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喂食器

文档序号:35254962发布日期:2023-08-27 11:3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喂食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具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喂食器。


背景技术:

1、鼻饲即鼻饲法是在特殊情况下人工把胃管经鼻腔置入食道中,先把食物用磨碎机打糊,用大注射器连接胃管接头下面的大注食口,连接牢固后,手动加压推杆活塞往患者胃中打水和食物,帮助卧床不能自主吞咽的患者提供水和食物,维持体内代谢、体重和营养,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传统的鼻饲方式是使用大号注射器,在注射中抽取食物,医护人员或者家属推动大注射器,将食物注入患者食道中,但由于注射的过程过于漫长,耗时费力。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开发出自动喂食器,目前主要有两种工作原理,一是如图1所示,将食物设置在容器100中,通过启动负压泵110抽取食物(或水),将食物通过管道输送至胃管中(如中国专利cn203447524u或者cn204723589u);另一种是如图2所示,将食物容置在封闭容器中,封闭容器100一端连接有与胃管连接的管道,容器侧部或者顶部设置有向容器内充入空气的空气气泵120,通过空气直接对食物加压,使得食物能够输送至患者体内。

3、上述两种工作原理的喂食器存在的缺点是,在食物输送完毕后,若没有及时的将负压泵或者气泵关闭,负压泵和气泵持续的工作,由于食物已抽空,将会持续的将大量的空气输送至胃管,进而空气大量进入至患者体内,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若设置检测器实时检测食物的剩余的量,则会使得喂食器的成本大大增加,不利于产品的推广普及。而且采用负压泵抽取食物的方式还存在着清洁困难的问题,由于负压泵内部直接接触食物,负压泵又不能拆卸,需要使用管道长时间抽取清水才能够进行清洁。

4、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喂食器,其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喂食器容易在食物输送完后将大量空气输送至胃管的问题,提出一种低成本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喂食器,其中,包括杯体、上盖、充放气模组和橡胶材质的膨胀气囊,所述杯体具有容纳食物的容腔,所述杯体外壁设置有用于与胃管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容腔底部连通;所述上盖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在所述杯体的上开口处,所述充放气模组设置在所述上盖顶部,所述膨胀气囊连接在所述上盖下表面中部,所述充放气模组与所述膨胀气囊连通。

4、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两端可拆卸的连接在连接管上。

5、进一步,所述上盖外周形成向下的翻边,所述翻边内形成有内螺纹,所述杯体外壁上端形成有外螺纹,所述上盖上的内螺纹与所述杯体上的外螺纹连接;所述上盖下表面上形成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能够抵顶连接在所述杯体的杯口上沿。

6、进一步,还设置有打散盖,所述打散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杯体上,所述打散盖中部形成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转轴下端连接有搅拌叶片。

7、进一步,所述杯体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制成。

8、进一步,所述杯体内设置有容量刻度。

9、进一步,所述上盖上还设置有贯穿上盖上下的排气管,所述上盖外侧的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门。

10、进一步,三个杯体依次并排连接,三个杯体的所述连接管连接在同一条连接总管上,所述连接总管与胃管连接;三个杯体中中部的杯体内设置食物,两侧的杯体内分别设置有清水。

11、进一步,所述充放气模组包括充气泵、三通管和放气阀门,所述三通管的下端与所述膨胀气囊连接,所述充气泵和放气阀门分别连接在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个接口上。

1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喂食器,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一、通过将食物放置在由上盖和杯体围成的密闭空间内,随着所述充放气模组对膨胀气囊进行加压,所述膨胀气囊的体积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杯体内的食物的所受压力增大,使得食物通过连接管输送至患者的胃管中。由于膨胀气囊能够膨胀的最大体积受限于杯体的内腔容积,因此在膨胀气囊完全充满杯体后,即使再进行充气,杯体内的膨胀气囊的体积也不再增加,此时不会再往连接管输送空气和食物。而且杯体内位于膨胀气囊外的空气始终位于食物上方。在食物完全排出后,能够通过连接管排出的空气的总量也只能使初始时位膨胀气囊与食物之间的剩余空气,其体积是有限的,不会持续大量的向患者的胃管中输送空气。

14、二、由于所述充放气模组只对膨胀气囊进行充气,只有膨胀气囊的外表面和上盖的下表面可能会接触食物,因此上盖拆卸后,清洁非常方便。所述杯体内壁通过水流进行清洗,也能够方便的进行清洁。

15、三、通过上盖中设置排气管,初始时,所述排气阀门处于开启状态,随着所述膨胀气囊的膨胀,膨胀气囊外侧的空气通过排气阀门排出,在空气基本排出后,关闭所述排气阀门,此时膨胀气囊再膨胀食物将会从连接管输送至胃管。由于将膨胀气囊外的空气预先进行排出,使得即使食物排空后,所述膨胀气囊也同时将杯体内充满,减少了进入至连接管内的空气。

16、四、通过设置单向阀,减少连接管内的食物发生反流的情况。特别是三个杯体一起使用时,其中一个杯体内的膨胀气囊进行膨胀时,所述单向阀能够避免食物进入至其他连个杯体中。所述单向阀的两端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上,可以在使用后将单向阀丢弃,下次使用时再更换新的单向阀,避免清洗的麻烦。

17、五,所述杯体采用透明材质进行制作,方便观察杯体内部的情况。所述容量刻度使得食物倒入杯体后,便于控制食物的喂食量。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杯体内的膨胀气囊对食物进行加压,膨胀气囊的体积受限于杯体的容积,使得膨胀气囊充满杯体后即不会再对连接管内进行输送空气,避免了传统负压泵和充气气泵容易向胃管中输送大量空气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喂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上盖、充放气模组和橡胶材质的膨胀气囊,所述杯体具有容纳食物的容腔,所述杯体外壁设置有用于与胃管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容腔底部连通;所述上盖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在所述杯体的上开口处,所述充放气模组设置在所述上盖顶部,所述膨胀气囊连接在所述上盖下表面中部,所述充放气模组与所述膨胀气囊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两端可拆卸的连接在连接管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外周形成向下的翻边,所述翻边内形成有内螺纹,所述杯体外壁上端形成有外螺纹,所述上盖上的内螺纹与所述杯体上的外螺纹连接;所述上盖下表面上形成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能够抵顶连接在所述杯体的杯口上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喂食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打散盖,所述打散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杯体上,所述打散盖中部形成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转轴下端连接有搅拌叶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内设置有容量刻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还设置有贯穿上盖上下的排气管,所述上盖外侧的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喂食器,其特征在于,三个杯体依次并排连接,三个杯体的所述连接管连接在同一条连接总管上,所述连接总管与胃管连接;三个杯体中中部的杯体内设置食物,两侧的杯体内分别设置有清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模组包括充气泵、三通管和放气阀门,所述三通管的下端与所述膨胀气囊连接,所述充气泵和放气阀门分别连接在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个接口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喂食器,包括杯体、上盖、充放气模组和橡胶材质的膨胀气囊,所述杯体具有容纳食物的容腔,所述杯体外壁设置有用于与胃管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容腔底部连通;所述上盖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在所述杯体的上开口处,所述充放气模组设置在所述上盖顶部,所述膨胀气囊连接在所述上盖下表面中部,所述充放气模组与所述膨胀气囊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使用杯体内的膨胀气囊对食物进行加压,膨胀气囊的体积受限于杯体的容积,使得膨胀气囊充满杯体后即不会再对连接管内进行输送空气,避免了传统负压泵和充气气泵容易向胃管中输送大量空气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英,张纯真,陈丽文,陈莉,华美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