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安全采血针,特别涉及安全回收采血针。
背景技术:
1、安全采血针是一次性使用采血针的一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全球范围内医护工作者在采集血样的操作中被感染的可能性,如艾滋病毒、肝炎等疾病。
2、由于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也可能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所以当安全采血针使用完毕后,需要统一进行回收,目前安全采血针使用后针头都是直接暴露在外,在回收的时候存在安全隐患,容易扎伤工作人员。
3、为此,我们提出安全回收采血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安全回收采血针,将连接座朝着远离第一连接件的方向抽拉,从而能够将针头收入位于第一连接件的插槽中,通过卡件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针头、针座和连接座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针头从第一连接件中伸出,实现对针头回收的目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安全回收采血针,包括管体和帽体,所述管体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块与帽体连接,所述管体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内设有用于安装针座的插槽,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第一连接件一端设有与插槽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远离第一连接件一端的两侧内壁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槽,所述针座靠近帽体一端固定插接有针头,所述针座远离针头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于空腔内,所述空腔两侧内壁通过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定所述连接座位置的限位板,所述连接座远离针座一端的两侧均固定粘接有用于限定所述针头位置的卡件,所述卡件位于卡槽内。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两侧均设有与插槽连通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相对设有两个。
5、进一步地,所述针座与第一连接件卡接,所述针座靠近连接座一端还位于空腔内。
6、进一步地,所述帽体靠近第一连接件一端居中处设有用于放置无菌棉的针孔腔。
7、进一步地,所述针头一端从插槽穿出插在位于针孔腔内的无菌棉上。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第二连接件一端外侧固定套置有保护件,所述保护件为圆环形结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该安全采血针使用完毕后,将限位板上的第二连接块从空腔中掰断,将限位板从空腔取出,然后将连接座朝着远离第一连接件的方向抽拉,从而能够将针头收入位于第一连接件的插槽中,卡件为医用塑料,且卡件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卡件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针头、针座和连接座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针头从第一连接件中伸出,实现对针头回收的目的,进而能够提高该安收采血针的安全性,通过帽体内的无菌棉的使用,能够避免位于帽体内的针孔腔中进入杂物,进而能够避免帽体中的针头受到污染。
1.安全回收采血针,包括管体(1)和帽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块(6)与帽体(5)连接,所述管体(1)包括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3)一端与第二连接件(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内设有用于安装针座(17)的插槽(13),所述第二连接件(4)靠近第一连接件(3)一端设有与插槽(13)连通的空腔(9),所述空腔(9)远离第一连接件(3)一端的两侧内壁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槽(12),所述针座(17)靠近帽体(5)一端固定插接有针头(16),所述针座(17)远离针头(16)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位于空腔(9)内,所述空腔(9)两侧内壁通过第二连接块(11)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定所述连接座(7)位置的限位板(8),所述连接座(7)远离针座(17)一端的两侧均固定粘接有用于限定所述针头(16)位置的卡件(10),所述卡件(10)位于卡槽(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回收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两侧均设有与插槽(13)连通的观察孔(2),所述观察孔(2)相对设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回收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17)与第一连接件(3)卡接,所述针座(17)靠近连接座(7)一端还位于空腔(9)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回收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5)靠近第一连接件(3)一端居中处设有用于放置无菌棉(14)的针孔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回收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16)一端从插槽(13)穿出插在位于针孔腔内的无菌棉(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回收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远离第二连接件(4)一端外侧固定套置有保护件(15),所述保护件(15)为圆环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