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抬升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0386发布日期:2023-04-19 23:5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肢体抬升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尤其涉及一种肢体抬升座椅。


背景技术:

1、在外科临床诊疗及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常常会遇到腿脚部有疾病的患者,如下肢水肿、骨科下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急性期,对于这类患者,需要将其患有疾病的肢体抬起并保持固定,然后进行诊疗及护理,这是因为将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利于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回心脏,可以缓解患肢的肿胀,利于术后的功能锻炼。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直接让患者躺在床上,医护或者患者家属将患病肢体抬起,来帮助患者辅助支撑并对其进行诊疗护理。但这种通过医护人员辅助的抬升方式,不仅耗费人力,而且由于人力稳定性较差,容易晃动,给护理诊疗带来不便。

2、综上所述,有必要提出一种肢体抬升座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目前诊疗及护理下肢疾病的患者,需要医护辅助其支撑抬高肢体,不仅耗费人力,而且稳定性较差,容易晃动,会给护理诊疗带来不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肢体抬升座椅。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肢体抬升座椅,该肢体抬升座椅包括:连接设置的坐凳和椅背,坐凳的一侧设置有扶手,坐凳的前侧连接设置有左抬升板和右抬升板,左抬升板和右抬升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左抬升机构和右抬升机构。

3、其中,椅背的正面上粘贴设置有气囊垫,气囊垫的顶部厚度大于底部厚度,其侧面设置有充气孔。

4、其中,坐凳的前侧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轴销结构分别与左抬升板和右抬升板连接。

5、其中,左抬升机构包括固定筒和抬升杆,固定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顶部设置有实心段,实心段的中心开设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抬升杆插设于中心通孔内,其外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抬升杆的底部设置有把手,顶部设置有万向头,万向头与左抬升板的底部连接,固定筒的中空部位对应的外壁上开设有窗口。

6、其中,右抬升机构与左抬升机构的结构和形状完全一致,右抬升机构的万向头与右抬升板的底部连接。

7、其中,左抬升机构和右抬升机构均分别设置于左抬升板和右抬升板的底部的二分之一长处。

8、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肢体抬升座椅,通过设置左抬升机构和右抬升机构,可对患者左腿和右腿进行分别抬高,且高度可调,稳定性强,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诊疗和护理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肢体抬升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设置的坐凳和椅背,所述坐凳的一侧设置有扶手,所述坐凳的前侧连接设置有左抬升板和右抬升板,所述左抬升板和所述右抬升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左抬升机构和右抬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抬升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的正面上粘贴设置有气囊垫,所述气囊垫的顶部厚度大于底部厚度,其侧面设置有充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抬升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凳的前侧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轴销结构分别与所述左抬升板和所述右抬升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体抬升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抬升机构包括固定筒和抬升杆,所述固定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顶部设置有实心段,实心段的中心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抬升杆插设于所述中心通孔内,其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抬升杆的底部设置有把手,顶部设置有万向头,所述万向头与所述左抬升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固定筒的中空部位对应的外壁上开设有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肢体抬升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抬升机构与所述左抬升机构的结构和形状完全一致,所述右抬升机构的万向头与所述右抬升板的底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肢体抬升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抬升机构和所述右抬升机构均分别设置于所述左抬升板和所述右抬升板的底部的二分之一长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肢体抬升座椅,包括连接设置的坐凳和椅背,坐凳的一侧设置有扶手,坐凳的前侧连接设置有左抬升板和右抬升板,左抬升板和右抬升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左抬升机构和右抬升机构。本肢体抬升座椅,通过设置左抬升机构和右抬升机构,可对患者左腿和右腿进行分别抬高,且高度可调,稳定性强,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诊疗和护理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钟情,王华根,庄绿萍,钟俐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钟情
技术研发日:202209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