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

文档序号:34927976发布日期:2023-07-28 05:4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医学,体外生命支持,ecmo(体外膜肺氧合),具体涉及一种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


背景技术:

1、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对于循环和/或呼吸衰竭患者的临时辅助装置,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脏),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随着医疗技术、材料技术、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ecmo的支持时间不断延长,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急救。体外膜肺氧合主要适用于以下方面:1)心跳骤停的患者;2)急性严重心功能衰竭患者;3)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患者;4)其他严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疾病;5)器官移植支持,等待供体当ecmo辅助结束后,ecmo环路内的血液很难回输至患者体内。

2、ecmo工作时,通过离心泵将血液从静脉引出,通过氧和器进行膜肺氧合,排出二氧化碳,氧合血可回输静脉,也可回输动脉。回输静脉主要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将静脉血在流经肺之前已部分气体交换,弥补肺功能的不足。回输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另一静脉。通常选择股静脉引出,颈内静脉泵入,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双侧股静脉。回输静脉适合单纯肺功能受损,无心脏停跳危险的病例。回输静脉只部分代替肺功能,因为只有一部分血液被提前氧合,并且管道存在重复循环现象。重复循环现象是指部分血液经过ecmo管路泵入静脉后又被吸入ecmo管路,重复氧合。回输动脉既可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又可用于心脏支持,血泵可以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维持血液循环。回输动脉从静脉引出静脉血,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动脉。回输动脉是一种同时支持心肺功能的连接方式,适合心功能衰竭、肺功能严重衰竭并有心脏停跳可能的病例。回输动脉的体外循环管路与心肺并联,运转过程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并减少了流经肺的血液量,长时间运行可出现肺水肿甚至粉红泡沫痰。另外,心脏完全停跳时,回输动脉模式下心脏血液滞留,容易产生血栓,而导致不可逆损害。一般而言,回输静脉为肺替代方式,回输动脉为心肺联合替代方式。

3、目前在ecmo环路中将环路中的血液回输患者体内,主要是利用环路上的接头连接一些医学常用的耗材用于实施该策略,即有血液回收装置将血液打入储血袋,在将血液洗血后,把红细胞输入患者体内。但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无法将血小板及血浆回输,可能造成凝血功能障碍的;2)环路中操作的距离较远,很难在无菌区域操作,容易感染;3)排气困难,排气时间较长,容易血栓导致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连接件,可以较为方便的对ecmo环路中血液进行收集并重新回输,降低了操作的难度和感染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包括连接件、第一回输管、第一排气三通、第二排气三通和预充管;连接件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件还包括隔断,第一连接端和述第二连接端通过隔断隔开;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一pvc管路,第一接头设置在第一pvc管路的远离隔断的一侧,第二接头设置在第一pvc管路的顶侧;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三接头、第四接头和第二pvc管路,第三接头设置在第二pvc管路的远离隔断的一侧;第二接头设置在述第二pvc管路的顶侧;第一排气三通包括第一三通和第一排气阀,第一三通的下端与第二接头连接,第一三通上端与预充管的下端连接;预充管的上端用于与生理盐水连接;第二排气三通包括第二三通和第二排气阀,第二三通的下端与第四接头连接,第二三通上端与第一回输管的下端连接;第一回输管的上端用于与人体血管连接。

3、可选的,第一回输管上布置有第一过滤器。

4、可选的,第一回输管上布置有第一流量调节装置。

5、可选的,第一回输管上布置有控制截止装置。

6、可选的,控制截止装置包括控制器和设置在第一回输管上的检测器和第一管夹;第一管夹设置于沿血液回输方向检测器的后方。

7、可选的,预充管的上端形状为三角形。

8、可选的,第一过滤器为血栓过滤器或动脉过滤器。

9、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回输管、第一过滤器和储血袋;第一回输管下端与第二三通上端连接;第一过滤器内嵌在第一回输管中部;储血袋下端对称设置有第五接头和第六接头;第一回输管上端与储血袋的第五接头连接;第二回输管上端与储血袋的第六接头连接;第二回输管用于与人体血管连接。

10、可选的,第二回输管上布置有排气装置。

11、可选的,第二回输管上布置有第二流量调节装置。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3、一种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包括连接件、第一回输管、第一排气三通、第二排气三通和预充管;连接件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件还包括隔断,第一连接端和述第二连接端通过隔断隔开;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一pvc管路,第一接头设置在第一pvc管路的远离隔断的一侧,第二接头设置在第一pvc管路的顶侧;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三接头、第四接头和第二pvc管路,第三接头设置在第二pvc管路的远离隔断的一侧;第二接头设置在述第二pvc管路的顶侧;第一排气三通包括第一三通和第一排气阀,第一三通的下端与第二接头连接,第一三通上端与预充管的下端连接;预充管的上端用于与生理盐水连接;第二排气三通包括第二三通和第二排气阀,第二三通的下端与第四接头连接,第二三通上端与第一回输管的下端连接;第一回输管的上端用于与人体血管连接。通过使用连接件、第一回输管、第一排气三通、第二排气三通和预充管,可以将ecmo环路内的血液回输至人体内,核心部件为连接件,用该连接件连接剪断的ecmo环路,所有操作均在连接件处进行,操作范围更小,可放在撤机时消毒后的无菌区域操作,降低感染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第一回输管(8)、第一排气三通(30)、第二排气三通(31)和预充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输管(8)上布置有第一过滤器(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输管(8)上布置有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输管(8)上布置有控制截止装置(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截止装置(18)包括控制器(12)和设置在第一回输管(8)上的检测器(9)和第一管夹(13);所述第一管夹(13)设置于沿血液回输方向所述检测器(9)的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管(16)的上端形状为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11)为血栓过滤器或动脉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回输管(17)、第一过滤器(11)和储血袋(19);所述第一回输管(8)下端与所述第二三通(26)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11)内嵌在所述第一回输管(8)中部;所述储血袋(19)下端对称设置有第五接头和第六接头;所述第一回输管(8)上端与所述储血袋(19)的第五接头连接;所述第二回输管(17)上端与所述储血袋(19)的第六接头连接;所述第二回输管(17)用于与人体血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输管(17)上布置有排气装置(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输管(17)上布置有第二流量调节装置(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属于生物医学,体外生命支持,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领域。包括连接件、第一回输管、第一排气三通、第二排气三通和预充管;连接件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件还包括隔断,第一、第二连接端通过隔断隔开;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一PVC管路,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三接头、第四接头和第二PVC管路;第一三通的下端与第二接头连接,第一三通上端与预充管的下端连接;预充管的上端用于与生理盐水连接;第二三通的下端与第四接头连接,第二三通上端与第一回输管的下端连接;第一回输管的上端用于与人体血管连接。本方案可以较为方便的进行血液的回输,并降低感染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侯晓彤,辛萌,杜中涛,王红,郝星,王晓朦,王粮山,侯登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