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肌无力患者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4661发布日期:2023-11-06 14:3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肌无力患者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具体为一种用于肌无力患者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1、脓毒症是由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原发感染病灶的表现外,重症患者还常有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现。大体包括既往的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2、脓毒症可导致成人大脑不同区域细胞凋亡,脑免疫反应发生在脑室周围器官及自主神经核,导致内皮细胞受损,引发大脑微循环功能障碍。同时脓毒症患者体内可抑制下丘脑活动,减少垂体后叶素分泌,引发低血压,导致大脑缺氧,大脑微循环改变引发神经功能损伤。有学者指出,脓毒症引起的大脑损伤控制胆碱能副交感神经传输通路,降低胆碱能传递。乙酰胆碱可特异性作用于各类胆碱受体,作用于突触后膜发挥生理作用,作用于肌细胞可导致肌细胞收缩,脓毒症患者发生肌无力的原因可能与神经功能受损、电解质水平紊乱等因素有关。

3、肌无力患者行动迟缓,手脚颤动,通过做肌肉按摩,刺激血管收缩,提高血液流动能力,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带动下肢关节的运动,协调关节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延缓疾病的进展。

4、然而现在的肌无力患者需要医护人员或者家人对患者腿部进行手动按摩,费时费力,且没有医护人员的情况下,患者会因缺乏按摩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

5、参考公告号为cn202021333036.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来缓解肌无力症状的腿部按摩装置,其包括:底板、电动伸缩杆、振动马达和脚蹬,所述底板的前侧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底板的左侧顶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均设置有电动转轴,两个所述电动转轴的底部均设置有传动柱,两个所述传动柱的左侧均设置有弧形固定板,所述底板的内腔顶部右侧前后两侧均设置所述电动伸缩杆。

6、该申请通过设置一种按摩结构达到缓解肌无力症状的目的,本技术设置另一种按摩结构,实现缓解肌无力症状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肌无力患者按摩装置,解决了现在的肌无力患者需要医护人员或者家人对患者腿部进行手动按摩,费时费力,且没有医护人员的情况下,患者会因缺乏按摩出现肌肉萎缩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肌无力患者按摩装置,包括c型底座,所述c型底座内表面上放置有容纳患者腿部的c型支撑板,所述c型支撑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滑移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上固定安装有c型滑道,所述c型滑道内滑移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朝向患者腿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的按摩锤,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与安装槽贯通的移出槽,所述按摩锤远离滑动板的一端通过移出槽延伸出固定块,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控制滑动板移动以对患者进行按摩的驱动件。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的作用带动滑动板在c型滑道内部滑移,滑动板的滑移回带动与滑动板固定连接的按摩锤滑移,按摩锤通过移出槽延伸出固定块的部分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锤击,便于对肌无力患者进行按摩,减少肌无力患者因缺乏按摩导致肌肉萎缩的可能性,且不需要医护人员辅助,省时省力。

6、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与安装槽内壁底端固定连接的圆形块,所述圆形块内转动连接有轴向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圆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圆形块内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连接块延伸至弧形槽内部,所述连接块与弧形槽内壁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轴的顶端延伸出圆形块,所述定位轴延伸出圆形块的部分固定安装有l型杆,所述滑动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延伸出c型滑道的槽口处,所述安装槽上设有控制l型杆转动以带动滑动板滑移的控制件。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件的作用控制l型杆绕着定位轴转动,l型杆的转动会与限位柱接触,进而带动与限位柱固定连接的滑动板在c型滑道内部滑移。

8、优选的,所述控制件包括位于l型杆旁侧的连杆,所述安装槽上设有驱动连杆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杆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杆背离第二电机一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轴向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l型杆相互抵触。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电机的作用带动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的连杆转动,连杆的转动会带动与连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柱转动,当连接柱转动至与l型杆的短边处抵触时,会推动l型杆绕着定位轴转动,l型杆的转动会带动与l型杆固定连接的定位轴转动,定位轴与圆形块转动连接,圆形块与安装槽固定连接,定位轴的转动会带动与定位轴固定连接的连接块转动,连接块的转动会使得弹簧被压缩,同时l型杆的转动会使得l型杆的长边处与相邻的限位柱抵触,l型杆会推动限位柱朝向远离按摩锤的方向移动,当该连接柱与l型杆的短边处断开连接后,弹簧回弹,会带动连接块回弹,进而带动l型杆回转,同时另一连接柱与另一限位柱抵触,会推动另一限位柱朝向患者腿部的方向移动,直至另一连接柱转动至与另一限位柱断开连接,重复以上操作,按摩锤做往复运动,进而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锤击。

10、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内设有控制固定块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移动件。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件的作用可控制固定块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便于控制固定块移动至合适的区域而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锤击,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12、优选的,所述移动件包括径向设置在活动槽内部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活动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槽上设有驱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螺纹杆的旁侧设有径向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均与活动槽内壁固定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导向杆外侧套设有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块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移块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移块的上端面与固定块下端面固定连接。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机的作用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的作用,第一螺纹杆的转动会带动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第一滑移块在水平方向上滑移,第一滑移块的滑移会带动与第一滑移块固定连接的固定块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14、优选的,所述活动槽朝向患者腿部的一侧设有具有弹性的弹性布层。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布层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当按摩锤延伸出固定块时,与弹性布层抵触,由于弹性布层具有弹性,按摩锤带动弹性布层凸起,以便于对患者腿部进行锤击,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16、优选的,所述c型支撑板与c型底座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c型底座中心位置的内表面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设有控制c型支撑板绕着连接轴转动的转动件。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件的作用控制c型支撑板绕着连接轴转动,便于对位于c型支撑板内部的患者腿部进行抬起运动练习,减少患者腿部因肌无力得不到锻炼而萎缩的可能性。

18、优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与方形槽内壁底端固定连接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转动连接有径向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安装块的一端与方形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通过螺纹套设有第二滑移块,所述第二滑移块与方形槽滑移连接,所述第二滑移块上活动连接有与c型支撑板下端面铰接连接的支撑杆,所述安装块内设有驱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的第三电机。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电机的作用带动第二螺纹杆的转动,通过螺纹的作用,第二螺纹杆的转动会带动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第二滑移块在水平方向上滑移,第二滑移块的移动会带动与第二滑移块活动连接的支撑杆转动,通过支撑杆的转动会带动c型支撑板绕着连接轴转动,以便于抬起患者腿部,对患者腿部进行训练。

20、(三)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肌无力患者按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1)、该用于肌无力患者按摩装置,通过驱动件的作用带动滑动板在c型滑道内部滑移,滑动板的滑移回带动与滑动板固定连接的按摩锤滑移,按摩锤通过移出槽延伸出固定块的部分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锤击,便于对躺卧在病床上的肌无力患者进行按摩,减少肌无力患者因缺乏按摩导致肌肉萎缩的可能性,且不需要医护人员辅助,省时省力。

23、(2)、该用于肌无力患者按摩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滑移块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滑移块的移动会带动与第一滑移块固定连接的固定块移动,使得固定块移动至合适的区域,进而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可根据需要调整按摩区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4、(3)、该用于肌无力患者按摩装置,通过螺纹的作用,第二螺纹杆的转动会带动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第二滑移块在水平方向上滑移,第二滑移块的移动会带动与第二滑移块活动连接的支撑杆转动,通过支撑杆的转动会带动c型支撑板绕着连接轴转动,以便于抬起患者腿部,对位于c型支撑板内部的患者腿部进行抬起运动练习,减少患者腿部因肌无力得不到锻炼而萎缩的可能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