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

文档序号:34636811发布日期:2023-06-29 15:5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具,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


背景技术:

1、导尿管是一种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的管道。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

2、现有的为了使用方便,大多采用气囊导尿管,在使用时,普通导尿管插入时见到尿液流出,退至无尿,然后继续插入2cm左右固定,气囊导尿管插入时见尿液流出,继续插入7cm左右,注入生理盐水15ml即可,气囊导尿管头部有一段加厚处,成为气囊,插入膀胱并定位后,操作者可以根据医嘱向其中注入空气、灭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将气囊撑起,然后向外轻拉,此时气囊将卡住膀胱开口,这样防止导尿管滑脱,达到留置的效果,也减轻了患者痛苦,省却了护士反复插管、供应科反复清洗消毒的麻烦并相对地减少了插管带来的感染和黏膜破损等风险;

3、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气囊导尿管患者需定时夹闭尿管联系排尿时,护士因工作繁忙而忘记;气囊充气需用注射器或加生理盐水,在文件cn106110472a中提到一种导尿管,其中导尿管通过各种组件实现了安全长期留置的效果,但是对与使用过程中的滑脱,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依然需要医护人员的多次维护,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不利于导尿管的安全使用,且在膀胱内还会发生器械与患者内膜的粘连,以及需要定期对患者膀胱进行药物注射,这些均没有很好办法,这进一步的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包括连接块和连通管,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卡接有扩充管,所述扩充管的外壁与连通管的内壁卡接,所述扩充管远离连接块的端面设置有漏斗,所述连通管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通过垫圈与外界连通。

4、进一步的,连接块靠近扩充管的端面设置有螺纹管,所述扩充管内壁设置有与螺纹管螺接的内螺纹;通过设置螺纹管与内螺纹,从而实现连接块与扩充管的固定连接,优选的连接块为三通管,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病人尿液的处理。

5、进一步的,所述扩充管分为前段管与后段管,所述前段管远离后段管的端面与漏斗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扩充管的结构,优选的前段管为软管,后段管为硬管,从而使得扩充管插入病人膀胱内时,减少病人粘膜的损伤。

6、进一步的,所述前段管的外壁开设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垫圈连通;通过设置第二凹槽,从而使得前段管与连通管之间形成通道,且此通道与漏斗外壁连通,当需要对病人膀胱进行药物注入时,或者病人膀胱壁与漏斗发生粘连时,通过往第二凹槽内注射药物,从而保证药物的到达以及减少膀胱壁与漏斗粘连的情况,还可以通过第二凹槽内尿液的状况进行简单分析病人膀胱内壁是否与导尿管进行粘连。

7、进一步的,所述后段管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一凹槽过盈配合的限位块,所述后段管与连接块螺接;通过设置限位块,从而使得后段管能够将第一凹槽进行封锁,进而使得第一凹槽内的尿液或药液不会溢出。

8、进一步的,所述后段管远离前段管的端面设置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内壁与连接块外壁摩擦接触;通过设置限位管,从而使得扩充管与连通管连接更稳定,且可以通过限位管的位置判断漏斗是否脱离病人膀胱。

9、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的外壁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第一凹槽连通,所述垫圈与第一凹槽的两侧壁过盈配合;通过设置第三凹槽,从而使得连通管内的若干个第一凹槽通过第三凹槽互相连通,即只需通过对第三凹槽注射药物,药物可通过若干个第一凹槽分别进入膀胱内,进而实现药液对膀胱全面的覆盖以及对漏斗接触面全面的冲洗,继而使得药物效果更好,病人膀胱与漏斗的粘连情况也会减少。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防水圈,所述垫圈的两侧壁开设有与防水圈过盈配合的第四凹槽;通过设置防水圈与第四凹槽,从而使得垫圈与第一凹槽连接更稳定,有效的减少液体的溢出。

11、进一步的,所述垫圈的内壁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第一凹槽连通,所述垫圈设置有连接装置与外界连接;通过设置空腔与连接装置,从而使得药液从空腔内被注入各个第一凹槽内,再通过第一凹槽进入患者膀胱,而连接装置则实现本装置与注射器的连接,进而有效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12、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位于第三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卡扣,所述漏斗的下端面设置有与第一凹槽滑动配合的滑块;通过设置卡扣,从而使得垫圈被限位在第二凹槽内,进而减少液体测溢出,再通过设置滑块,从而使得漏斗被收入连通管内时,减少漏斗收取不均的情况。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折叠收缩的漏斗,从而实现导尿管与患者膀胱的连接,再通过扩充管与连通管的卡接,从而减少了导尿管掉落的风险,再通过设置第一凹槽,从而使得外界药液可通过其他渠道进入患者膀胱,有效的减少了患者膀胱用药的难度,且有效的减少了尿液对注射器及医护人员的感染,第一凹槽还可以减少导尿管与患者内膜的粘连。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包括连接块(1)和连通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的一端卡接有扩充管(3),所述扩充管(3)的外壁与连通管(2)的内壁卡接,所述扩充管(3)远离连接块(1)的端面设置有漏斗(4),所述连通管(2)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通过垫圈(6)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其特征在于,连接块(1)靠近扩充管(3)的端面设置有螺纹管(7),所述扩充管(3)内壁设置有与螺纹管(7)螺接的内螺纹(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充管(3)分为前段管(9)与后段管(10),所述前段管(9)远离后段管(10)的端面与漏斗(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管(9)的外壁开设有与第一凹槽(5)对应的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与垫圈(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管(10)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一凹槽(5)过盈配合的限位块(12),所述后段管(10)与连接块(1)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管(10)远离前段管(9)的端面设置有限位管(13),所述限位管(13)内壁与连接块(1)外壁摩擦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2)的外壁设置有第三凹槽(14),所述第三凹槽(14)与第一凹槽(5)连通,所述垫圈(6)与第一凹槽(5)的两侧壁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5)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防水圈(15),所述垫圈(6)的两侧壁开设有与防水圈(15)过盈配合的第四凹槽(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6)的内壁设置有空腔(17),所述空腔(17)与第一凹槽(5)连通,所述垫圈(6)设置有连接装置(18)与外界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2)位于第三凹槽(14)的两侧设置有卡扣(19),所述漏斗(4)的下端面设置有与第一凹槽(5)滑动配合的滑块(2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导管防滑脱调整的长期留置导尿管,包括连接块和连通管,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卡接有扩充管,所述扩充管的外壁与连通管的内壁卡接,所述扩充管远离连接块的端面设置有漏斗,所述连通管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通过垫圈与外界连通;本技术通过设置可折叠收缩的漏斗,从而实现导尿管与患者膀胱的连接,再通过扩充管与连通管的卡接,从而减少了导尿管掉落的风险,再通过设置第一凹槽,从而使得外界药液可通过其他渠道进入患者膀胱,有效的减少了患者膀胱用药的难度,且有效的减少了尿液对注射器及医护人员的感染,第一凹槽还可以减少导尿管与患者内膜的粘连。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雪,周芳芳,朱蓓霞,王芳,罗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8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