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9843发布日期:2023-05-05 13:5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深静脉导管,具体为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


背景技术:

1、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急患者及肿瘤放化疗患者输液及药物治疗,因其便于控制容量,能长时间输注药液而不产生血管不良反应而广受好评,但由于深静脉导管过长,在不输注液体时易发生导管内血液凝固产生血栓,若血栓进入血管堵塞器官会发生严重并发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来解决此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具备防堵塞的优点,解决了由于深静脉导管过长,在不输注液体时易发生导管内血液凝固产生血栓,若血栓进入血管堵塞器官会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输液管,所述外管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输液管,所述外管的内腔且位于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表面前端的右侧连通有第一液囊,所述第一液囊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输液管的内腔,所述连接管表面前端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液囊,所述第二液囊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输液管的内腔,所述连接管表面的后端套设有开关单元。

3、优选的,所述开关单元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侧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槽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筒的内壁和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

4、优选的,所述压块的底部贯穿通槽的内腔并与通槽的内腔活动连接,且与连接管接触,所述压块位于滑槽的内腔并与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拉杆的顶部贯穿连接筒并延伸至连接筒的外部。

5、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连接筒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

6、优选的,所述第二输液管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输液管的正面开设有第二出液口。

7、优选的,所述外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带,左侧所述连接带的顶部和后侧所述连接带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且两个所述魔术贴之间相粘接。

8、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远离活动板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内腔,并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用于给病人静脉输送药液,通过连接管,用于对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的内腔传输液体,便于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涨大,通过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用于对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进行封堵,进而避免血液回流至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的内腔凝固形成血栓,从而防止后期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堵塞,通过开关单元,用于控制连接管开启或关闭,进而方便连接管对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的内腔传输液体,解决了由于深静脉导管过长,在不输注液体时易发生导管内血液凝固产生血栓,若血栓进入血管堵塞器官会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包括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输液管(2),所述外管(1)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输液管(3),所述外管(1)的内腔且位于第一输液管(2)和第二输液管(3)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表面前端的右侧连通有第一液囊(5),所述第一液囊(5)远离连接管(4)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输液管(2)的内腔,所述连接管(4)表面前端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液囊(6),所述第二液囊(6)远离连接管(4)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输液管(3)的内腔,所述连接管(4)表面的后端套设有开关单元(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7)包括连接套(701),所述连接套(701)的侧部开设有滑槽(702),所述滑槽(70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板(703),所述滑槽(70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通槽(704),所述滑板(7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筒(705),所述连接筒(70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707),所述活动板(7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710),所述拉杆(710)的表面套设有弹簧(706),且弹簧(706)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筒(705)的内壁和活动板(707)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70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08),所述连接杆(70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块(7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709)的底部贯穿通槽(704)的内腔并与通槽(704)的内腔活动连接,且与连接管(4)接触,所述压块(709)位于滑槽(702)的内腔并与滑槽(702)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拉杆(710)的顶部贯穿连接筒(705)并延伸至连接筒(705)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70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连接筒(705)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液管(3)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输液管(2)的正面开设有第二出液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带(10),左侧所述连接带(10)的顶部和后侧所述连接带(10)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11),且两个所述魔术贴(11)之间相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8)远离活动板(707)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9)的内腔,并与限位槽(9)的内腔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包括外管,外管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输液管,外管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输液管。本技术通过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用于给病人静脉输送药液,通过连接管,用于对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的内腔传输液体,便于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涨大,通过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用于对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进行封堵,进而避免血液回流至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的内腔凝固形成血栓,从而防止后期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堵塞,通过开关单元,用于控制连接管开启或关闭,解决了由于深静脉导管过长,在不输注液体时易发生导管内血液凝固产生血栓,若血栓进入血管堵塞器官会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8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