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8858发布日期:2023-04-26 22:3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对于现有的椎管成形术中用的器械来看,其往往是用多枚螺钉将一块钢板的两端或一端固定在棘突和关节突(或椎弓根)骨质上维持椎管成形后的稳定性。

2、但是,在内镜下进行人工操作或是用手术机器人进行操作时,遇到多枚螺钉的内固定会十分繁琐,导致手术效率的降低,在微创手术狭小空间内更为明显。

3、采用传统的钢板,对于节段较少的患者来看,在棘突整体后移,棘突整体暴露的范围远大于椎间隙,会显著增加手术创伤的范围,不利于缩小手术创伤。此外,棘突整体后移也常常会使部分体型较瘦的患者触摸腰背部时有骨性突起感,引起不适。为此,常规的钢板作为手术器械来看,有较多的使用缺陷。

4、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其中:包括有分布在棘突右侧的导向固定块,还包括有分布在棘突左侧的后移固定块,所述导向固定块包括有主承载框,所述主承载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主螺钉,所述主承载框内设置有主横杆,所述主螺钉穿过主横杆,所述主横杆朝棘突方向延伸,所述后移固定块包括有副承载框,所述副承载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副螺钉,所述副承载框内设置有副横杆,所述副螺钉穿过副横杆,所述副横杆朝棘突方向延伸。

3、进一步地,上述的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其中,所述主承载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贯穿的主上孔与主下孔,所述主横杆上开设有光孔,所述主螺钉分别穿设过主上孔、光孔、主下孔,所述主螺钉位于中间的区段为光滑段。

4、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其中,所述主承载框的下端设置有主凸台,所述主螺钉的一端连入主凸台。

5、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副承载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贯穿的副上孔与副下孔,所述副横杆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副螺钉分别穿设过副上孔、螺纹孔、副下孔,所述副螺钉位于中间的区段为螺纹段。

6、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副承载框的下端设置有副凸台,所述副螺钉的一端连入副凸台。

7、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其中,所述主承载框的底部为平面构造,或是所述主承载框的底部为斜面构造;所述副承载框的底部为平面构造,或是所述副承载框的底部为斜面构造。

8、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其中,所述主承载框内分布有中空状的主腔,所述主腔内设置有药物颗粒;所述副承载框内分布有中空状的副腔,所述副腔内设置有药物颗粒。

9、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0、1、可通过导向固定块、后移固定块的相互配合,能便于部分棘突后移的定位。

11、2、使用期间,可以实现稳定的导向与锁紧,便于使用调节。

12、3、能够实现药物颗粒的投放,满足常规的镇痛、消炎需要。

13、4、整体构造简单,便于制造和使用。

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技术特征:

1.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布在棘突右侧的导向固定块,还包括有分布在棘突左侧的后移固定块,所述导向固定块包括有主承载框,所述主承载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主螺钉,所述主承载框内设置有主横杆,所述主螺钉穿过主横杆,所述主横杆朝棘突方向延伸,所述后移固定块包括有副承载框,所述副承载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副螺钉,所述副承载框内设置有副横杆,所述副螺钉穿过副横杆,所述副横杆朝棘突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载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贯穿的主上孔与主下孔,所述主横杆上开设有光孔,所述主螺钉分别穿设过主上孔、光孔、主下孔,所述主螺钉位于中间的区段为光滑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载框的下端设置有主凸台,所述主螺钉的一端连入主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承载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贯穿的副上孔与副下孔,所述副横杆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副螺钉分别穿设过副上孔、螺纹孔、副下孔,所述副螺钉位于中间的区段为螺纹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承载框的下端设置有副凸台,所述副螺钉的一端连入副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载框的底部为平面构造,或是所述主承载框的底部为斜面构造;所述副承载框的底部为平面构造,或是所述副承载框的底部为斜面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载框内分布有中空状的主腔,所述主腔内设置有药物颗粒;所述副承载框内分布有中空状的副腔,所述副腔内设置有药物颗粒。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部分棘突后移脊柱椎管成形内固定装置,包括有分布在棘突右侧的导向固定块,还包括有分布在棘突左侧的后移固定块,导向固定块包括有主承载框,主承载框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主螺钉,主承载框内设置有主横杆,主螺钉穿过主横杆,主横杆朝棘突方向延伸,后移固定块包括有副承载框,副承载框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副螺钉,副承载框内设置有副横杆,副螺钉穿过副横杆,副横杆朝棘突方向延伸。由此,可通过导向固定块、后移固定块的相互配合,能便于部分棘突后移的定位。使用期间,可以实现稳定的导向与锁紧,便于使用调节。能够实现药物颗粒的投放,满足常规的镇痛、消炎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霖,张笑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点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2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