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后子宫止血用的抽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3165发布日期:2023-06-18 01:0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后子宫止血用的抽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产后止血抽吸装置相关,尤其是指一种产后子宫止血用的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1、产后出血,定义为产后失血过多,是世界上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夺去超过125000名母亲的生命。无法控制产后出血可能需要产妇接受多次输血,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全子宫切除术或死亡。因此,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在这种产后出血开始时控制它。在大约80%的情况下,产后出血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即妇女在分娩后子宫无法收缩。子宫收缩乏力的危险因素包括产程延长、先兆子痫和多产。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引起子宫收缩,从而减少或完全停止子宫出血的系统。

2、基于此,申请号为201980090205.4的pct国际专利,公开了一种产后子宫出血装置,它包括:伸长主体,所述伸长主体配置为能够连接到真空源;柔性环形部,所述柔性环形部连接到所述伸长主体并配置为能够放置在子宫中,所述柔性环形部包括在所述柔性环形部的内周上的多个孔,其中在所述伸长主体插入到所述子宫内时,所述真空源的启动配置为通过所述多个孔抽吸真空以收缩子宫;防护体,所述防护体围绕所述环形部的外周折叠,并且所述防护体具有相对于柔性环形远侧部径向向内延伸的边缘,所述防护体配置为在施加真空时防止组织阻塞所述多个孔;和可膨胀密封件,所述可膨胀密封件连接到所述伸长主体并配置为能够密封子宫。

3、操作时,从上述专利结合附图可知,由于柔性环形部与伸长主体在同一直线上,不利于迎合人体自然操作角度,故当柔性环形部放进子宫内的过程中,操作较为困难,增加病患痛苦,导致舒适性较差,且不利于提高柔性环形部抽吸组织表面污血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子宫出血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人体舒适性较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于提高人体舒适性的产后子宫止血用的抽吸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产后子宫止血用的抽吸装置,它包括真空管,所述真空管的一端设有真空连接器,所述真空管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的一端与真空管连接,所述密封座的另一端设有柔性环管,所述柔性环管的内部通过其一端与密封座连接后与真空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柔性环管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抽吸孔,若干个抽吸孔沿柔性环管的周向均匀分布且位于柔性环管的底侧,所述柔性环管绕其开口端由其底侧向其顶侧翻转后与真空管形成150°~170°的夹角。

4、所述真空管的一端设有真空连接器,所述真空管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的一端与真空管连接,所述密封座的另一端设有柔性环管,所述柔性环管的内部通过其一端与密封座连接后与真空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柔性环管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抽吸孔,若干个抽吸孔沿柔性环管的周向均匀分布且位于柔性环管的底侧,所述柔性环管绕其开口端由其底侧向其顶侧翻转后与真空管形成150°~170°的夹角。该夹角与人体自然操作角度相适应,利于操作的同时便于减轻病患的痛苦,达到了利于提高人体舒适性的目的。

5、作为优选,所述真空管的侧壁内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与真空管滑动连接,所述真空管上设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与真空管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与调节器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贯穿密封座后与柔性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真空连接器与真空源进行连接,插入人体前,使用者通过调节器的滑动调节,驱使拉杆向前滑动,使得柔性环管呈扁平状,然后通过阴道口插入子宫内,有利于减小与阴道口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利于提高人体舒适性,减小病患痛苦,同时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柔性环管进入子宫后,密封座密封宫颈,启动真空源,并依次通过真空管和若干个抽吸孔对子宫内部进行抽吸真空以收缩子宫,从而来减少或完全停止子宫出血。

6、作为优选,所述真空管的一端与真空连接器固定连接且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位于真空管的外侧壁上,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真空管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调节器包括推块和花边转轮,所述推块的形状为管状且套设于真空管的外侧壁上,所述滑槽位于推块内,所述花边转轮套设于推块的外侧壁上且与推块螺纹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位于滑槽内且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固定有卡块,所述推块上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口,所述滑块通过卡块与卡口相匹配连接于推块上。由于花边转轮与推块螺纹连接,使用者利用调节器对柔性环管的变形量进行调节时,旋转花边转轮,推块在花边转轮旋转作用下沿真空管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使得滑块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以带动拉杆进行滑动,最终在拉杆的伸缩作用下,来使得柔性环管产生相应的变形,操作简单,同时通过花边转轮与推块的螺纹连接,有利于拉杆滑动后的限位,使得柔性环管经变形后能保持现有状态,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7、作为优选,所述真空管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推块端部相接触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真空管固定连接,所述花边转轮的一端靠近真空连接器,所述花边转轮的另一端远离真空连接器,所述花边转轮内靠近真空连接器的一端设有台阶面,所述限位块位于滑槽和台阶面之间,所述台阶面限位于限位块和真空连接器之间。当推块回到初始位置、柔性环管回复到自然状态时,限位块对推块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以防止推块过度滑动而导致柔性环管在拉杆的作用下内凹,使得柔性环管的侧壁产生撕拉变形,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台阶面限位于限位块和真空连接器之间,有利于花边转轮只产生旋转不产生上下滑动,从而利于推块在花边转轮的旋转下,通过螺纹连接,实现滑动。

8、作为优选,所述滑块的厚度与滑槽的深度相同,所述滑块的一侧与滑槽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滑块相对应的另一侧位于滑槽的开口端内且与真空管的外侧壁在同一弧形面上,所述卡块与滑块位于滑槽开口端内的一侧固定连接。这样设计有利于推块与真空管的外侧壁相贴合,使其能够沿真空管壁上下滑动。

9、作为优选,所述柔性环管上设有顶块,所述顶块与柔性环管的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贯穿密封座后与顶块固定连接。由于拉杆的直径较小,故拉杆通过顶块作用于柔性环管上,有利于拉杆在滑动时对柔性环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柔性环管被戳破,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10、作为优选,所述抽吸孔朝向柔性环管的内径,每相邻两个抽吸孔之间均设有由柔性环管的外圆周面沿径向向内延伸而成的裙边,每相邻两块裙边之间形成与抽吸孔相连通的喇叭口。抽吸孔位于柔性环管的底侧,以便于每相邻两裙边之间形成与抽吸孔相连通的喇叭口,使其对抽吸孔抽吸组织表面污血时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提高抽吸效率,同时有利于保护抽吸孔不被组织和血凝块堵塞。

11、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座内设有填充腔,所述真空连接器的侧壁上设有带阀的端口,所述真空管的侧壁内设有输送通道,所述端口通过输送通道与填充腔相连通,所述真空管内设有与输送通道相互平行的中央通道,所述中央通道与输送通道相互隔离,所述拉杆位于中央通道的一侧,所述输送通道位于中央通道的另一侧,所述真空连接器的一端设有真空连接端,所述真空连接端通过中央通道与柔性环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真空连接器的另一端与真空管固定连接。真空源通过真空连接端与真空连接器连接后,依次通过中央通道和若干个抽吸孔对子宫内部进行抽吸真空以收缩子宫;当密封座需要对宫颈进行密封时,使用者使用注射器插入带阀的端口后,通过输送通道将无菌液体注射进填充腔内,使得密封座膨胀,从而对宫颈起到密封作用,反之,通过注射器抽出填充腔内的无菌液体后,密封座回缩并恢复原状,便于从人体内取出止血器的同时,避免人体受到伤害,利于提高操作时的舒适性。

12、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座包括盘形密封体和套管,所述套管贯穿于盘形密封体的中心且其两端分别位于盘形密封体的左右两侧外,所述填充腔位于盘形密封体内,所述填充腔以套管为中心形成环形结构,所述套管与盘形密封体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侧壁上设有与填充腔内部相连通的通孔一,所述套管的一端内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分别设有与中央通道相连通的连接通道一和与输送通道相连通的连接通道二,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真空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套管的内部固定连接且设有与通孔一相对应的通孔二,所述通孔二位于连接管的侧壁上且与连接通道二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其中一个通道与连接管连接且与中央通道相连通,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个通道分别通过柔性环管开口端的左右两侧端口与柔性环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贯穿连接管的侧壁后与柔性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无菌液体依次通过输送通道、连接通道二、通孔二和通孔一被输送进填充腔内,填充腔以套管为中心形成环形结构,便于填充腔充液膨胀后能够密封整个宫颈口,利于提高密封效果;中央通道、连接通道一、三通管、柔性环管内部和若干个抽吸孔构成了真空抽吸通道,与无菌液体流经的通道相互隔离,互不干扰。

13、作为优选,所述套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真空管连接,所述套管的另一端上套设有保护套,所述套管位于保护套内,所述盘形密封体通过保护套与柔性环管的开口端外侧壁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保护套有利于提高连接管通过三通管与柔性环管连接的密封性,利于提高抽真空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达到了利于提高人体舒适性的目的,减小病患痛苦,同时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操作简单;通过花边转轮与推块的螺纹连接,有利于拉杆滑动后的限位,使得柔性环管经变形后能保持现有状态,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利于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抽吸孔抽吸效率,同时有利于保护抽吸孔不被组织和血凝块堵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