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骨伤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5220164发布日期:2023-08-24 19:2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肢体骨伤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具体涉及一种肢体骨伤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肢体骨伤做为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其通常采用的固定方式时通过打石膏来进行固定,但是在骨伤初期转运过程中,肢体靠近骨伤区域两端产生移动或者晃动会造成骨伤加重,需要医生一直手持固定肢体骨伤区域两端,完成骨伤区域两端固定,医务人员也会采用夹板或是可分离的筒状物对患者进行骨伤区域进行固定,但是根据患者个体不同,患处不同,其肢体的粗细也不同,且部分骨折患者的肢体患处处于弯曲状态,未进行治疗时无法处于竖直状态,而现有的固定装置无法根据不同患者及骨伤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2、有鉴于此,亟需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肢体骨伤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根据患者的不同以及患处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的肢体骨伤固定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肢体骨伤固定装置,包括:

3、支撑部,支撑部包括基层板、空心杆和底板,空心杆下端固定连接于基层板中心处,其上端穿透底板且固定连接于底板中心处;

4、下侧支撑部,下侧支撑部包括角度调节组件、两个下侧支撑组件和多个连接板,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角度调节环、螺纹杆和调节板,角度调节环转动连接于空心杆上端,螺纹杆下端穿透角度调节环位于空心杆内侧且其与角度调节环螺纹连接,其上端固定连接于调节板底壁上,两个下侧支撑组件位于角度调节组件两侧,其通过多个连接板与调节板固定连接;

5、上侧施压部,上侧施压部设有两组,分别位于底板两端,其包括连接组件和上侧施压组件,连接组件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侧施压组件活动连接。

6、优选的,下侧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杆、支撑板、两个弧形板和多个支撑弹簧,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于底板上,弧形板一端通过多个连接板与调节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底壁与连接杆合页连接,弧形板一端合页连接于支撑板上,支撑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弧形板凸面上,且两个弧形板位置相互对称。

7、优选的,上侧施压组件包括半圆板、半圆橡胶内衬和多个施压弹簧,多个施压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半圆板凹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半圆橡胶内衬凸面上。

8、优选的,连接组件包括u型夹、外杆、7型杆和锁紧柄,u型夹夹持于底板前侧壁上,外杆下端固定连接于u型夹外侧壁上,7型杆下端套设于外杆上端,其上端活动连接于半圆板凸面上,锁紧柄一端穿透外杆与7型杆接触。

9、优选的,角度调节环侧壁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扳柄。

10、优选的,调节板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调节气囊。

11、优选的,弧形板凹面上贴敷有橡胶材质的衬垫。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肢体骨伤固定装置,其角度调节组件的设置可以根据患者患处的曲折程度调节下侧支撑组件的角度,使其与患者的患处角度相一致,避免对患者患处固定时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

14、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肢体骨伤固定装置,其下侧支撑组件和上侧施压组件的配合使用,可以根据患者患处的粗细不同进行弧度的调节,与患者的患处调和的更紧密,避免传统固定方式无法将患者的患处进行牢靠固定的问题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肢体骨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骨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骨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肢体骨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骨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骨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肢体骨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肢体骨伤固定装置,包括支撑部,支撑部包括基层板、空心杆和底板,空心杆下端固定连接于基层板中心处,上端穿透底板且固定连接于底板中心处;下侧支撑部,下侧支撑部包括角度调节组件、两个下侧支撑组件和多个连接板,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角度调节环、螺纹杆和调节板,两个下侧支撑组件位于角度调节组件两侧,其通过多个连接板与调节板固定连接;上侧施压部,上侧施压部设有两组,分别位于底板两端,其包括连接组件和上侧施压组件,连接组件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侧施压组件活动连接;通过下侧支撑部和上侧施压部的配合实现根据患处梯形自动调节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梅润,李立宏,田小溪,付国强,何乾峰,张毳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0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