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套及内窥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2650发布日期:2023-05-19 23:0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护套及内窥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护套及内窥镜组件。


背景技术:

1、内窥镜在使用时,其插入部能够经由人体的天然腔道或微创孔洞进入人体,操作者可通过操控手柄来控制主动弯曲段进行弯曲,从而调节远端摄像头的朝向,以准确获取到人体腔道内的影像信息。

2、在一些内窥镜的转移场景中,例如出厂后的运输过程、销售后的交付过程、使用前的移动过程等,内窥镜均需要进行批量转移,然而在转移后,内窥镜常受到损伤而存在较高的不良率,例如,插入部被损坏,特别是插入部的前端器件已受损而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护套及内窥镜组件,能够降低内窥镜在转移过程中的受损风险。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护套,应用于内窥镜。所述护套包括相连接的附接部和保护罩,其中,所述附接部用于固定安装于所述内窥镜的手柄,在所述护套通过所述附接部安装于所述手柄的情况下,所述保护罩对应罩设于所述手柄的操作件。

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组件,包括内窥镜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护套,所述内窥镜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包括操作件,所述护套通过所述附接部安装于所述手柄,所述保护罩对应罩设于所述操作件。

5、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6、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护套中,通过设置保护罩,在将护套安装于手柄的情况下配置保护罩对应罩设于手柄的操作件,以在操作件的外周构建防护结构,如此,在内窥镜的转移过程中,保护罩既能够防止操作件与外物接触而受损磨损,同时还能够吸收、抵消外力,从而防止操作件因受到外力而被驱动,由此避免了主动弯曲段的意外弯曲。

7、相较于相关技术,将本申请实施例的护套应用于内窥镜,显然能够降低内窥镜在转移过程中插入部受损的风险,同时还能够避免操作件受到磨损。



技术特征:

1.一种护套,应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包括相连接的附接部和保护罩,其中,所述附接部用于固定安装于所述内窥镜的手柄,在所述护套通过所述附接部安装于所述手柄的情况下,所述保护罩对应罩设于所述手柄的操作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部具有第一敞口,所述第一敞口用于在所述护套安装于所述手柄的过程中对应避让所述手柄的壳体;所述保护罩具有第二敞口,所述第二敞口在所述护套上位于所述第一敞口的同侧,所述第二敞口用于在所述护套安装于所述手柄的过程中对应避让所述操作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部具有沿所述第一敞口的周向布设的两个第一夹持耳和两个第二夹持耳,且所述两个第一夹持耳分布于所述保护罩的两侧,所述两个第二夹持耳分布于所述保护罩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件为拨动件的情况下,所述保护罩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所述护套安装于所述手柄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布设于所述操作件沿其运动方向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件为转动件的情况下,所述保护罩包括限位环,在所述护套安装于所述手柄的情况下,所述限位环沿周向套设于所述操作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部具有第一避让缺口,所述第一避让缺口用于避让所述内窥镜的吸引阀的控制按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还包括防护管,所述防护管与所述附接部连接,在所述护套安装于所述手柄的情况下,所述防护管对应罩设于所述内窥镜的吸引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部的内表面设有第一阻尼层;和/或,所述保护罩的内表面设有第二阻尼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部开设有镂空孔。

10.一种内窥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护套,所述内窥镜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包括操作件,所述护套通过所述附接部安装于所述手柄,所述保护罩对应罩设于至少部分所述操作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护套及内窥镜组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护套应用于内窥镜,所述护套包括相连接的附接部和保护罩,其中,所述附接部用于固定安装于所述内窥镜的手柄,在所述护套通过所述附接部安装于所述手柄的情况下,所述保护罩对应罩设于所述手柄的操作件。上述方案能够降低内窥镜在转移过程中的受损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贾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