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1629发布日期:2023-07-15 13:5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具体为一种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1、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较多。

2、目前,现有的腰肌劳损用的康复装置,大多都是护腰带,就是将护腰带进行固定在腰间,从而使得佩戴人员腰部挺直,减少人员的腰部弯曲,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是现有的护腰带在使用时,将存在以下问题;

3、由于护腰带是束缚在腰间,减少人员的弯腰,但是当人员在进行弯腰工作情况下,这时人员将不仅不能穿戴护腰带,还容易使得腰肌劳损再次复发,导致了现有的护腰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腰肌劳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护腰带在工作的情况下不仅不能使用,还容易造成病情复发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角度组件和第二角度组件,所述支撑架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增高板,所述增高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端分别通过凸耳配合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躺板和第二躺板;所述第一角度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一移动框,所述增高板内腔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通过蜗杆配合蜗轮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支撑架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框,所述第一移动框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两端分别位于第一移动框内腔滑动,所述第一移动板上端面两端分别通过凸耳配合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通过凸耳配合销轴与第一躺板转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第二角度组件包括第二转动杆和第二移动框,所述增高板内腔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一端通过蜗杆配合蜗轮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支撑架另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框,所述第二移动框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两端分别位于第二移动框内腔滑动,所述第二移动板上端面两端分别通过凸耳配合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通过凸耳配合销轴与第二躺板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躺板上端面安装有保护组件,所述第二躺板上端面安装有束腿组件。

7、优选的,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一t型槽,所述第一躺板上端面设置有第一t型槽,所述第一t型槽内腔中部转动连接有调节螺纹杆,所述调节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胸部垫,所述第一t型槽内腔滑动连接有胸部垫。

8、优选的,所述束腿组件包括第二t型槽,所述第二躺板上端面中部设置有第二t型槽,所述第二t型槽内腔滑动连接有束腿垫,所述束腿垫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一端螺纹连接有摩擦板,所述第二t型槽内腔滑动连接有摩擦板。

9、优选的,所述胸部垫和束腿垫一侧上部分别安装有海绵垫。

10、(三)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装置,通过第一角度组件和第二角度组件分别调节第一躺板和第二躺板的角度,从而可以使得人员进行模仿小燕飞和三点支撑,来锻炼腰部,进而进行治疗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在锻炼时,通过束腿垫和胸部垫进行保护人员的安全,使得人员在锻炼时,更加舒适。



技术特征:

1.一种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角度组件(2)和第二角度组件(3),所述支撑架(1)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增高板(4),所述增高板(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两端分别通过凸耳配合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躺板(6)和第二躺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组件(3)包括第二转动杆(31)和第二移动框(32),所述增高板(4)内腔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31),所述第二转动杆(31)一端通过蜗杆配合蜗轮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3),所述支撑架(1)另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框(32),所述第二移动框(32)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3),所述第二螺纹杆(33)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板(34),所述第二移动板(34)两端分别位于第二移动框(32)内腔滑动,所述第二移动板(34)上端面两端分别通过凸耳配合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35),所述第二连杆(35)一端通过凸耳配合销轴与第二躺板(7)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躺板(6)上端面安装有保护组件(8),所述第二躺板(7)上端面安装有束腿组件(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8)包括第一t型槽(81),所述第一躺板(6)上端面设置有第一t型槽(81),所述第一t型槽(81)内腔中部转动连接有调节螺纹杆(82),所述调节螺纹杆(82)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胸部垫(83),所述第一t型槽(81)内腔滑动连接有胸部垫(8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腿组件(9)包括第二t型槽(91),所述第二躺板(7)上端面中部设置有第二t型槽(91),所述第二t型槽(91)内腔滑动连接有束腿垫(92),所述束腿垫(92)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螺钉(93),所述固定螺钉(93)一端螺纹连接有摩擦板(94),所述第二t型槽(91)内腔滑动连接有摩擦板(9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垫(83)和束腿垫(92)一侧上部分别安装有海绵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角度组件和第二角度组件,所述支撑架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增高板,所述增高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端分别通过凸耳配合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躺板和第二躺板;所述第一角度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一移动框,所述增高板内腔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通过蜗杆配合蜗轮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支撑架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框,本技术涉及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技术领域。该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康复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护腰带在工作的情况下不仅不能使用,还容易造成病情复发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巧玲,谭少嫣,卢讯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巧玲
技术研发日:2022102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