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后的轮椅

文档序号:33574435发布日期:2023-03-24 16:36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后的轮椅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后的轮椅。


背景技术:

2.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分为电动和手动折叠轮椅,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3.如申请号为cn202022475869.5的一种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所述轮椅本体的顶部插接有两个扶手,所述扶手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轮椅本体的底部焊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轮椅本体的内壁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内部设置有切换机构,所述轮椅本体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气缸,该实用新型通过传动机构和切换机构可以带动腿部的运动或直接对腿进行按摩,从而实现康复训练,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训练,还可以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增加腿血液流速,传动机构还可以对轮椅移动的速度进行变速,使其在上坡时降速,来之间上坡时的动力,实用性大大增加。
4.类似于上述申请目前还存在不足之处:
5.存在使用时,不便于对身体进行完全的调节支撑,从而在长时间使用时会使得使用者头部产生疲劳的问题。
6.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改进后的轮椅,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后的轮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后的轮椅,包括轮椅架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轮椅架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用于背部角度调节的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腿部角度调节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安装于轮椅架的前端下侧,且第二调节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脚部支撑的放置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上方中部设置有用于舒适倚靠的倚靠机构,且倚靠机构包括头靠垫、齿条柱、弹性按压卡头、导向杆、侧靠垫和捆扎带,所述头靠垫的底部中侧设置有齿条柱,且齿条柱的底部一侧啮合有弹性按压卡头,所述头靠垫的底部两侧连接有导向杆,且头靠垫的两侧中部转动连接有侧靠垫,所述头靠垫的下方两侧设置有捆扎带。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背板和第一转动轴,且背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活动接头,且活动接头固定在背板的表面下
方两侧。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推缸,且第一电推缸安装在活动接头的底部一侧。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架和第二转动轴,且连接架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转动轴。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推缸,且第二电推缸安装在连接架的一侧上方。
14.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踏板、阻尼转轴和防滑垫,所述踏板的一侧中部设置有阻尼转轴,且踏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垫。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后的轮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轮椅,利用自动的调节方式,大大的提高操作的便捷性,能够及时调整到使用者合适的角度,同时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头部来调整支撑的位置,以此在长时间的使用时可以提高对使用者的支撑舒适度,大大减少头部疲劳的可能。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性质的第一电推缸,可以在活动接头以及第一转动轴的转动配合下,将背板的角度进行灵活的调节,通过第二电推缸,同样在第二转动轴的配合下,能够将连接架的角度进行灵活的调节,以此利用自动的调节方式,可以大大的提高操作的便捷性,避免了手动麻烦性,同时自动调节角度更加的灵活,能够及时调整到使用者合适的角度,通过阻尼转轴,可以使得踏板在脚部受力踩踏时悬停到特定的角度,从而能够使得使用者根据喜好进行灵活的调整,通过防滑垫,可以防止在踩踏时发生打滑;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头靠垫和侧靠垫,可以在轮椅使用时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承托支撑,同时侧靠垫为阻尼转动结构,可以对头部进行倚靠,通过按压弹性按压卡头,可以使得齿条柱失去啮合力,从而能够方便将头靠垫、齿条柱以及用于稳定的导向杆进行上下移动,进而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头部来调整支撑的位置,以此在长时间的使用时可以提高对使用者的支撑舒适度,大大减少头部疲劳的可能,通过捆扎带,其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可以在轮椅使用时对使用者进行捆扎,从而能够提高轮椅使用时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后的轮椅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后的轮椅背板正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后的轮椅踏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轮椅架;2、第一调节机构;201、背板;202、第一转动轴;203、活动接头;204、第一电推缸;3、第二调节机构;301、连接架;302、第二转动轴;303、第二电推缸;4、倚靠机构;401、头靠垫;402、齿条柱;403、弹性按压卡头;404、导向杆;405、侧靠垫;406、捆扎带;5、放置机构;501、踏板;502、阻尼转轴;503、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改进后的轮椅,包括轮椅架1和第二调节机构3,轮椅架1的
上方一侧设置有用于背部角度调节的第一调节机构2,用于腿部角度调节的第二调节机构3安装于轮椅架1的前端下侧,且第二调节机构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脚部支撑的放置机构5,第一调节机构2包括背板201和第一转动轴202,且背板2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202,第一调节机构2还包括活动接头203,且活动接头203固定在背板201的表面下方两侧,第一调节机构2还包括第一电推缸204,且第一电推缸204安装在活动接头203的底部一侧,第二调节机构3包括连接架301和第二转动轴302,且连接架30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转动轴302,第二调节机构3还包括第二电推缸303,且第二电推缸303安装在连接架301的一侧上方,通过伺服性质的第一电推缸204,可以在活动接头203以及第一转动轴202的转动配合下,将背板201的角度进行灵活的调节,通过第二电推缸303,同样在第二转动轴302的配合下,能够将连接架301的角度进行灵活的调节,以此利用自动的调节方式,可以大大的提高操作的便捷性,避免了手动麻烦性,同时自动调节角度更加的灵活,能够及时调整到使用者合适的角度,放置机构5包括踏板501、阻尼转轴502和防滑垫503,踏板501的一侧中部设置有阻尼转轴502,且踏板501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垫503,通过阻尼转轴502,可以使得踏板501在脚部受力踩踏时悬停到特定的角度,从而能够使得使用者根据喜好进行灵活的调整,通过防滑垫503,可以防止在踩踏时发生打滑;
24.如图1-2所示,第一调节机构2的上方中部设置有用于舒适倚靠的倚靠机构4,且倚靠机构4包括头靠垫401、齿条柱402、弹性按压卡头403、导向杆404、侧靠垫405和捆扎带406,头靠垫401的底部中侧设置有齿条柱402,且齿条柱402的底部一侧啮合有弹性按压卡头403,头靠垫401的底部两侧连接有导向杆404,且头靠垫401的两侧中部转动连接有侧靠垫405,头靠垫401的下方两侧设置有捆扎带406,通过头靠垫401和侧靠垫405,可以在轮椅使用时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承托支撑,同时侧靠垫405为阻尼转动结构,可以对头部进行倚靠,通过按压弹性按压卡头403,可以使得齿条柱402失去啮合力,从而能够方便将头靠垫401、齿条柱402以及用于稳定的导向杆404进行上下移动,进而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头部来调整支撑的位置,以此在长时间的使用时可以提高对使用者的支撑舒适度,大大减少头部疲劳的可能,通过捆扎带406,其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可以在轮椅使用时对使用者进行捆扎,从而能够提高轮椅使用时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25.工作原理:如图1-3所示,在使用该轮椅,首先通过伺服性质的第一电推缸204,可以在活动接头203以及第一转动轴202的转动配合下,将背板201的角度进行灵活的调节,随后通过第二电推缸303,同样在第二转动轴302的配合下,能够将连接架301的角度进行灵活的调节,然后通过阻尼转轴502,可以使得踏板501在脚部受力踩踏时悬停到特定的角度,从而能够使得使用者根据喜好进行灵活的调整,再通过防滑垫503,可以防止在踩踏时发生打滑,此时通过头靠垫401和侧靠垫405,可以在轮椅使用时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承托支撑,同时侧靠垫405为阻尼转动结构,可以对头部进行倚靠,随后通过按压弹性按压卡头403,可以使得齿条柱402失去啮合力,从而能够方便将头靠垫401、齿条柱402以及用于稳定的导向杆404进行上下移动,进而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头部来调整支撑的位置,最后通过捆扎带406,其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可以在轮椅使用时对使用者进行捆扎。
2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