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联网控制的CT影像诊断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0140发布日期:2023-08-24 19:2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互联网控制的CT影像诊断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ct拍片辅助监测,特别是涉及一种互联网控制的ct影像诊断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ct影像诊断是先使用ct机拍出患者病灶处影像图,然后由医生观察病灶情况。ct机拍影像图的过程中,患者躺在检查床上,通过将床板推动至扫描系统内完成扫描工作。而ct机在影像拍片过程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容易使得患者紧张,在ct拍片时如果患者情绪不稳定导致不足以控制自己的头部,患者头部会出现上下、左右方向上的摆动,摆动幅度过大时则会使得拍出的影像图出现伪影,会影响医生对病灶的观察。因此,需要在拍片时监测患者头部的摆动情况。

2、现有的ct机在进行拍片中,通常是由操作ct机的医务人员在操作端观察拍片情况,这需要医务人员做到实时监测。且这种人工监测的方式,会造成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大,容易疲劳,容易影响到医务人员的监测和判断能力,最终导致拍出的ct影像图质量容易受到影响。

3、因此,ct机进行影像图拍摄时,存在由人工监测患者运动状态导致的会造成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大,容易疲劳,容易影响到医务人员的监测和判断能力,最终导致拍出的ct影像图质量容易受到影响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互联网控制的ct影像诊断辅助装置,用于辅助监测患者拍片中的运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联网控制的ct影像诊断辅助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发明为一种互联网控制的ct影像诊断辅助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检查床上方一侧的定位座、固定设置在定位座上方的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头部运动幅度,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位于定位座上方中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在定位座上方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检测装置具体用于检测头部上下摆动时的运动幅度,第二检测装置具体用于检测头部左右摆动时的运动幅度。

4、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定位座上方中部的第一气囊和第一受力棉,所述第一受力棉位于第一气囊的正上方,用于降低所述第一气囊的变形幅度;

5、基于本设计,利用第一气囊内部气压变化程度来反映出头部上下摆动的情况,在ct拍片时起到辅助监测头部上下动作情况的作用,能够及时并真实反映出头部动作幅度,有效地监控头部状态,并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精度。根据监测到的第一气囊内部气压变化值是否超过设定范围,即可判定头部是否出现摆动,及判定头部的摆动是否会影响到ct影像图,这可避免最后生成的ct影像图存在伪影。其中通过第一受力棉受头部压力变形,能够对头部起到较为全面地支撑的作用,第一受力棉对第一气囊产生压迫,使得头部不会和第一气囊直接接触,对头部的支撑更稳定,患者头部不会在第一气囊上不由自主地移动。同时第一受力棉能够分摊头部对第一气囊的压力,使得第一气囊的受压和变形更均匀,在后续头部如果出现动作时,第一气囊整体性的变化更明显,其内部气压的变化也更加明显,使得检测精度更高。

6、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定位座上方旁侧的膨胀气筒、固定设置在膨胀气筒上方的第二受力棉,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二受力棉内部的第二气囊;

7、基于本设计,第二检测装置同上述第一检测装置有相似的作用,即通过监测第二气囊内部气压变化,来辅助检测头部在左右方向的摆动幅度,判断拍出的ct影像图是否会出现伪影。通过检测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内部气压变化,在拍片中起到对头部动作的辅助监测和智能监测的作用,并极大提高了检测精度。进一步地,后脑勺旁侧分别压在两个第二检测装置上,通过对两个第二检测装置中的膨胀气筒和第二气囊充入相同体积的气体,以及监测第二气囊内部气压是否一致,还能在拍片时辅助监测头部在检查床上的摆放位置是否合适,这能够及时纠正患者的头部位置,避免影响到ct拍片。

8、这里,通过对膨胀气筒和第二气囊进行充气,使得在挤压头部后脑勺两侧的同时还起到辅助支撑作用,使得头部不易发生移动,进一步降低了患者运动出现伪影的可能,从而提高图像质量。膨胀气筒在充气后能够调整第二受力棉和第二气囊的位置,使得第二受力棉能够和头部相适应,方便对不同人群进行辅助支撑,在ct拍片中方便进行更好地智能监测。

9、上述用于检测的结构在ct拍片的头部动作的智能监测中,不会形成遮挡,避免了出现伪影的可能。

10、所述第一受力棉和第二受力棉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软垫,所述检查床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分别用于对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膨胀气筒进行单独充放气,并监测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膨胀气筒内部气压变化。

11、基于本设计,软垫方便对第一受力棉和第二受力棉进行基本连接和定位,避免头部动作时第一受力棉和第二受力棉位置发生偏移,充气组件方便对相应气囊和膨胀气筒进行充气和气压监测。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定位座上方中部的限位座,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一受力棉固定安装在限位座的上方内部,所述第一气囊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定型直板,所述定型直板和第一受力棉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

13、基于本设计,限位座对第一气囊和第一受力棉进行定位,防止在头部压迫时发生位置偏移,限位座并对膨胀气筒进行限位,使得膨胀气筒在限位座的侧面进行适应性移动。定型直板使得第一受力棉对第一气囊产生均匀压迫,使得第一气囊变形更均匀,第一气囊变形不均导致的影响到内部气压变化的问题。

14、优选地,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膨胀气筒内部的、且和膨胀气筒相适配的记忆棉,所述记忆棉的顶部和膨胀气筒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记忆棉的底部和膨胀气筒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

15、基于本设计,记忆棉具有慢回弹特性,设置在膨胀气筒内部通过膨胀气筒对第二受力棉和第二气囊进行支撑,当头部出现左右摆动时,对膨胀气筒起到限制变形的作用,使膨胀气筒不会出现明显缩胀,使得头部摆动的动作会更明显反馈到第二气囊处,使得第二气囊发生明显变形,使得第二气囊内部气压发生明显变化,有利于提高智能监测精度。

16、优选地,所述膨胀气筒内部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膨胀气筒内顶壁的第一限位板,和固定设置在膨胀气筒内底壁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邻面相互贴合,且相适配,所述第二限位板临近第一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和限位杆相适配的卡口,所述限位杆活动设置在卡口的内部,且和卡口的内壁贴合。

17、基于本设计,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的结构和限位杆、卡口的结构使得膨胀气筒始终进行定轴式的缩胀运动,避免膨胀气筒出现无规律偏移导致的影响到第二气囊的测量使用问题。

18、优选地,所述软垫的上方铺设有无菌布。

19、基于本设计,无菌布为一次性使用布,即用即换,能够降低对软垫的污染。

20、优选地,所述检查床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检查床活动设置在支撑座的上方。

21、优选地,所述支撑座的上方开设有内室,所述充气组件包括设置在内室中的气泵、储气箱、导气管、排气阀和气压传感器,所述储气箱的进气端和气泵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检查床的内部,另一端和储气箱固定连接,且和储气箱内部连通,所述排气阀固定设置在储气箱的上方一侧,用于排出储气箱内部气体,所述气压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储气箱远离气泵的一端内部,用于检测储气箱内部气压。

22、基于本设计,储气箱通过导气管和相对应的膨胀气筒/气囊连通,储气箱内部气压和相对应的膨胀气筒/气囊值保持一致,使得气压传感器能检测出相对应的膨胀气筒/气囊的内部气压。这使得气压传感器能远离头部,避免在对头部进行ct拍片时形成遮盖,避免ct影像图出现伪影。检测完毕后排气阀打开排出储气箱内部高压气体。

23、优选地,所述定位座的相对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立板。

24、基于本设计,便于对两个立板内部结构形成防护。

25、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囊的内腔为直槽口结构。第一气囊的上方部分为薄壁结构。

26、基于本设计,使得第一气囊在充气膨胀变形和受压收缩变形时,变形面主要是在上面,使得第一气囊的缩胀方向可控性更高,变形更稳定。

27、优选地,所述膨胀气筒的侧面为锯齿结构,且整体呈扇形柱状结构。

28、基于本设计,使得膨胀气筒的缩胀的可控性更高,变形更稳定。

29、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1、本发明,利用第一气囊内部气压变化程度来反映出头部上下摆动的情况,在ct拍片时起到辅助监测头部上下动作情况的作用,能够及时并真实反映出头部动作幅度,有效地监控头部状态,并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精度。根据监测到的第一气囊内部气压变化值是否超过设定范围,即可判定头部是否出现摆动,及判定头部的摆动是否会影响到ct影像图,这可避免最后生成的ct影像图存在伪影。其中通过第一受力棉受头部压力变形,能够对头部起到较为全面地支撑的作用,第一受力棉对第一气囊产生压迫,使得头部不会和第一气囊直接接触,对头部的支撑更稳定,患者头部不会在第一气囊上不由自主地移动。同时第一受力棉能够分摊头部对第一气囊的压力,使得第一气囊的受压和变形更均匀,在后续头部如果出现动作时,第一气囊整体性的变化更明显,其内部气压的变化也更加明显,使得检测精度更高。

31、2、本发明,通过监测第二气囊内部气压变化,来辅助检测头部在左右方向的摆动幅度,判断拍出的ct影像图是否会出现伪影。检测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内部气压变化值,在拍片中起到对头部动作的辅助监测和智能监测的作用,并极大提高了检测精度。进一步地,后脑勺旁侧分别压在两个第二检测装置上,通过对两个第二检测装置中的膨胀气筒和第二气囊充入相同体积的气体,以及监测第二气囊内部气压是否一致,还能在拍片时辅助监测头部在检查床上的摆放位置是否合适,这能够及时纠正患者的头部位置,避免影响到ct拍片。

32、3、本发明,通过对膨胀气筒和第二气囊进行充气,使得在挤压头部后脑勺两侧的同时还起到辅助支撑作用,使得头部不易发生移动,进一步降低了患者运动出现伪影的可能,从而提高图像质量。膨胀气筒在充气后能够调整第二受力棉和第二气囊的位置,使得第二受力棉能够和头部相适应,方便对不同人群进行辅助支撑,在ct拍片中方便进行更好地智能监测。

33、4、本发明,软垫方便对第一受力棉和第二受力棉进行基本连接和定位,避免头部动作时第一受力棉和第二受力棉位置发生偏移,软垫的上方中部为凹陷结构,使得患者后脑勺容易抵触在凹陷,方便患者对自身头部进行自行调节。使用充气组件方便对相应气囊和膨胀气筒进行充气和气压监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