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患者紧急机械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9293发布日期:2023-12-29 18:2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患者紧急机械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患者紧急机械通气装置,属于医用紧急救护器械。


背景技术:

1、机械通气是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其利用呼吸设备帮助患者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防止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机械通气可以使机体有可能度过基础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为治疗基础疾病创造条件。

2、近几年肆虐全球的病毒感染危机,主要损伤的就是患者的肺部和呼吸道,而机械通气在其治疗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医院我们可以使用全功能呼吸机来进行机械通气,但是全功能呼吸机设备庞大,结构复杂,难以在战伤救护、突发事件救护、伤病员运送等情况下应用。现在也有一些小型的机械通气装置,但是其运行仍然需要依赖电能。而现有可以手动操作的简易呼吸球囊虽然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但其工作参数无法掌握,在应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过度膨胀与气压过大导致的肺继发性损伤的问题。研究发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时的死因,40%以上不是严重的氧合障碍或通气不足,而是多脏器功能衰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患者紧急机械通气装置,其具备自动和手动两种操作模式,并且在手动操作时也能够掌握工作参数,避免引发肺继发性损伤。

2、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多功能患者紧急机械通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呼吸球囊定位机构和呼吸球囊挤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球囊挤压机构包括驱动安装架、驱动齿轮、摇把、驱动电机、电机齿轮、曲柄、加压杆、加压板和压杆安装架,所述驱动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左端,所述驱动齿轮的中心轴转动安装在驱动安装架上,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驱动安装架的背面,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电机齿轮,所述电机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的中心轴穿过驱动安装架伸至正面,所述摇把安装在驱动齿轮的中心轴前端并可活动拆卸;所述曲柄一端固定在驱动齿轮上,曲柄另一端铰接加压杆,所述加压杆中部的下表面安装加压板,所述加压板位于呼吸球囊定位机构的正上方;所述压杆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左端,压杆安装架上安装有销轴,所述加压杆另一端设有腰型长槽,所述腰型长槽活动连接在销轴上;所述紧急机械通气装置还设置有参数监测单元,所述参数监测单元能够检测紧急机械通气装置手动操作时的工作参数。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参数监测单元包括小型手摇发电机、过渡接头、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微处理器、显示屏和蓄电池,所述小型手摇发电机安装在驱动安装架的正面,小型手摇发电机的输入端安装从动锥齿轮,所述摇把末端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从外侧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小型手摇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所述过渡接头用于安装在呼吸球囊的气管接口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过渡接头内,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呼吸球囊工作时的压力;所述转速传感器安装在驱动安装架上,转速传感器用于监测驱动齿轮的转速;所述微处理器与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和显示屏分别连接,微处理器将压力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传送来的信号接收处理后通过显示屏显示;所述蓄电池与微处理器和显示屏连接以提供电能。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齿轮的中心轴前端设有多边形头,所述摇把末端开设有与多边形头形状尺寸匹配的多边形孔。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安装架的正面安装有一盒体,所述蓄电池和微处理器安装在盒体内,所述显示屏安装在盒体的前侧面,所述小型手摇发电机安装在盒体的顶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呼吸球囊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侧板、移动夹板和锁紧螺栓,所述固定侧板下端固定在底座的右端,所述移动夹板位于固定侧板的左侧,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移动夹板底部设有与限位滑槽形状匹配的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滑动安装在限位滑槽内且无法脱出,限位滑槽左端设有供限位滑块进入的安装缺口;所述锁紧螺栓安装在底座上表面,锁紧螺栓向下旋拧时能够将限位滑块锁住固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曲柄与加压杆之间通过转轴铰接,曲柄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转轴安装孔,所述转轴的安装位置可灵活调整;所述压杆安装架上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销轴安装孔,所述销轴的安装位置可灵活调整。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侧板和移动夹板的正面相对的内侧面均设为凹弧形。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0、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改进呼吸球囊挤压机构,使得呼吸球囊挤压机构能够以电动和手动转动摇把的形式来规律挤压呼吸球囊实施机械通气,操作更为省力;同时增设了能够在手动操作时监测工作参数的参数监测单元,克服了以往手动操作无法准确控制通气压力的缺陷,有效避免发生肺继发性损伤。



技术特征:

1.多功能患者紧急机械通气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呼吸球囊定位机构和呼吸球囊挤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球囊挤压机构包括驱动安装架(5)、驱动齿轮(6)、摇把(7)、驱动电机(8)、电机齿轮(9)、曲柄(10)、加压杆(11)、加压板(12)和压杆安装架(13),所述驱动安装架(5)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左端,所述驱动齿轮(6)的中心轴转动安装在驱动安装架(5)上,所述驱动电机(8)安装在驱动安装架(5)的背面,在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电机齿轮(9),所述电机齿轮(9)与驱动齿轮(6)啮合,所述驱动齿轮(6)的中心轴穿过驱动安装架(5)伸至正面,所述摇把(7)安装在驱动齿轮(6)的中心轴前端并可活动拆卸;所述曲柄(10)一端固定在驱动齿轮(6)上,曲柄(10)另一端铰接加压杆(11),所述加压杆(11)中部的下表面安装加压板(12),所述加压板(12)位于呼吸球囊定位机构的正上方;所述压杆安装架(13)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左端,压杆安装架(13)上安装有销轴(14),所述加压杆(11)另一端设有腰型长槽(11a),所述腰型长槽(11a)活动连接在销轴(14)上;所述紧急机械通气装置还设置有参数监测单元,所述参数监测单元能够检测紧急机械通气装置手动操作时的工作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患者紧急机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监测单元包括小型手摇发电机(16)、过渡接头(17)、压力传感器(18)、转速传感器(19)、微处理器(20)、显示屏(21)和蓄电池(22),所述小型手摇发电机(16)安装在驱动安装架(5)的正面,小型手摇发电机(16)的输入端安装从动锥齿轮(24),所述摇把(7)末端安装有主动锥齿轮(23),所述主动锥齿轮(23)从外侧与从动锥齿轮(24)啮合;所述小型手摇发电机(16)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22),所述过渡接头(17)用于安装在呼吸球囊的气管接口上,所述压力传感器(18)安装在过渡接头(17)内,压力传感器(18)用于监测呼吸球囊工作时的压力;所述转速传感器(19)安装在驱动安装架(5)上,转速传感器(19)用于监测驱动齿轮(6)的转速;所述微处理器(20)与压力传感器(18)、转速传感器(19)和显示屏(21)分别连接,微处理器(20)将压力传感器(18)和转速传感器(19)传送来的信号接收处理后通过显示屏(21)显示;所述蓄电池(22)与微处理器(20)和显示屏(21)连接以提供电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患者紧急机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安装架(5)的正面安装有一盒体(25),所述蓄电池(22)和微处理器(20)安装在盒体(25)内,所述显示屏(21)安装在盒体(25)的前侧面,所述小型手摇发电机(16)安装在盒体(25)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患者紧急机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6)的中心轴前端设有多边形头,所述摇把(7)末端开设有与多边形头形状尺寸匹配的多边形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患者紧急机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球囊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侧板(2)、移动夹板(3)和锁紧螺栓(4),所述固定侧板(2)下端固定在底座(1)的右端,所述移动夹板(3)位于固定侧板(2)的左侧,所述底座(1)上设有限位滑槽(1a),所述移动夹板(3)底部设有与限位滑槽(1a)形状匹配的限位滑块(3a),所述限位滑块(3a)滑动安装在限位滑槽(1a)内且无法脱出,限位滑槽(1a)左端设有供限位滑块(3a)进入的安装缺口;所述锁紧螺栓(4)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锁紧螺栓(4)向下旋拧时能够将限位滑块(3a)锁住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患者紧急机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10)与加压杆(11)之间通过转轴(15)铰接,曲柄(10)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转轴安装孔(10a),所述转轴(15)的安装位置可灵活调整;所述压杆安装架(13)上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销轴安装孔(13a),所述销轴(14)的安装位置可灵活调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患者紧急机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板(2)和移动夹板(3)的正面相对的内侧面均设为凹弧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患者紧急机械通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呼吸球囊定位机构和呼吸球囊挤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球囊挤压机构包括驱动安装架、驱动齿轮、摇把、驱动电机、电机齿轮、曲柄、加压杆、加压板和压杆安装架,所述紧急机械通气装置还设置有参数监测单元,所述参数监测单元能够检测紧急机械通气装置手动操作时的工作参数。本技术通过改进呼吸球囊挤压机构,使得呼吸球囊挤压机构能够以电动和手动转动摇把的形式来规律挤压呼吸球囊实施机械通气,操作更为省力;同时增设了能够在手动操作时监测工作参数的参数监测单元,克服了以往手动操作无法准确控制通气压力的缺陷,有效避免发生肺继发性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傅炜玮,魏浩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