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用可安全调节斜颈矫正器

文档序号:35167073发布日期:2023-08-18 13:5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用可安全调节斜颈矫正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儿童用可安全调节斜颈矫正器。


背景技术:

1、斜颈是指颈部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而导致头部持续性向患侧倾斜,面部向健侧旋转,该病以儿童为主,在婴幼儿中发病率比较大,有先天性的,也有婴幼儿由于睡姿、抱姿不正确导致的,如不及时治疗,随着年龄增加会越发严重。

2、儿童斜颈矫正的方法一般通过医生手法对患侧进行按摩推拿,使胸锁乳突肌放松,以慢慢康复,但此种按摩推拿方式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需要家长带着儿童频繁进出医院,对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且现有的儿斜颈矫正器高度调节不方便,且高度可调节范围较小,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用可安全调节斜颈矫正器,解决现有的儿斜颈矫正器高度调节不方便,且高度可调节范围较小,实用性不强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儿童用可安全调节斜颈矫正器,包括导向滑轨一、导向滑轨二,所述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设有上颈枕部和下颈枕部,且上颈枕部和下颈枕部的材质为硅胶材质,所述导向滑轨一的两端内侧均固定连接伸缩内杆,所述伸缩内杆安设在套杆的一端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套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导向滑轨二的一端内侧,所述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的内侧安设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相对应的一端安设有连接机构一,且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相对应的另一端安设有连接机构二。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4、当转动转动调节机构时,可将手指捏住按压块使其向转动块内侧移动,且按压块向内侧移动时带动活动杆向内侧移动,使弹性块随着活动杆向内侧移动,且使弹性块脱离限位卡槽,当转动转动块使上伸缩件和下伸缩件调节至合适高度后,可将手指松开,且使得弹簧一、弹簧二、弹簧三弹性伸展,使得弹性块从固定块三内弹出嵌合至合适位置的限位卡槽内,从而将转动调节机构进行固定。

5、当需要对矫正器高度进行调节时可通过转动转动调节机构使其带动固定连接的齿轮,且齿轮的两侧分别啮合连接上伸缩件和下伸缩件当齿轮转动时,即可带动上伸缩件和下伸缩件相对运动使得上伸缩件和下伸缩件分别向上向下移动从而可以将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内侧的高度进行调节,且当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内侧的高度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伸缩内杆即在套杆内滑动。

6、为了对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内侧的高度进行调节: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为弹性材质,且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呈半圆柱形,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上下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由转动调节机构、滑套一、上伸缩件、限位套、下伸缩件、滑套二、通孔一、凹槽一、凹槽二组成,所述限位套的两端滑动连接上伸缩件和下伸缩件,且上伸缩件和下伸缩件安设在限位套两端内部,所述上伸缩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套一,所述上伸缩件的另一端均开设有凹槽二,所述上伸缩件的一侧安设有齿块,且上伸缩件的另一侧内侧开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二内套接且滑动连接下伸缩件的一侧,且下伸缩件的另一侧外部套接上伸缩件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下伸缩件的另一侧安设有齿轮,且齿轮贯穿凹槽一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下伸缩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套二,所述滑套一和滑套二呈半圆环状,且滑套一和滑套二分别嵌合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的内侧并与其滑动连接。

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需要对矫正器高度进行调节时可通过转动转动调节机构使其带动固定连接的齿轮,且齿轮的两侧分别啮合连接上伸缩件和下伸缩件当齿轮转动时,即可带动上伸缩件和下伸缩件相对运动使得上伸缩件和下伸缩件分别向上向下移动从而可以将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内侧的高度进行调节,且当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内侧的高度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伸缩内杆即在套杆内滑动。

9、为了将转动调节机构转动后进行固定: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调节机构由齿轮、转杆一、转动块、旋转轴、固定块三、按压块、弹性块、转杆二、通孔三、活动杆、弹簧一、弹簧二、弹簧三组成,所述限位套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通孔二的内劝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卡槽,且限位卡槽开设在限位套内,所述转动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旋转轴的一侧,且旋转轴的另一侧套接在通孔二的外侧且固定连接限位套,所述旋转轴的内部安设有固定块三,且固定块三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块的另一侧,所述固定块三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转杆二,所述转杆二的外侧套接且固定连接齿轮,所述转动块的内部两端贯穿且滑动连接活动杆的一端,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套接安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块,且弹簧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按压块的一侧,所述按压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活动杆的一端,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贯穿且滑动连接通孔三,所述通孔三开设在固定块三的两端,所述固定块三和转动块内部的活动杆中间安设有弹簧二和弹簧三,所述通孔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弹性块,所述弹性块嵌入连接限位卡槽,所述齿轮的两侧分别啮合连接上伸缩件和下伸缩件安设的齿块。

1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转动转动调节机构时,可将手指捏住按压块使其向转动块内侧移动,且按压块向内侧移动时带动活动杆向内侧移动,使弹性块随着活动杆向内侧移动,且使弹性块脱离限位卡槽,当转动转动块使上伸缩件和下伸缩件调节至合适高度后,可将手指松开,且使得弹簧一、弹簧二、弹簧三弹性伸展,使得弹性块从固定块三内弹出嵌合至合适位置的限位卡槽内,从而将转动调节机构进行固定。

12、为了将本装置固定在脖颈处: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机构一由滑动块一、固定块一、卡扣、安装块组成,所述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滑动块一的一侧,所述滑动块一的另一侧安设有滑条,所述滑条嵌入且滑动连接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固定块一的一侧,所述固定块一的两端嵌合且固定连接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和滑动块一的中间安设有弹簧四,且弹簧四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安装块和滑动块一,所述固定块一的另一侧固定安设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两侧开设有通孔。

1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内侧的高度进行调节时,滑动块一一侧安设的滑条即在固定块一的一侧开设的滑槽内进行滑动,当本装置套在儿童脖子上之后进行固定时,可将弹力硅胶带插入卡扣内,然后将弹力硅胶带上开设的固定孔嵌入至固定件上,从而将本装置固定在脖颈处。

15、为了使连接机构二固定连接连接机构一: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机构二由滑动块二、固定块二、弹力硅胶带、固定件、滑槽、安装块组成,所述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动块二的一侧,所述滑动块二的另一侧安设有滑条,所述滑条嵌入滑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开设在固定块二的一侧,所述固定块二的两端嵌合且固定连接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和滑动块二的中间安设有弹簧四,所述固定块二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弹力硅胶带,所述弹力硅胶带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套接且嵌合连接若干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安设在固定块二的一端。

17、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导向滑轨一和导向滑轨二内侧的高度进行调节时,滑动块二一侧安设的滑条即在固定块二的一侧开设的滑槽内进行滑动,且当滑槽滑动时中间安设的弹簧四即会弹性伸展,当本装置套在儿童脖子上之后进行固定时,可将弹力硅胶带插入卡扣内,然后将弹力硅胶带的一端从卡扣内抽出,然后将弹力硅胶带上开设的固定孔嵌合套接在固定件上,使连接机构二固定连接连接机构一,从而将本装置固定安设在儿童的脖颈处。

18、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