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替换无损伤缝合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2603发布日期:2023-12-21 08:3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应急替换无损伤缝合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应急替换无损伤缝合针。


背景技术:

1、外科缝合是外科手术中最基本的一种操作,外科缝合会根据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缝合针线。

2、缝合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带线缝合针或称无眼缝合针:缝线已包在针尾部,针尾较细,仅单股缝线穿过组织,使缝合孔道最小,因此对组织损伤小,又称为“无损伤缝针”。多用于血管、肠管缝合。另一是有眼缝合针,穿线孔缝合针,缝线由针孔穿进,针孔比与线相接处稍微膨大,故该处穿过组织时候造成的损伤比最终留在组织内的缝线口径大,因此用于缝合精细的血管、气管时会出现漏气的现象。这种缝合针的优点是能多次再利用,比带线缝合针便宜。

3、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人群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术需要精细吻合血管、支气管、神经等重要的组织,因此无损伤缝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为了保证吻合处组织的张力均匀,采用一根缝合线进行连续对端缝合的情况越来越多,这种采用一根缝线连续缝合的技术要求较高,被一些专家称之为“命悬一线”。同一个缝合针反复穿刺带来的问题是缝合针的损耗增大,如果是在腔镜下操作或者在狭小的空间内操作有可能出现缝合针弯曲变形、变钝、断裂等无法继续缝合的情况,并且有时腔镜下缝合线绕线打结也会出现缝合线无法继续使用的情况。如果在外科缝合中出现这些情况,通常的做法是拆除缝线重新缝合或者另外找一个有眼缝合针对原缝合线穿针后继续进行缝合,但上述这两种方法都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损伤,影响外科缝合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应急替换无损伤缝合针,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无缝隙接驳处于缝合中的缝合线,且替换操作简单易行,可无损伤无限续针,提高外科缝合质量。

2、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急替换无损伤缝合针,其包括:缝合针主体;一端与缝合针主体的针尾固定连接的压接头;其中,所述压接头中心设有用于与在手术中拆除原缝合针的缝合线相连接的连接孔。

3、优选的,所述压接头呈圆筒形。

4、优选的,呈圆筒形的压接头一侧开设有缺口。

5、优选的,所述缺口沿与压接头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6、优选的,所述压接头的外径略大于缝合针主体的针尾的直径。

7、或者,所述压接头由记忆金属制成,恢复原状后的直径等于缝合针主体的针尾直径。

8、优选的,所述缝合针主体针尖的外轮廓呈三角形。

9、或者,所述缝合针主体针尖的外轮廓呈多棱边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应急替换无损伤缝合针具有如下优点:

11、本实用新型的应急替换无损伤缝合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对外科缝合过程中因为弯曲变形、变钝、断裂等原因无法继续缝合的缝合针进行应急替换,可无缝隙接驳处于缝合中的缝合线,替换操作简单易行,继续缝合不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损伤,提高外科缝合质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应急替换无损伤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替换无损伤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呈圆筒形的压接头一侧开设有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急替换无损伤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头的外径略大于缝合针主体的针尾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急替换无损伤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头由记忆金属制成,恢复原状后的直径等于缝合针主体的针尾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替换无损伤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主体针尖的外轮廓呈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替换无损伤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主体针尖的外轮廓呈多棱边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替换无损伤缝合针,包括:缝合针主体;一端与缝合针主体的针尾固定连接的压接头;其中,所述压接头中心设有用于与在手术中拆除原缝合针的缝合线相连接的连接孔。本技术的应急替换无损伤缝合针,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无缝隙接驳处于缝合中的缝合线,且替换操作简单易行,可无损伤无限续针,提高外科缝合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卫,陈应泰,王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航天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