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药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0741发布日期:2023-04-20 00:0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碎药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喂口服药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碎药盒。


背景技术:

1、幼儿、老年人、留置管患者等病人的吞咽能力较弱,在喂食药片时如果药品太大,就容易产生呛水、呛药,严重时会误吸入气管。因此,针对这类病人,在喂药时需要破碎药片,过去破碎药片时常用勺子或其他硬质的物体将药片敲碎,使用不方便,且药片也容易弹飞。

2、图3是现在市面上的一种碎药器,使用时将药片8放置在卡角72内,通过翻转下压刀片71来切碎药片8。相比使用勺子或其他硬质的物体将药片8敲碎的方式,虽然该碎药器破碎药片8更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药片8弹飞,但是如果遇到较硬的药片8时需要下压刀片71的力度也更大,由于刀片71与药片8的接触形式为单条线接触,下压刀片71的力度过大还是容易使药片8弹出卡角72;而且需要将药片8破碎至很细小时,就要很多次地翻转下压刀片71,效率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碎药盒,可以更有效地将药片破碎至细小,并防止药片在破碎的过程中弹飞。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碎药盒,包括盒体、盖体、翻盖、压块和复位弹簧;所述盒体用于收集破碎的药片;所述盖体盖设在盒体的开口上,盖体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用于放置药片的药槽,药槽的底壁开设有多个可供破碎的药片通过的通孔;所述翻盖上下转动连接在盖体边缘;所述压块贯穿插设在翻盖上对应药槽位置,压块靠近盖体的一端端面设有多根用于破碎药片的尖刺;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压块上于盒体和翻盖之间,且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压块和翻盖。

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碎药盒,通过将药片放置在药槽内,下压压块可使尖刺向下移动刺破药槽内的药片,与现有技术使用刀片切碎药片相比,采用多根尖刺刺破药片时,多根尖刺与药片的接触形式为多个点接触,这样即使下压压块的力度很大,也不会使药片弹出药槽;同时,多个点接触的破碎方式不需要很多次地下压压块也能够将药片破碎至细小,效率更高。

6、2.通过在压块上于盒体和翻盖之间设置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压块和翻盖,这样破碎药片后松开压块,压块可在复位弹簧恢复力作用下向上移动至原来位置,不需要手动将压块恢复原来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7、3.通过设置盖体盖设在盒体的开口上,药槽的底壁开设有多个通孔,这样药片破碎后可直接通过通孔落入盒体内,从而不需要另外进行收集,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碎药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盖体(2)、翻盖(3)、压块(4)和复位弹簧(5);所述盒体(1)用于收集破碎的药片(8);所述盖体(2)盖设在盒体(1)的开口上,盖体(2)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用于放置药片(8)的药槽(21),药槽(21)的底壁开设有多个可供破碎的药片(8)通过的通孔(22);所述翻盖(3)上下转动连接在盖体(2)边缘;所述压块(4)贯穿插设在翻盖(3)上对应药槽(21)位置,压块(4)靠近盖体(2)的一端端面设有多根用于破碎药片(8)的尖刺(6);所述复位弹簧(5)套设在压块(4)上于盒体(1)和翻盖(3)之间,且复位弹簧(5)两端分别连接压块(4)和翻盖(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4)包括相互连接形成截面形状为“t”形的柱体(41)和盘体(42),所述柱体(41)贯穿翻盖(3),所述盘体(42)位于盒体(1)和翻盖(3)之间;所述复位弹簧(5)套设在柱体(41)上,复位弹簧(5)两端分别连接盘体(42)和翻盖(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槽(21)形状大小与盘体(42)形状大小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螺纹套接在盒体(1)的开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药盒,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尖刺(6)的高度均相同,且都等于药槽(21)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2)与尖刺(6)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5)为拉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喂口服药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碎药盒,包括盒体、盖体、翻盖、压块和复位弹簧;盒体用于收集破碎的药片;盖体盖设在盒体的开口上,盖体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用于放置药片的药槽,药槽的底壁开设有多个可供破碎的药片通过的通孔;翻盖上下转动连接在盖体边缘;压块贯穿插设在翻盖上对应药槽位置,压块靠近盖体的一端端面设有多根用于破碎药片的尖刺;复位弹簧套设在压块上于盒体和翻盖之间,且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压块和翻盖。本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将药片破碎至细小,并防止药片在破碎的过程中弹飞。

技术研发人员:张兵,韦新燕,潘泓均,零潇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