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毒柜的消毒装置及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28368发布日期:2023-01-14 01:3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消毒柜的消毒装置及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用于消毒柜的消毒装置及消毒柜。


背景技术:

2.紫外线杀菌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无二次污染,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处理和空气净化领域。紫外线和臭氧相结合,具有极强的氧化分解能力,并能产生叠加效果,水处理和空气净化处理中发挥很强的功效。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1425103.7(公布号为cn111214673a)的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消毒柜》公开的消毒柜中采用的紫外线灯能发射253.7nm波长的紫外线用于杀菌,同时能通过发射184.9nm波长的紫外线用于产生臭氧。
3.但是上述紫外灯管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臭氧异味,尤其是在消毒结束、烘干刚开始时,臭氧异味尤其严重,会影响用户体验,需要通过加热管等装置对臭氧进行分解,消除臭氧异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兼顾消毒功能以及消除臭氧异味的用于消毒柜的消毒装置。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消毒装置的消毒柜。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消毒柜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7.第一灯管,能产生中波段紫外线;
8.第一灯头,安装在第一灯管的第一端;
9.第二灯头,安装在第一灯管的第二端;
10.第二灯管,能产生短波段紫外线和中波段紫外线;
11.第三灯头,安装在第二灯管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的第二灯头固定;
12.第四灯头,安装在第二灯管的第二端;
13.第一灯座,与所述的第一灯头适配;以及
14.第二灯座,与所述的第四灯头适配。
15.为了方便给第一灯管和第二灯管供电,所述第一灯头的端部具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灯座具有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灯管的阴极端通过引线与所述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灯座的第一导电部相接触,所述第一灯管的阳极端通过引线与所述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灯座的第二导电部相接触;
16.所述第四灯头的端部具有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二灯座具有第三导电部和第四导电部,所述第二灯座的阴极端通过引线与所述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的第三引脚
与所述第二灯座的第三导电部相接触,所述第二灯座的阳极端通过引线与所述的第四引脚电连接,所述的第四引脚与所述第二灯座的第四导电部相接触。
17.为了方便远离灯座一侧的阴线的布置,所述第一灯管阴极端或阳极端相连的引线中,其中一根引线位于第一灯管的外侧,记为第一明线;
18.所述第二灯管阴极端或阳极端相连的引线中,其中一根引线位于第二灯管的外侧,记为第二明线。
19.为了保证灯座和对应灯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第一灯头的外周罩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灯座卡接配合的第一灯头罩;
20.所述第四灯头的外周罩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灯座卡接配合的第二灯头罩。
21.为了简化第二灯头和第三灯头的结构,所述的第三灯头和第二灯头为一体件。
2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毒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具有消毒腔的柜体以及上述消毒装置,所述的消毒装置位于所述的消毒腔中。
23.为了方便消毒装置的安装,所述消毒装置的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安装在所述柜体内部的后侧壁上。
24.为了对消毒腔进行烘干,同时帮助臭氧分解,所述的消毒腔中安装有加热件。
25.为了利用向上升腾的热量对消毒腔进行均匀烘干,所述的加热件为加热管,沿左右方向布置在所述柜体内部的底壁上。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能产生中波段紫外线的第一灯管以及能产生短波段紫外线和中波段紫外线的第二灯管组成消毒装置,单独启动第二灯管能对消毒腔进行杀菌消毒,单独启动第一灯管能够将消毒腔残留的臭氧进行分解。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柜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中消毒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1.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柜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消毒柜包括有柜体1、消毒装置2和加热件3。
32.其中,柜体1的内部具有消毒腔11。
33.消毒装置2设于消毒腔11中,包括有第一灯管21、第一灯头22、第二灯头23、第二灯管24、第三灯头25、第四灯头26、第一灯座27和第二灯座28。本实施例中,消毒装置2通过第一灯座27和第二灯座28水平安装在柜体1内部的后侧壁的中部。
34.具体地,第一灯管21能产生中波段紫外线,中波段紫外线为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用于破坏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且能够分解臭氧和水分子形成羟基自由基。
35.第一灯头22安装在第一灯管21的左端,其端部具有第一引脚221和第二引脚222,第一灯管21左端的阴极端通过引线与第一引脚221电连接,第一灯管21右端的阳极端通过位于第一灯管21外侧的第一明线211与第二引脚222电连接。
36.第二灯头23安装在第一灯管21的右端。
37.第二灯管24能产生短波段紫外线和中波段紫外线,短波段紫外线为波长为184.9nm的紫外线,用于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产生有强氧化性的臭氧,中波段紫外线为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用于破坏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且能够分解臭氧和水分子形成羟基自由基。
38.第三灯头25安装在第二灯管24的左端,相对于第二灯头23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三灯头25和第二灯头23为一体件。
39.第四灯头26安装在第二灯管24的右端,其端部具有第三引脚261和第四引脚262,第二灯座28右端的阴极端通过引线与第三引脚261电连接,第二灯座28左端的阳极端通过位于第二灯管24外侧的第二明线241与第四引脚262电连接。
40.第一灯座27与第一灯头22适配,其具有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上述第一引脚221与第一灯座27的第一导电部相接触,第二引脚222与第一灯座27的第二导电部相接触,且第一灯头22的外周罩设有用于与第一灯座27卡接配合的第一灯头罩223。
41.第二灯座28与第四灯头26适配,其具有第三导电部和第四导电部,上述第三引脚261与第二灯座28的第三导电部相接触,第四引脚262与第二灯座28的第四导电部相接触,且第四灯头26的外周罩设有用于与第二灯座28卡接配合的第二灯头罩263。
42.加热件3设于消毒腔11中,用于对消毒腔11进行烘干,并对臭氧进行分解。本实施例中,加热件3为加热管,沿左右方向布置在柜体1内部的底壁上。
43.另外,柜体1上具有电源,该电源的负极通过导线与第一灯座27的第一导电部以及第二灯座28的第三导电部电连接,电源的正极通过导线与第一灯座27的第二导电部以及第二灯座28的第四导电部电连接。
4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过程中,第一灯座27得电,则第一灯管21亮,同理,第二灯座28得电,则第二灯管24亮,灯座的得电与否由控制程序控制;
45.一般来说,消毒柜的具体控制逻辑如下:
46.①
先启动第一灯管21,第一灯管21产生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进行杀菌;
47.②
接着启动第二灯管22,第二灯管22同时产生波长为184.9nm和253.7nm的紫外线,产生臭氧并进行杀菌;
48.③
接着启动第一灯管21和加热件3,对臭氧进行分解;
49.④
最后启动加热件3,对消毒腔11进行烘干;
50.上述消毒柜的优点在于:第一,杀菌更彻底;第二,工作完成后臭氧残留少,用户体验好;第三,通过组合式灯管结构节省一套灯座等,节省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