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部输液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4153604发布日期:2023-05-14 15:4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部输液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手部输液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临床中,由于儿童自制力较差、加之疼痛与身体不适,在为其进行静脉注射时,往往会存在因哭闹不停的扭动身躯,而导致注射针在血管中发生移动,且一旦移动的注射针从注射点中脱落或因注射方位偏移而发生鼓针现象时,则需对儿童进行重新穿刺,只是这样一来,重新穿刺不仅会给儿童带来二次穿刺的痛苦,同时,还会引起其逆反心理抵制治疗,从而影响其身体的快速康复,目前,虽然现有技术的固定板能够对儿童处于输液状态的手部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其身体活动幅度较大,而导致手部注射针存在偏移与脱出现象,但是,由于这种固定板功能单一,使用时仅具备手部固定功能,不仅不能对儿童手部进行保护,防止其受到外界伤害,同时,因其还不能安抚儿童的心里情绪,令儿童易因手部固定的不适与疼痛,加剧其抵触心理。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部输液固定装置,解决不能对儿童手部进行保护与不能安抚儿童心里情绪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手部输液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所述固定装置本体是由底座、罩布、外壳与紧固螺栓构成,且外壳为透明状,所述底座内部安设有铃铛若干,所述底座上端设立有手托与腕托,且手托与腕托相连接,所述底座正、后端分别安设有固定环与固定带,所述腕托上安设有出声嘴,且出声嘴尾端位于腕托内部的中空腔内,所述固定带上安设有魔术贴一,所述罩布上开设有通孔一与通孔二,所述罩布上固定安设有魔术贴二a、魔术贴二b与防滑胶粒。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底座内部所装设的铃铛在晃动时与腕托受到按压后,皆可发出声响,可便于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增加输液过程的趣味性,从而安抚儿童心理情绪,降低其抵触心理,通过外壳的设立,可便于外壳位于儿童手背上端时,不仅能够对儿童手部输液处进行保护,令其不易受到外界伤害,又能够因其为透明状,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儿童手部输液情况。

4、为了增加儿童手部放置时的舒适度与松弛度: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托为上弧状,而腕托的上端中部则为下凹状。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手托与腕托的设立,且手托为上弧状,而腕托的上端中部则为下凹状,可便于当手托与腕托对儿童的手掌与腕底进行承托时,手托与腕托的弧度曲线,能够增加儿童手部放置时的舒适度与松弛度。

7、为了对儿童手部进行位置固定: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环与固定带的数量皆为两个,两个固定环分别安设在底座的正端两侧,而两个固定带的前端,则分别安设在底座的后端两侧,且固定带与固定环为穿套。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底座前端两侧固定环与后端两侧固定带的安设,且固定环与固定带为穿套连接,可便于当儿童手部放置于底座上端的手托与腕托后,只需将固定带沿儿童手背穿套至固定环内部中,并反折拉紧固定带,即可令固定带活动端所固定安设的魔术贴一粘合在其外端后,完成儿童手部的位置固定操作。

10、为了便于罩布在套罩使用时,将螺栓孔与固定环、固定带裸露外界: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一的数量为两个,而通孔二的数量则为四个,两个通孔一分别开设在罩布前端与后端的下端左侧,而四个通孔二则分别与底座前后端所固定安设的固定环及固定带的位置为相对应,且通孔一为圆形,而通孔二则为长条形。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罩布上通孔一与通孔二的开设,可便于通孔一能够将底座前后端左侧所开设的螺栓孔裸露出来,而通孔二则能够将固定环与固定带裸露至外界。

13、为了防止固定装置在放置于平台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滑移现象,以及便于对罩布底口进行开启与封闭: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罩布底端左侧连接有底片,底片底端等距安设有防滑胶粒若干,而底片上端外圈则安设有魔术贴二a,且魔术贴二a与罩布底端外端所安设的魔术贴二b为粘合连接。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防滑胶粒的设立,可便于当儿童对固定装置本体进行使用时,防滑胶粒能够防止固定装置本体在放置于平台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滑移现象,通过罩布底片上端所固定安设的魔术贴二a与罩布底端所固定安设的魔术贴二b为粘合连接,可便于当魔术贴二a与魔术贴二b粘合连接后,罩布的底片能够对罩布底端所开设的底口进行封闭,当魔术贴二a与魔术贴二b分离时,则能够在开启罩布底口后,方便医护人员对罩布进行拆卸清洁操作。

16、为了对外壳进行安装或拆卸操作: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前后端的下端左侧设立有转孔,而转孔与紧固螺栓为穿套连接。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外壳上所设立的转孔与紧固螺栓为穿套连接,可便于当紧固螺栓经由转孔与底座的螺栓孔旋接时,能够由此完成外壳与底座的连接固定操作,而当紧固螺栓与底座的螺栓孔旋转分离时,则能够令外壳与底座拆分后,方便医护人员对外壳进行消毒清洁操作。

19、为了便于提高儿童的喜好度,减轻其抗拒心理: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罩布外端印设有卡通图案。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罩布外端印设有卡通图案,且不同罩布所印设的图案与颜色各异,可便于医护人员能够根据男童或女童的喜好,选择不同图案、颜色的固定装置本体进行使用,从而在提高其喜爱度的同时,还能够由此减轻其抗拒心理。



技术特征:

1.一种手部输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本体(1),所述固定装置本体(1)是由底座(2)、罩布(3)、外壳(4)与紧固螺栓(17)构成,且外壳(4)为透明状,所述底座(2)内部安设有铃铛(5)若干,所述底座(2)上端设立有手托(6)与腕托(7),且手托(6)与腕托(7)相连接,所述底座正、后端分别安设有固定环(8)与固定带(9),所述腕托(7)上安设有出声嘴(10),且出声嘴(10)尾端位于腕托(7)内部的中空腔内,所述固定带(9)上安设有魔术贴一(11),所述罩布(3)上开设有通孔一(12)与通孔二(13),所述罩布(3)上固定安设有魔术贴二a(14)、魔术贴二b(15)与防滑胶粒(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输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托(6)为上弧状,而腕托(7)的上端中部则为下凹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输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8)与固定带(9)的数量皆为两个,两个固定环(8)分别安设在底座(2)的正端两侧,而两个固定带(9)的前端,则分别安设在底座(2)的后端两侧,且固定带(9)与固定环(8)为穿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输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一(12)的数量为两个,而通孔二(13)的数量则为四个,两个通孔一(12)分别开设在罩布(3)前端与后端的下端左侧,而四个通孔二(13)则分别与底座(2)前后端所固定安设的固定环(8)及固定带(9)的位置为相对应,且通孔一(12)为圆形,而通孔二(13)则为长条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输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布(3)底端左侧连接有底片,底片底端等距安设有防滑胶粒(16)若干,而底片上端外圈则安设有魔术贴二a(14),且魔术贴二a(14)与罩布(3)底端外端所安设的魔术贴二b(15)为粘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输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前后端的下端左侧设立有转孔,而转孔与紧固螺栓(17)为穿套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手部输液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所述固定装置本体是由底座、罩布、外壳与紧固螺栓构成,且外壳为透明状,所述底座内部安设有铃铛若干,所述底座上端设立有手托与腕托,且手托与腕托相连接,所述底座正、后端分别安设有固定环与固定带,所述腕托上安设有出声嘴,且出声嘴尾端位于腕托内部的中空腔内,所述固定带上安设有魔术贴一,所述罩布上开设有通孔一与通孔二,所述罩布上固定安设有魔术贴二A、魔术贴二B与防滑胶粒,通过底座内部所装设的铃铛在晃动时与腕托受到按压后,皆可发出声响,可便于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增加输液过程的趣味性,从而安抚儿童心理情绪,降低其抵触心理。

技术研发人员:郑子涵,栗霄,曹雅卓,何超凡,刘月,李秋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1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