实施例中,无需使用螺钉连接第二附件连接件22,第二附件连接件22可以实现三维空间的安装定位。
122.第二附件连接件22包括第二主体部22'以及第二安装凸部22

,第二安装凸部凸出
于第二主体部22'的周向表面。
123.与第二附件连接件22配合的密封件为第二密封件7


124.第二密封件7

套设于第二主体部22'上,且位于第二安装凸部22

的内侧。第二安装凸部22

将第二密封件7

抵靠在安装壁的外表面11a

。第二安装凸部22

朝向外壳内侧的侧面为第一夹持面。
125.第二密封件7

和第二主体部22'均呈圆形,第二密封件7

沿轴向从外向内包括第一密封段73和第二密封段74,第一密封段73的外径大于第二密封段74的外径,第一密封段73的周向外表面与筒部结构13的内壁面密封接触,形成第一道密封。
126.第二密封段74的轴端面与安装壁的外表面11a

密封接触,形成第二道密封。
127.第一密封段73和第二密封段74的结构形式,在第二密封件7

和第二附件连接件22作为一个整体从外向内插入筒部结构13内的过程中,第二密封段74不与筒部结构13的内表面摩擦接触,能够有效降低整体的摩擦阻力,便于该整体顺畅地置入筒部结构13内。通过两道密封,能够提升该整体在筒部结构内的密封效果。
128.示例性地,第一密封段73的朝向外壳1外侧的一段的外径从内向外逐渐增大。如此,既便于第二密封件7

的插入,降低插入的摩擦阻力,又能实现可靠地密封。
129.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个便携式监护仪,可以只配置上述的第一附件连接件21,而不配置上述的第二附件连接件22,其中,第一附件连接件21的数量不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30.另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个便携式监护仪,可以只配置上述的第二附件连接件22,而不配置上述的第一附件连接件21,其中,第二附件连接件22的数量不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31.再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附件连接件21和第二附件连接件22可以配置在同一个便携式监护仪上,其中,第一附件连接件21和第二附件连接件22的数量均不限。
1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技术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技术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
1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