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向脉络膜上腔注入黏弹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1916发布日期:2023-05-17 19:5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眼科手术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向脉络膜上腔注入黏弹剂的装置。


背景技术:

1、视网膜裂孔封闭手术中,需要通过脉络膜上腔加压术通过向视网膜裂孔对应区域的脉络膜上腔注入黏弹剂,形成隆起的加压脊,使视网膜裂孔周围视网膜与脉络膜紧贴,达到封闭视网膜裂孔的目的。国内外临床研究已证实,脉络膜上腔加压术治疗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

2、但现有技术中,用于脉络膜上腔加压术中向视网膜裂孔对应部位注射黏弹剂的没有专用的手术器具,不同的操作者力度差异,通过注射器直接加压注射时,对眼内存在冲击和注射深度的把握不确定性,对手术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以现有技术中脉络膜上腔加压术无专用的黏弹剂注射器具,对手术医生和患者均存在一定难度或风险,提供一种向脉络膜上腔注入黏弹剂的装置,以降低手术实施难度,简化操作过程,提高手术治愈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向脉络膜上腔注入黏弹剂的装置,包括针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接头的前端连接有球形注射头,所述球形注射头内部设有球形的内腔,所述球形注射头与针管接头之间经过渡颈连接,所述过渡颈连通针管接头和球形注射头的内腔,所述球形注射头上设有若干注射孔。

3、本实用新型的向脉络膜上腔注入黏弹剂的装置,手术时将针管接头连接装有粘弹剂的推注针管,将球形注射头伸入预先制作的巩膜全层切口内,过渡颈的缩颈设计,能够在头部进入脉络膜上腔后,在巩膜切口部位形成收口的效果,防止头部脱出脉络膜上腔;同时球形注射头上设置的多个出液孔,出液部位无常规针头的尖锐结构,能够在推开脉络膜的同时,保护脉络膜不受损伤,多个分散设计的出液孔能够向四周均匀注射粘弹剂,不受方向限制或造成黏弹剂过于集中在某一出液点,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并降低手术操作难度。

4、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颈为直径小于球形注射头的中空管。

5、进一步地,所述球形注射头远离过渡颈的球顶上设有一个出液孔,所述球形注射头的赤道部周向还均匀有3~6个出液孔。

6、再进一步地优选,所述过渡颈的内径为0.75~1.0mm,长度为0.5~1.0 mm。

7、更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球形注射头的外径为1.5~2.0 mm,所述出液孔的直径为0.25~0.30 mm。



技术特征:

1.一种向脉络膜上腔注入黏弹剂的装置,包括针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接头的前端连接有球形注射头,所述球形注射头内部设有球形的内腔,所述球形注射头与针管接头之间经过渡颈连接,所述过渡颈连通针管接头和球形注射头的内腔,所述球形注射头上设有若干注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脉络膜上腔注入黏弹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颈为直径小于球形注射头的中空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脉络膜上腔注入黏弹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注射头远离过渡颈的球顶上设有一个出液孔,所述球形注射头的赤道部周向还均匀有3~6个出液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脉络膜上腔注入黏弹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颈的内径为0.75~1.0mm,长度为0.5~1.0 mm。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向脉络膜上腔注入黏弹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注射头的外径为1.5~2.0 mm,所述出液孔的直径为0.25~0.30 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眼科手术器械领域内一种向脉络膜上腔注入黏弹剂的装置,包括针管接头,针管接头的前端连接有球形注射头,球形注射头内部设有球形的内腔,球形注射头与针管接头之间经过渡颈连接,过渡颈连通针管接头和球形注射头的内腔,球形注射头上设有若干注射孔。本技术的装置,针管接头用于连接装有粘弹剂的推注针管,球形注射头与过渡颈之间的缩窄设计,能够在头部经手术切口进入脉络膜上腔后,在切口部位形成收紧效果,防止头部脱出脉络膜上腔;同时球形注射头上设置的多个出液孔,出液部位无常规针头的尖锐结构,能够在推开脉络膜的同时,保护脉络膜不受损伤,通过分散的多孔均匀向四周注射粘弹剂,确定快安全、快速的手术操作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解正高,蒋峰,陈菲菲,孙杏红,刘亚军,张文文,何自芳,张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鼓楼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