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儿转运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3151发布日期:2023-06-28 10:2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患儿转运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具体为一种患儿转运推车。


背景技术:

1、在临床中,很多患者在治疗转运过程中,通常会使用,通用的转运车,但是现今的通用转运车结构较大,并且不具备折叠能力,从而导致了患者较小的身躯利用非常不合理,不便于医护人员的转运和病症治疗的使用,同时现今通用的转运车只能使之患儿躺在转运车上进行转运,但是对于一些病症和患儿自身的配合度而言,需要使之患儿乘坐进行转运,从而导致了通用的转运车难以符合使用,从而我们提出了一种患儿转运推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儿转运推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患儿转运推车,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后侧安装有限位调节轴,所述限位调节轴上安装有靠背板,所述床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滚轮架,所述床板上安装有延长垫。

3、优选的,所述床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床垫,所述床板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推把,所述床板与滚轮架固定安装。

4、优选的,所述限位调节轴包括铰接柱,所述铰接柱与板体的后端中部固定安装,所述铰接柱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侧壁与靠背板固定安装,所述转动柱的外端头一体成型有套接柱,所述套接柱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前侧壁转动安装有卡块,所述安装槽内卡接有弹性金属片,所述弹性金属片与卡块相配合,所述套接柱的外侧壁套接有内齿套,所述内齿套与卡块相卡接,所述内齿套与轴杆固定安装,所述套接柱的外侧壁套接有挤压圈,所述挤压圈的内环开设有挤压槽,所述挤压槽与卡块相配合。

5、优选的,所述延长垫包括方环形支撑架,所述方环形支撑架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上固定安装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软垫,所述方环形支撑架的外侧壁左端和后端均套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外侧壁与板体的相对面固定安装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的外侧壁滑动安装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开设于板体上,所述t形滑块上套接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固定安装于t形滑槽内,所述限位滑杆的外侧壁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与t形滑块的前侧壁相挤压,所述支撑套上套接有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与板体固定安装,所述支撑套的上端螺接有锁紧螺丝,所述锁紧螺丝与辅助支撑杆相挤压。

6、优选的,所述靠背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带,所述靠背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环,所述固定带与套管相套接,所述固定带的外端头缝合有魔术贴勾面贴,所述魔术贴勾面贴上粘合有魔术贴毛面贴,所述魔术贴毛面贴与固定带相缝合。

7、优选的,所述滚轮架前侧的两个立柱的上端延伸至板体的上侧,且两个立柱的内部套接有输液架,两个所述立柱的外侧壁螺接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与输液架相挤压。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患儿转运推车,本实用新型通过床板、限位调节轴、靠背板和延长垫的配合使用,在使用时,可直接将患儿放置于床板上进行转运,而患儿身高较高时,可直接松开锁紧螺丝,拉动延长板,使之延长板延伸出板体的前侧,此时沿着支撑轴和轴套转动安装处进行180°旋转延长板,使之延长板下侧旋转至上侧,此时通过弹簧的弹力,使之延长板后端挤压在床板的前侧,之后锁紧锁紧螺丝即可,从而相比较现今的通用转运床而言,可进行折叠,使用空间可进行调整,在便于儿童的使用的前提下,便于医护人员对患儿治疗的操作。

9、在患者需要乘坐转运时,可直接将其靠背板后端上拉,此时会带动套接柱转动,此时卡块通过弹性金属片的弹性支撑,卡接于内齿套的内齿上,此时即可进行转运操作,从而相比较现今的通用转运床而言,本实用新型可进行乘坐转运,从而可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使用,在需要放下靠背板时,转动挤压圈,通过挤压槽挤压卡块,使之卡块进入安装槽内,卡块与之内齿套分离,此时即可将其靠背板放下 。



技术特征:

1.一种患儿转运推车,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后侧安装有限位调节轴(2),所述限位调节轴(2)上安装有靠背板(3),所述床板(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滚轮架(11),所述床板(1)上安装有延长垫(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儿转运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包括板体(101),所述板体(10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床垫(103),所述板体(10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04),所述支撑板(104)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推把(102),所述板体(101)与滚轮架(11)固定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患儿转运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调节轴(2)包括铰接柱(201),所述铰接柱(201)与板体(101)的后端中部固定安装,所述铰接柱(20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轴杆(202),所述轴杆(202)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转动柱(203),所述转动柱(203)的外侧壁与靠背板(3)固定安装,所述转动柱(203)的外端头一体成型有套接柱(204),所述套接柱(204)上开设有安装槽(205),所述安装槽(205)的前侧壁转动安装有卡块(206),所述安装槽(205)内卡接有弹性金属片(207),所述弹性金属片(207)与卡块(206)相配合,所述套接柱(204)的外侧壁套接有内齿套(208),所述内齿套(208)与卡块(206)相卡接,所述内齿套(208)与轴杆(202)固定安装,所述套接柱(204)的外侧壁套接有挤压圈(209),所述挤压圈(209)的内环开设有挤压槽(210),所述挤压槽(210)与卡块(206)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患儿转运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垫(4)包括方环形支撑架(401),所述方环形支撑架(40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轴(402),所述支撑轴(402)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轴套(403),所述轴套(403)上固定安装有延长板(404),所述延长板(40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软垫(405),所述方环形支撑架(401)的外侧壁左端和后端均套接有支撑套(406),所述支撑套(406)的外侧壁与板体(101)的相对面固定安装有t形滑块(407),所述t形滑块(407)的外侧壁滑动安装有t形滑槽(408),所述t形滑槽(408)开设于板体(101)上,所述t形滑块(407)上套接有限位滑杆(409),所述限位滑杆(409)固定安装于t形滑槽(408)内,所述限位滑杆(409)的外侧壁套接有弹簧(410),所述弹簧(410)的后端与t形滑块(407)的前侧壁相挤压,所述支撑套(406)上套接有辅助支撑杆(411),所述辅助支撑杆(411)与板体(101)固定安装,所述支撑套(406)的上端螺接有锁紧螺丝(412),所述锁紧螺丝(412)与辅助支撑杆(411)相挤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儿转运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板(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带(5),所述靠背板(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环(6),所述固定带(5)与套环(6)相套接,所述固定带(5)的外端头缝合有魔术贴勾面贴(7),所述魔术贴勾面贴(7)上粘合有魔术贴毛面贴(8),所述魔术贴毛面贴(8)与固定带(5)相缝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患儿转运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架(11)前侧的两个立柱的上端延伸至板体(101)的上侧,且两个立柱的内部套接有输液架(9),所述滚轮架前侧的两个立柱的外侧壁螺接有固定螺丝(10),所述固定螺丝(10)与输液架(9)相挤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患儿转运推车,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后侧安装有限位调节轴,所述限位调节轴上安装有靠背板,所述床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滚轮架,所述床板上安装有延长垫,本技术通过床板、限位调节轴、靠背板和延长垫的配合使用,相比较现今的通用转运床而言,可进行折叠,使用空间可进行调整,在便于儿童的使用的前提下,便于医护人员对患儿治疗的操作。在患者需要乘坐转运时,可直接将其靠背板后端上拉,此时会带动套接柱转动,此时卡块通过弹性金属片的弹性支撑,卡接于内齿套的内齿上,此时即可进行转运操作,从而相比较现今的通用转运床而言,本技术可进行乘坐转运,从而可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红,张瑜联,张旭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省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