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及预装式鼻泪管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1016发布日期:2024-04-01 13:50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及预装式鼻泪管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及预装式鼻泪管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如图1所示,正常泪液的引流方向是:泪液自上泪小点101和下泪小点102,进入上泪小管103和下泪小管104,汇总后进入泪总管105,再进入泪囊106、鼻泪管107,最后经鼻泪管107在下鼻道108的开口排出。当鼻泪管107发生阻塞合并感染时,形成“泪囊炎”,泪液和脓液通过上泪小管103、下泪小管104、泪总管105能进入泪囊106,但在鼻泪管107通向鼻腔的出口部位受阻,泪液和脓液在泪囊106内发生潴留,挤压泪囊106时,脓性分泌物就会自泪囊经上泪小管103和下泪小管104返流进入结膜囊。

2、可见,慢性泪囊炎大都由鼻泪管107的阻塞或狭窄而引起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鼻眼相关疾病,临床上慢性泪囊炎患者有三种方法治疗:

3、第一种:泪道置入硅胶管,即经上泪小点101和下泪小点102扩张后将硅胶引流管置入鼻泪管107,留置3个月后拔除。缺点:此种方法仅能起到短期的扩张作用,异物带管时间长,易引发感染,恢复慢,且拔除后很容易泪管又堵塞,复发率高,另外在置管3个月期间病人眼角外观难看,眼有异物感。

4、第二种:传统眼科手术方法—经皮肤切口的鼻腔泪囊吻合术:手术需要在面部眼角内眦皮肤处做切口,分离出泪囊106后将其黏膜切开,同鼻腔黏膜缝合,建立引流泪液的通道。术后面部有瘢痕、手术损伤大、恢复慢、术后鼻腔内吻合口狭窄闭锁概率高,造成手术成功率低。因为痛苦大,会遗留瘢痕影响美观,很多确诊慢性泪囊炎的患者不愿意手术,导致疾病不能得到根治。

5、第三种:现代微创手术方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这是一种鼻科医生实用新型的内路手术方式,但其并没有针对阻塞的鼻泪管107进行疏通,而是从鼻腔的中鼻道201中在鼻内镜照明放大下行泪囊造口。由于泪囊和中鼻道201之间只有一块骨及鼻腔黏膜相隔,手术时,需要将这块骨及鼻腔黏膜去除,以将泪囊和鼻腔吻合,形成一个泪囊开放于鼻腔内的新的吻合口,使脓液和泪液绕过阻塞的鼻泪管107,通过新的吻合口108流入鼻腔;术后溢泪、溢脓症状消失,颜面部无手术疤痕,但术后复发率仍然很高。

6、第三种之所以要另行泪囊造口,而不针对阻塞的鼻泪管107进行疏通,主要原因是下鼻道202的空间很小,而眼科医生并不掌握鼻内镜手术,也不很了解鼻腔结构,因此只能选择上述两种手术方式而前两种都是外路手术思维,现在就是迫切需要简单有效方法,让眼科医生应用鼻内镜能完成内路手术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及预装式鼻泪管支架系统,鼻泪管柱形伸缩支架可以通过下鼻道的空间进行放置,属于内路无创伤手术,且可长期植入鼻泪管,状态稳定,能保持鼻泪管通畅,不会复发,从而彻底解决溢泪,流脓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包括一柱形伸缩支架和一个球头伸缩支架,所述球头伸缩支架连接于所述柱形伸缩支架的一端,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和所述球头伸缩支架分别具有一相互连通的中轴空腔,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和所述球头伸缩支架能通过径向伸缩变形而具有张开的工作状态和收缩的植入状态,并在植入状态下能顺利通过人体的鼻泪管,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在工作状态能紧贴于人体鼻泪管的内壁,所述球头伸缩支架为自膨胀形支架,且在工作状态的直径远大于处于工作状态的所述柱形伸缩支架,从而能撑开泪囊的底部。

3、进一步的,所述预装式鼻泪管支架为自膨胀支架,所述自膨胀支架在自然状态即为张开的工作状态,在植入前需通过植入器的约束来保持径向压缩状态,当通过植入器送达鼻泪管位置时,被推出植入器时因自动膨胀而紧贴于人体鼻泪管的内壁。

4、进一步的,所述柱形伸缩支架是由多根纵横交错的线条材料连接形成菱形镂空网状结构,构成具有径向变形能力的支架。

5、进一步的,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包括多个环形波浪形丝圈单元和多个轴向连接单元,相邻的所述波浪形丝圈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轴向连接单元连接构成具有径向变形能力的支架;所述轴向连接单元为直线型、蛇形、圆形或椭圆形。

6、进一步的,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包括多个环形波浪形丝圈单元和一个轴向连接单元,相邻的所述波浪形丝圈通过所述轴向连接单元串接构成具有径向变形能力的支架。

7、进一步的,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包括多个蜂窝圈单元和多个轴向连接单元,相邻的所述蜂窝圈单元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轴向连接单元连接构成具有径向变形能力的支架;其中蜂窝圈单元由三排交错布置的蜂窝孔洞,且每个蜂窝孔洞的轴向长度大于垂直于轴向的长度。

8、进一步的,所述球头伸缩支架由多条经线围成的球状体,或者由花瓣形线条围成的花苞形球体。

9、进一步的,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和所述球头伸缩支架由316l不锈钢、钴铬合金或镍钛合金材料制得。

1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伸缩支架,还包括植入器,植入器包括一推进手柄和一支架腔,所述支架腔的内径与所述伸缩支架在植入状态下的大小匹配,所述推进手柄可轴向滑动地放置于所述支架腔内,且内端大小与所述支架腔的内径匹配。

11、进一步的,预装式鼻泪管支架系统还包括径向伸缩球囊,所述径向伸缩球囊设在所述伸缩支架的中轴空腔内,并连接一进料管;所述推进手柄还具有导料孔,所述导料孔与所述进料管的外径匹配。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预装式鼻泪管伸缩支架用于放置在鼻泪管中,用以撑开鼻泪管,防止鼻泪管变窄堵塞,保持鼻泪管通畅,不会复发,从而彻底解决溢泪,流脓问题;且鼻泪管柱形伸缩支架能可以通过下鼻道的空间进行放置,属于内路无创伤手术,没有任何伤口,可长期植入鼻泪管,保持效果。且植入操作很简单,眼科医生可以通过简单地培训即能完全掌握。另外,预装式鼻泪管伸缩支架由柱形伸缩支架和一个球头伸缩支架构成,植入后,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在工作状态能紧贴于人体鼻泪管的内壁,且在工作状态下的直径远大于处于工作状态的所述柱形伸缩支架,一方面能撑开泪囊的底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预装式鼻泪管伸缩支架不容易脱落,使植入后状态更加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柱形伸缩支架和一个球头伸缩支架,所述球头伸缩支架连接于所述柱形伸缩支架的一端,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和所述球头伸缩支架分别具有一相互连通的中轴空腔,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和所述球头伸缩支架能通过径向伸缩变形而具有张开的工作状态和收缩的植入状态,并在植入状态下能顺利通过人体的鼻泪管,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在工作状态能紧贴于人体鼻泪管的内壁,所述球头伸缩支架为自膨胀形支架,且在工作状态的直径远大于处于工作状态的所述柱形伸缩支架,从而能撑开泪囊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式鼻泪管支架为自膨胀支架,所述自膨胀支架在自然状态即为张开的工作状态,在植入前需通过植入器的约束来保持径向压缩状态,当通过植入器送达鼻泪管位置时,被推出植入器时因自动膨胀而紧贴于人体鼻泪管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伸缩支架是由多根纵横交错的线条材料连接形成菱形镂空网状结构,构成具有径向变形能力的支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包括多个环形波浪形丝圈单元和多个轴向连接单元,相邻的所述波浪形丝圈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轴向连接单元连接构成具有径向变形能力的支架;所述轴向连接单元为直线型、蛇形、圆形或椭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包括多个环形波浪形丝圈单元和一个轴向连接单元,相邻的所述波浪形丝圈通过所述轴向连接单元串接构成具有径向变形能力的支架。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包括多个蜂窝圈单元和多个轴向连接单元,相邻的所述蜂窝圈单元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轴向连接单元连接构成具有径向变形能力的支架;其中蜂窝圈单元由三排交错布置的蜂窝孔洞,且每个蜂窝孔洞的轴向长度大于垂直于轴向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伸缩支架由多条经线围成的球状体,或者由花瓣形线条围成的花苞形球体。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和所述球头伸缩支架由316l不锈钢、钴铬合金或镍钛合金材料制得。

9.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预装式鼻泪管支架,还包括植入器,植入器包括一推进手柄和一支架腔,所述支架腔的内径与所述伸缩支架在植入状态下的大小匹配,所述推进手柄可轴向滑动地放置于所述支架腔内,且内端大小与所述支架腔的内径匹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装式鼻泪管支架及预装式鼻泪管支架系统,包括一柱形伸缩支架和一个球头伸缩支架,所述球头伸缩支架连接于所述柱形伸缩支架的一端,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和所述球头伸缩支架能通过径向伸缩变形而具有张开的工作状态和收缩的植入状态,并在植入状态下能顺利通过人体的鼻泪管,所述柱形伸缩支架在工作状态能紧贴于人体鼻泪管的内壁,所述球头伸缩支架为自膨胀形支架,且在工作状态的直径远大于处于工作状态的所述柱形伸缩支架,从而能撑开泪囊的底部。鼻泪管柱形伸缩支架可以通过下鼻道的空间进行放置,属于内路无创伤手术,且可长期植入鼻泪管,保持鼻泪管通畅,不会复发,从而彻底解决溢泪,流脓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生,陈宣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荣生
技术研发日:20221029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