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辅助装置

文档序号:34322419发布日期:2023-06-01 02:0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胸腔积液引流辅助,具体涉及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针对于患有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需要通过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或气体,在进行穿刺之后接入无菌胸腔引流管和引流瓶,对患者体内的胸腔积液或气体进行引流,而由于胸腔引流管需要在术后2至3天后才可拔除,所以在术后患者仍需要胸腔引流管来排出胸腔积液;

2、但引流管会因为重力或患者自身移动产生偏移,小范围偏移虽不会造成影响,但若是患者移动幅度大,引流管受力产生偏移则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辅助装置,能够贴附在患者的皮肤上,并与引流管连接,通过绷紧绳拉扯引流管,将绷紧绳绷紧,完成对引流管的固定,避免引流管晃动。

2、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辅助装置,包括皮肤贴,所述皮肤贴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安装座;

4、线扣组件,所述线扣组件包括线扣管,所述线扣管装配在安装座上方,所述线扣管中部开设有两个第一穿线孔,所述线扣管的内侧设置有绷紧绳,所述绷紧绳穿过两个第一穿线孔;

5、管套组件,所述管套组件包括环形管套,所述环形管套的外周侧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拉扯扣,所述绷紧绳穿过拉扯扣的中部。

6、进一步的,所述线扣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线扣插柱,所述线扣插柱插入线扣管的内部,且所述线扣插柱与第一穿线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穿线孔,所述绷紧绳还穿过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弹簧装配在线扣插柱和线扣管之间。

7、进一步的,所述管套组件还包括两个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外侧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与环形管套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有施力板,所述滑杆的外侧且位于夹持板和环形管套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8、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的内侧均匀设置有防滑齿。

9、进一步的,所述滑杆的形状为长条形。

10、进一步的,所述皮肤贴和环形管套的一侧开设有装配缺口。

11、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管套组件用于连接引流管,同时通过拉扯若干个绷紧绳,将绷紧绳绷紧,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并通过线扣组件将绷紧绳锁定,避免绷紧绳产生移动,完成引流管的固定;

13、本实用新型的设置的夹持板与第二弹簧搭配使用,由第二弹簧推动夹持板,对引流管进行夹持,进而将环形管套与引流管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肤贴(1),所述皮肤贴(1)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安装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扣组件(10)还包括第一弹簧(12)和线扣插柱(13),所述线扣插柱(13)插入线扣管(11)的内部,且所述线扣插柱(13)与第一穿线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穿线孔,所述绷紧绳(14)还穿过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弹簧(12)装配在线扣插柱(13)和线扣管(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组件(20)还包括两个夹持板(22),所述夹持板(22)的外侧固定有滑杆(23),所述滑杆(23)与环形管套(21)滑动连接,所述滑杆(23)的一端固定有施力板(24),所述滑杆(23)的外侧且位于夹持板(22)和环形管套(2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22)的内侧均匀设置有防滑齿(2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3)的形状为长条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贴(1)和环形管套(21)的一侧开设有装配缺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胸腔积液引流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辅助装置,包括皮肤贴,皮肤贴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安装座;线扣组件,线扣组件包括线扣管,线扣管装配在安装座上方,线扣管中部开设有两个第一穿线孔,线扣管的内侧设置有绷紧绳,绷紧绳穿过两个第一穿线孔;管套组件,管套组件包括环形管套,环形管套的外周侧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拉扯扣,绷紧绳穿过拉扯扣的中部。本技术能够贴附在患者的皮肤上,并与引流管连接,通过绷紧绳拉扯引流管,将绷紧绳绷紧,完成对引流管的固定,避免引流管晃动。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莹,房雅君,查小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