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动脉压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9512发布日期:2023-06-21 13:1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上肢动脉压迫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上肢动脉压迫器。


背景技术:

1、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

2、在心内科介入手术中,会自桡动脉依次经肱动脉、腋动脉等进行引入,或者自尺动脉,经肱动脉、腋动脉等进行引入。在此介入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途径的上肢各级动脉造成损伤而导致出血,需要进行压迫止血。

3、传统的介入术后止血的方法主要采用纱布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即先在皮肤上以多层纱布覆盖,再用绷带多重缠绕加压,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4、但是,由于绷带缠绕圈数过多,纱布覆盖范围偏大,对除出血点以外的其它圆周方向均施加压力包扎,不仅对于出血及血肿的发现存在滞后性,且不利于除出血点的其它位置的血液流通,使用舒适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上肢动脉压迫器,解决了现有的压迫止血方式使用舒适度较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上肢动脉压迫器,包括呈长条状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一端连接有呈环状的固定环以及压迫头,所述压迫头上具有用于压迫止血的压迫部,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具有魔术贴结构,所述魔术贴结构的勾面和毛面均位于所述固定带的同一侧,且魔术贴结构和压迫头的压迫部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带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压迫器还包括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或者木制的呈平板状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采用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的防护层,所述固定板上相对于防护层的另一侧具有凸出呈环形的穿设环,所述固定带穿过所述穿设环且能相对于所述穿设环移动。

4、本上肢动脉压迫器中的压迫头是现有的医疗器械,对其具体结构不作赘述,本上肢动脉压迫器使用时,先将固定带穿过穿设环,再将病人的手臂抵靠在固定板的防护层上,然后将固定带两端绕过固定板两端翻转至固定板具有防护层的一侧,使得压迫头的压迫部朝向手臂的待止血点并下压。此时,固定带另一端的魔术贴结构位于固定带朝向手臂的另一侧,将固定带该端穿过固定环后反向折回,拉紧后将魔术贴结构的毛面和勾面粘接即可。这里,为了适应不同手臂的使用,魔术贴结构的毛面和勾面的长度可适当增加。

5、在此压迫止血的过程中,手臂始终抵靠在柔软的防护层上,减少损伤且提高舒适度,而固定板采用木质或者塑料材料,质地较硬,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弯曲,只抵靠在手臂的一侧,避免阻断手臂其它位置的血流。另外,因固定带可相对于固定板的穿设环移动,根据不同手臂或者手臂上不同位置的粗细不同,可稍微调整压迫头的位置,使得压迫头的压迫部正对止血点,避免压迫过程中偏向的情况发生,提高压迫止血的准确性和舒适性。

6、在上述的上肢动脉压迫器中,所述穿设环上靠近固定板一侧的侧壁具有凹入的凹口,所述固定带朝向凹口的一侧具有数个凸出的凸块,数个所述凸块沿着所述固定带的长度方向分布且数个凸块中的一个能对应卡入所述凹口内,数个所述凸块上远离固定带的一端端部至固定带另一侧的最大宽度小于穿设环内孔在与固定板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凸块加固定带的厚度小于穿设环内孔的宽度,可在未拉紧时使固定带能相对于穿设环自由移动,而在固定带拉紧时,凸块能卡入凹口内来限制固定带的滑动,保证压迫止血的稳定性。

7、在上述的上肢动脉压迫器中,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具有凸出呈环形的限位环,所述固定带穿过所述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和穿设环之间的固定带上具有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凸出呈半球状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固定带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且限位部和固定带的厚度之和略大于所述限位环内孔的最大宽度以及穿设环内孔的最大宽度。因固定带能相对于穿设环自由滑动,通过限位环和限位部的设置可避免固定带任意滑动脱落,方便管理,而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限位部在用力拉扯时能通过限位环或者穿设环,便于应对不同位置的止血点的压迫需求以及更换固定带的需求。柔性材料可选用橡胶、硅胶等材质制成。

8、在上述的上肢动脉压迫器中,所述限位环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在所述穿设环内孔开设方向上的固定板两端,所述穿设环和两个限位环之间的固定带上均具有上述限位部。两个限位环和两个限位部的设置,可对固定带两端进行限位,也可避免其中一个限位部损坏而导致无法限位的情况发生。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上肢动脉压迫器在压迫止血的过程中,使手臂始终抵靠在柔软的防护层上,减少损伤且提高舒适度,而固定板采用木质或者塑料材料,质地较硬,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弯曲,只抵靠在手臂的一侧,避免阻断手臂其它位置的血流。另外,因固定带可相对于固定板的穿设环移动,根据手臂粗细的不同,可稍微调整压迫头的位置,使得压迫头的压迫部正对止血点,避免压迫过程中偏向的情况发生,提高压迫止血的准确性和舒适性。



技术特征:

1.上肢动脉压迫器,包括呈长条状的固定带(1),所述固定带(1)一端连接有呈环状的固定环(2)以及压迫头(3),所述压迫头(3)上具有用于压迫止血的压迫部(4),所述固定带(1)的另一端具有魔术贴结构(5),所述魔术贴结构(5)的勾面和毛面均位于所述固定带(1)的同一侧,且魔术贴结构(5)和压迫头(3)的压迫部(4)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带(1)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压迫器还包括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或者木制的呈平板状的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一侧固定有采用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的防护层(7),所述固定板(6)上相对于防护层(7)的另一侧具有凸出呈环形的穿设环(8),所述固定带(1)穿过所述穿设环(8)且能相对于所述穿设环(8)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设环(8)上靠近固定板(6)一侧的侧壁具有凹入的凹口(9),所述固定带(1)朝向凹口(9)的一侧具有数个凸出的凸块(10),数个所述凸块(10)沿着所述固定带(1)的长度方向分布且数个凸块(10)中的一个能对应卡入所述凹口(9)内,数个所述凸块(10)上远离固定带(1)的一端端部至固定带(1)另一侧的最大宽度小于穿设环(8)内孔在与固定板(6)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肢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的一端具有凸出呈环形的限位环(11),所述固定带(1)穿过所述限位环(11),所述限位环(11)和穿设环(8)之间的固定带(1)上具有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凸出呈半球状的限位部(12),所述限位部(12)位于所述固定带(1)远离固定板(6)的一侧,且限位部(12)和固定带(1)的厚度之和略大于所述限位环(11)内孔的最大宽度以及穿设环(8)内孔的最大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肢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1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在所述穿设环(8)内孔开设方向上的固定板(6)两端,所述穿设环(8)和两个限位环(11)之间的固定带(1)上均具有上述限位部(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上肢动脉压迫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压迫止血方式使用舒适度较差的问题。本上肢动脉压迫器,包括呈长条状的固定带,固定带一端连接有呈环状的固定环以及压迫头,压迫头上具有用于压迫止血的压迫部,固定带的另一端具有魔术贴结构,魔术贴结构的勾面和毛面均位于固定带的同一侧,且魔术贴结构和压迫头的压迫部分别位于固定带的两侧,压迫器还包括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或者木制的呈平板状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采用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的防护层,固定板上相对于防护层的另一侧具有凸出呈环形的穿设环,固定带穿过所述穿设环且能相对于穿设环移动。本上肢动脉压迫器具有使用舒适性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玉环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