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0644发布日期:2023-06-17 22:29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矫治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口腔正畸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矫治器,具体涉及一种上颌前牵引口内可摘合垫式矫治器,用于治疗面中部凹陷、面中部低平等ⅲ类骨面型。


背景技术:

1、骨性ⅲ类错合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错合畸形类型,其不仅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发音等口腔功能。研究表明,大约三分之二的骨性ⅲ类错合患者伴有上颌发育不足。

2、目前普遍认为在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进行上颌前方牵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因上颌骨发育不足引起的骨性ⅲ类错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是利用上颌前牵引活动矫治器来促进上颌骨周围骨缝的生长改建,进而刺激上颌骨生长发育,矫正骨性ⅲ类错合畸形。

3、现有的上颌前牵引活动矫治器包括相互配合的口内部件和口外牵引装置(口外部件),将矫治器与牙列相连施力于上颌骨。口外以额部和颏部为支抗,通过弹力圈或其他连接部件将口内部件与口外部件相连完成牵引。然而,现有的上颌前方牵引活动矫治器使用时存在固位差、前牙受力大、上前牙易唇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矫治器,能够较好解决前牵引牙性前移的问题,在增加骨性支抗,均衡牙性支抗的情况下,极大维护了前牙的牙周组织健康,抑制了上前牙的唇倾。

2、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矫治器,包括双侧牵引钩和基托,所述双侧牵引钩包括连接体和牵引钩,所述连接体的一端固定在基托上,另一端与牵引钩连接,所述牵引钩位于双侧尖牙牙根近中唇侧。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连接体与牵引钩连接之处位于尖牙近中唇侧。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牵引钩呈开口的钩状结构,且所述开口向远中方向。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牵引钩位于双侧尖牙牙根近中唇侧距前庭沟底2-6mm处,优选所述牵引钩位于双侧尖牙牙根近中唇侧距前庭沟底3-5mm处。

7、作为一个实例地,所述连接体与牵引钩连接的一端先从尖牙近中唇侧向远中延伸,跨越尖牙远中外展隙弯至尖牙腭侧,然后向近中延伸。

8、优选地,所述牵引钩的钩型近似反“s”型。

9、作为另一个实例地,所述连接体与牵引钩连接的一端先从尖牙近中唇侧向远中延伸,绕过最后一颗磨牙远中至腭侧,然后向近中延伸。

10、优选地,所述牵引钩的钩型近似“鱼钩”型,开口向远中,并与齿槽骨外形一致。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矫治器还包括固位体,所述固位体设置在上颌牙弓颊侧,所述固位体通过连接体越过牙弓,在上颌牙弓腭侧与基托相连。

12、优选地,位于所述上颌牙弓左侧、上颌牙弓右侧的固位体1相同。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固位体固定在基托上。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固位体包括磨牙箭头卡、和/或磨牙间邻间钩、和/或单臂卡。

15、优选地,所述上颌牙弓左侧设置有至少三个固位体、所述上颌牙弓右侧设置有至少三个固位体,例如所述上颌牙弓左侧设置有一个磨牙箭头卡、一个磨牙间邻间钩和一个单臂卡,上颌牙弓右侧设置有一个磨牙箭头卡、一个磨牙间邻间钩和一个单臂卡;或者上颌牙弓左侧设置有两个磨牙间邻间钩和一个单臂卡,上颌牙弓右侧设置有两个磨牙间邻间钩和一个单臂卡;优选上颌牙弓左侧设置有一个磨牙箭头卡、两个磨牙间邻间钩,上颌牙弓右侧设置有一个磨牙箭头卡、两个磨牙间邻间钩。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左、右两侧固位体的设计根据口内情况可以自由组合,设置的位置没有特变的限定,可以对称或不对称。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磨牙箭头卡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呈弧形抵持在磨牙颊侧近远中最大倒凹点处,固定部的两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基托内。

18、优选地,所述磨牙箭头卡设置在上颌的磨牙上,例如所述磨牙箭头卡设置在游离端磨牙或邻近游离端的磨牙上。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磨牙间邻间钩的一端呈钩状从颊侧深入相邻牙邻接点下方,另一端固定在基托内。

20、优选地,所述磨牙间邻间钩设置在相邻前磨牙之间、相邻前磨牙与磨牙之间或相邻磨牙之间。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单臂卡包括卡环臂和连接体,卡环臂的尖端位于牙冠颊侧外形高点线之下,进入倒凹区,与牙冠颈部密贴,卡环臂通过连接体跨越外展隙,在上颌牙弓腭侧与基托连接。

22、优选地,所述连接体的一端连接在卡环臂,另一端由远中端跨越外展隙弯向腭侧并固定在基托内。

23、优选地,所述单臂卡设置在游离端磨牙上。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基托包绕上颌全部牙齿、双侧上颌结节和腭侧粘膜所在区域,且从后牙区延伸至距前庭沟底2-3mm处,从前牙区包绕切缘至牙冠切1/3。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基托的厚度为1.5mm-2.5mm,优选所述基托的厚度为2.0mm。

26、优选地,所述基托的材质为自凝树脂或热凝树脂。

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矫治器还包括合垫,所述合垫连接在基托上,所述合垫覆盖上颌后牙。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合垫包括合面,所述合面呈平板状,所述合垫的高度为1-3mm,以打开咬合,解除前方牵引的合干扰,保证多数牙的咬合接触,不影响进食为标准,优选所述合垫高度为1mm。

29、优选地,所述合垫的材质为自凝树脂或热凝树脂。

3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磨牙箭头卡采用金属材料弯制而成,所述金属材料为不锈钢丝。

31、优选地,所述磨牙箭头卡的直径为0.6-1.0mm,优选所述磨牙箭头卡的直径为0.7-0.9mm,例如为0.8mm。

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磨牙间邻间钩采用金属材料弯制而成,所述金属材料为不锈钢丝。

33、优选地,所述磨牙间邻间钩的直径为0.7-1.0mm,优选所述磨牙间邻间钩的直径为0.7-0.9mm,例如为0.8mm。

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双侧牵引钩采用金属材料弯制而成,所述金属材料为不锈钢丝。

35、优选地,所述双侧牵引钩的直径为0.9-1.5mm,优选所述双侧牵引钩的直径为1.0-1.2mm,例如为1.0mm。

36、有益效果

37、本实用新型的矫治器,基托包绕上颌全部牙齿、双侧上颌结节和腭侧粘膜所在区域,且从后牙区延伸至距前庭沟底2-3mm处,从前牙区包绕切缘至牙冠切1/3。使上颌牙与骨结合为一个整体,不仅增加了固位力同时完成了上颌骨整体前移的支抗设计,解决了前牵引牙性前移的问题;箭头卡与邻间钩的总数不少于4个,固位体的总数不少于6个,完全保证了前牵引固位力的需求;后牙合垫的设计打开咬合,解除反合,保证了语言和进食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该矫治器在使用时固位力可靠、不影响语言和进食、除刷牙外必须全天佩戴,不仅拓宽了适应症,延长了矫治时机,而且解决了前牵引牙性前移的问题,在前牙受力极小的情况下保护了前牙牙体及牙周组织,避免了上前牙的唇倾,保证了临床治疗效率,提高了治愈率,极大地降低了骨性ⅲ类青少年患者成年后正颌手术的风险,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