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脱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5701发布日期:2023-09-07 23:4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脱胃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胃管,具体为一种防滑脱胃管。


背景技术:

1、目前临床已有聚氨酯和硅胶胃管广泛用于吞咽障碍患者,将管子通过鼻腔插入胃部进行鼻饲营养液,同时,目前临床上普遍用导尿管进行吞咽球囊扩张来锻炼环咽肌,从而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也是从鼻腔或者口腔插入食管,把球囊固定在环咽肌位置,再从气囊孔反复打空气或注生理盐水来扩张和收缩环咽肌,从而达到吞咽康复锻炼的目的,其中,普通胃管只有鼻饲和胃肠减压的作用,而且不易于固定,患者经常会意外拔管造成护理不良事件,此类事件在临床上非常容易发生,轻者导致患者需要更换胃管重新插管,增加插管风险和患者痛苦,重者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加重病情;

2、但是存在几个缺点:①该项操作要求每个病人需要先拔除鼻孔的胃管之后才能插导尿管,康复锻炼好之后又重新插回胃管,对病人的食道粘膜造成的损伤比较大;②气囊打气量和注水量是经验所得,没有一个定量的数据,难以达到康复锻炼所需的压力,缺乏医学的严谨;③导尿管没有刻度,对环咽肌的位置无法精准定位,需要借助超声;④导尿管的圆形球囊容易滑动,很难固定,与粘膜的摩擦力增加,进一步损伤粘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滑脱胃管,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脱胃管,具备胃管在使用时,能够提高防滑脱效果的优点,解决了原有胃管在使用时,防滑脱效果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脱胃管,包括胃管主体,所述胃管主体为充气腔道和主体腔道构成,所述胃管主体外表面的右侧设置有圆形球囊,所述胃管主体的外表面并位于圆形球囊的左侧设置有柱状球囊,所述圆形球囊和柱状球囊通过胃管主体的充气腔道实现充盈,所述胃管主体的右端为圆弧开口,所述胃管主体正面的右侧均匀开设有侧开孔,所述圆弧开口和侧开孔与胃管主体的主体腔道导通,所述主体腔道的左端延伸至胃管主体的外侧且连通有鼻饲管接头,所述充气腔道的左端延伸至胃管主体的外侧且分别连通有充气管接头和可测压管接头。

3、优选的,所述胃管主体的长度为80cm,所述胃管主体的材质为硅胶、乳胶或橡胶材料。

4、优选的,所述柱状球囊长度为3cm-4cm,所述柱状球囊的直径2cm-3cm。

5、优选的,所述圆形球囊直径为5cm,所述圆形球囊位于胃管主体右端往后15cm-16cm处。

6、优选的,所述柱状球囊位于胃管主体右端往后40cm-45cm处,所述鼻饲管接头的下方设置有与鼻饲管接头配合使用的管盖。

7、优选的,所述鼻饲管接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右端与管盖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胃管主体、充气腔道、主体腔道、圆形球囊、柱状球囊、圆弧开口、侧开孔、鼻饲管接头、充气管接头和可测压管接头,能够提高胃管主体的防滑脱效果,同时,能够达到吞咽康复锻炼的效果,以及避免患者进行重复拔管插管,造成病人的食道粘膜造成的损伤,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胃管在使用时,能够提高防滑脱效果的优点,解决了原有胃管在使用时,防滑脱效果较差的问题,从而能够满足病人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滑脱胃管,包括胃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主体(1)为充气腔道(2)和主体腔道(3)构成,所述胃管主体(1)外表面的右侧设置有圆形球囊(4),所述胃管主体(1)的外表面并位于圆形球囊(4)的左侧设置有柱状球囊(5),所述圆形球囊(4)和柱状球囊(5)通过胃管主体(1)的充气腔道(2)实现充盈,所述胃管主体(1)的右端为圆弧开口(6),所述胃管主体(1)正面的右侧均匀开设有侧开孔(7),所述圆弧开口(6)和侧开孔(7)与胃管主体(1)的主体腔道(3)导通,所述主体腔道(3)的左端延伸至胃管主体(1)的外侧且连通有鼻饲管接头(8),所述充气腔道(2)的左端延伸至胃管主体(1)的外侧且分别连通有充气管接头(9)和可测压管接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主体(1)的长度为80cm,所述胃管主体(1)的材质为硅胶、乳胶或橡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球囊(5)长度为3cm-4cm,所述柱状球囊(5)的直径2cm-3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球囊(4)直径为5cm,所述圆形球囊(4)位于胃管主体(1)右端往后15cm-16cm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球囊(5)位于胃管主体(1)右端往后40cm-45cm处,所述鼻饲管接头(8)的下方设置有与鼻饲管接头(8)配合使用的管盖(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滑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饲管接头(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线(12),所述连接线(12)的右端与管盖(1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脱胃管,包括防滑脱胃管,包括胃管主体,所述胃管主体为充气腔道和主体腔道构成,所述胃管主体外表面的右侧设置有圆形球囊,所述胃管主体的外表面并位于圆形球囊的左侧设置有柱状球囊,所述圆形球囊和柱状球囊通过胃管主体的充气腔道实现充盈。本技术通过设置胃管主体、充气腔道、主体腔道、圆形球囊、柱状球囊、圆弧开口、侧开孔、鼻饲管接头、充气管接头和可测压管接头,能够提高胃管主体的防滑脱效果,同时,能够达到吞咽康复锻炼的效果,以及避免患者进行重复拔管插管,造成病人的食道粘膜造成的损伤,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胃管在使用时,能够提高防滑脱效果的优点,从而能够满足病人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边圯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边圯林
技术研发日:2022101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