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7475发布日期:2023-01-07 00:1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的制作方法
一种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线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进步,工业化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各类消杀产品层出不穷。
3.紫外线产品作为一种高效率、无化学污染的消杀手段,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紫外线led存在工作时间长易损耗;电子器件密集的情况下散热难,影响使用寿命;元件多,组装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紫外线产品组装复杂、寿命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结构简单,便于组装。
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包括:锁紧部、壳体、灯罩、光源板、电源板和支架;
7.灯罩设置在支架上,两者配合形成安装腔;光源板和电源板均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支架内壁设有插槽,所述电源板插入插槽中;所述光源板设置在电源板顶部;电源板与光源板电连接,光源板发射的光线从灯罩射出;
8.壳体与支架连接,且两者连接状态下,灯罩伸出壳体;锁紧部套设在壳体外周,锁紧部配合壳体夹持外部结构件以固定该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
9.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形成安装腔的内围壁和设置在内围壁外周的多个弹块,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弹块配合形成卡扣的限位结构。
10.优选的,所述支架还包括底板,所述内围壁和弹块均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设有与安装腔连通以供电源板走线的通孔。
11.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弧形围壁,所述弧形围壁与弹块间隔设置,弧形围壁和弹块构成与内围壁同轴设置的环形结构,相邻的弧形围壁与弹块之间设有间隙。
12.优选的,弧形围壁与内围壁之间设有加强筋。
13.优选的,所述内围壁上设有对灯罩进行限位的环形台阶。
14.优选的,所述壳体与内围壁端面之间夹持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绕在灯罩外周。
15.优选的,所述壳体外部为环形台阶结构,其靠近灯罩的一端半径较小,另一端半径较大;所述锁紧部与壳体半径较小的一端螺纹配合,所述限位结构位于壳体半径较大的一端;所述弧形围壁外周还设有限位块。
16.优选的,还包括o型垫圈,所述o型垫圈位于壳体外部的台阶位置。
17.优选的,所述锁紧部与壳体螺纹配合。
1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9.(1)本实用新型中,灯罩和支架配合形成容纳光源板和电源板的安装腔,电源板卡
接在安装腔内壁上,安装稳定;光源板直接设置在电源板顶部,两者距离近可直接卡接,避免连线,有利于简化结构,提高效率,并且降低了工作散热,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20.(2)本实用新型中,光源板和电源板位于同一安装腔内,光源板可直接焊接在电源板上,也可进一步与灯罩粘接,保证了光源板的工作稳定。
21.(3)本实用新型中,壳体与支架卡接,便于组装,且拆分方便,便于零部件的替换和维修。
22.(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环形结构与壳体匹配,进一步保证了壳体和支架的准确对位,有利于避免尺寸偏移造成的安装损伤。加强筋的设置保证了环形结构的稳定,限位块的设置保证了环形结构和壳体之间的间隙,便于拆分壳体和支架。
23.(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密封圈和o型垫圈进行双层防护,避免安装腔进水,保证了该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在任何环境中的安全工作。
附图说明
24.图1为一种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爆炸图;
25.图2为一种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剖视图;
26.图3为支架立体图。
27.图示:
28.1、锁紧部;2、o型垫圈;3、壳体;4、密封圈;5、灯罩;6、光源板;7、电源板;8、支架;81、内围壁;810、插槽;82、弹块;83、弧形围壁;84、底板;85、加强筋;86、限位块;9、水箱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29.参照图1到图3,本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包括:锁紧部1、o型垫圈2、壳体3、密封圈4、灯罩5、光源板6、电源板7和支架8。
3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8包括底板84、内围壁81、两个弧形围壁83和两个弹块82。内围壁81、弧形围壁83和弹块82均设置在底板84上,内围壁81为筒结构,内围壁81的中心轴垂直于底板。
31.内围壁81内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源板7的插槽810,所述插槽810设有两个,且两个插槽810位于内围壁81截面圆的直径两端,以分别卡接电源板7相对的两个边缘。光源板6设置在电源板7上,如此可使得电源板7与光源板6插接,避免线缆的应用,从而简化结构,节约成本,提高组装效率并降低散热。
32.所述内围壁81上设有对灯罩5进行限位的环形台阶,所述灯罩5设置在所述环形台阶上,具体可将灯罩5与内围壁81粘接连接。灯罩5与内围壁81配合形成包裹光源板6和电源板7的安装腔。光源板6发射的光线从灯罩5射出,以实现对安装环境的消杀。
33.所述底板84上设有与安装腔连通以供电源板7走线的通孔840。
34.所述弧形围壁83与弹块82间隔设置,弧形围壁83和弹块82构成与内围壁81同轴设置的环形结构,相邻的弧形围壁83与弹块8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壳体3上设有与弹块82配合形成卡扣的限位结构。所述壳体3通过限位结构和弹块82的配合与支架8卡接,卡接状态下,灯罩5伸出壳体3,以便透光。所述壳体3与内围壁81端面之间夹持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
环绕在灯罩5外周。密封圈4的设置保证了安装腔的与消杀环境的隔离,防止进水。
35.所述环形结构,便于支架8与壳体3卡接,弧形围壁83与内围壁81之间设有加强筋85,以保证环形结构的稳定。
36.本实施方式中,锁紧部1采用螺母,其套设在壳体3外周,锁紧部1配合壳体3夹持外部结构件例如水箱侧壁以固定该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实现该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的安装和应用。
37.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3外部为环形台阶结构,所述锁紧部1与壳体3窄端配合,所述限位结构位于壳体3半径大的一端。所述o型垫圈2位于壳体3外部的台阶位置,以保证密封防止漏水。
38.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围壁83外周还设有限位块86,限位块86用于保证弧形围壁83和壳体3内壁之间的间隙,方便拆分弹块82和限位结构,从而拆分壳体3和支架8。
3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部(1)、壳体(3)、灯罩(5)、光源板(6)、电源板(7)和支架(8);灯罩(5)设置在支架(8)上,两者配合形成安装腔;光源板(6)和电源板(7)均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支架(8)内壁设有插槽(810),所述电源板(7)插入插槽(810)中;所述光源板(6)设置在电源板(7)顶部;电源板(7)与光源板(6)电连接,光源板(6)发射的光线从灯罩(5)射出;壳体(3)与支架(8)连接,且两者连接状态下,灯罩(5)伸出壳体(3);锁紧部(1)套设在壳体(3)外周,锁紧部(1)配合壳体(3)夹持外部结构件以固定该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包括形成安装腔的内围壁(81)和设置在内围壁(81)外周的多个弹块(82),所述壳体(3)上设有与弹块(82)配合形成卡扣的限位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还包括底板(84),所述内围壁(81)和弹块(82)均设置在底板(84)上,所述底板(84)上设有与安装腔连通以供电源板(7)走线的通孔(84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4)上还设有弧形围壁(83),所述弧形围壁(83)与弹块(82)间隔设置,弧形围壁(83)和弹块(82)构成与内围壁(81)同轴设置的环形结构,相邻的弧形围壁(83)与弹块(82)之间设有间隙。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其特征在于,弧形围壁(83)与内围壁(81)之间设有加强筋(85)。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壁(81)上设有对灯罩(5)进行限位的环形台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与内围壁(81)端面之间夹持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环绕在灯罩(5)外周。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外部为环形台阶结构,其靠近灯罩(5)的一端半径较小,另一端半径较大;所述锁紧部(1)与壳体(3)半径较小的一端螺纹配合,所述限位结构位于壳体(3)半径较大的一端;所述弧形围壁(83)外周还设有限位块(86)。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o型垫圈(2),所述o型垫圈(2)位于壳体(3)外部的台阶位置。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1)与壳体(3)螺纹配合。

技术总结
一种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包括:锁紧部、壳体、灯罩、光源板、电源板和支架;灯罩设置在支架上,两者配合形成安装腔;光源板和电源板均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支架内壁设有插槽,所述电源板插入插槽;所述光源板设置在电源板顶部;电源板与光源板电连接,光源板发射的光线从灯罩射出;壳体与支架连接,且两者连接状态下,灯罩伸出壳体;锁紧部套设在壳体外周,锁紧部配合壳体夹持外部结构件以固定该深紫外LED杀菌消毒模块。本实用新型中,灯罩和支架配合形成容纳光源板和电源板的安装腔,电源板卡接在安装腔内壁上,安装稳定;光源板直接设置在电源板顶部,两者距离近可直接卡接,避免连线,有利于简化结构,提高效率,并且降低了工作散热。散热。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沈帅 钱凌龙 苗延镇 吴化胜 亓培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安芯美半导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5
技术公布日:202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