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紧可调节的医用吊臂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0969发布日期:2023-05-27 21:2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松紧可调节的医用吊臂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具体是一种松紧可调节的医用吊臂带。


背景技术:

1、医用前臂吊带主要用于手指、腕部、前臂、肱骨等部位骨折,可代替三角巾,医用吊臂带使受力点处于肩部,并有软垫加强,避免受力点集中在颈部,适用于上肢骨折、手外伤等需要前臂悬吊固定上肢的患者,防止出现功能性位移、预防肢体肿胀、避免疼痛不适、防止前臂滑脱和局部皮肤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吊臂带(授权公告号cn215839745u),该专利通过在托臂袋内部设置承托气囊,能有改善轻胳膊下侧的压迫受力状况,减少压疮发生的情况;承托气囊的充气放气过程较为方便,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另外,在患者康复后,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拉链形成胸包,从而可以继续使用。但是对于不同体型患者使用时,吊臂带的长度不便于调节,影响病患的使用,且肩部护垫容易因使用时间过长出现移位或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紧可调节的医用吊臂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松紧可调节的医用吊臂带,包括托臂,所述托臂的上表面一侧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吊带,所述第一吊带的顶端共同固定有下肩带,所述下肩带的顶端设置有衔接带,所述下肩带与衔接带之间通过卡合机构相固定,所述衔接带的顶端固定有肩部护垫,所述肩部护垫的顶端固定有上肩带,所述上肩带的顶端固定有两个第二吊带,两个所述第二吊带的底端分别与托臂的上表面另一侧两端固定相连。

3、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套接于下肩带顶端的圆钢,所述圆钢的两侧共同固定有倒凵型支撑框,所述圆钢的外层套接有穿针,所述穿针的顶端固定有卡合块。

4、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衔接带的前端表面等距开设若干通孔。

5、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肩部护垫的两端对应衔接带与上肩带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槽口。

6、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臂为一种无纺布材质的构件,且托臂的表面设置有蜂窝状透气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倒凵型支撑框的顶端对应卡合块位置处开设有卡槽。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卡合机构与通孔相配合可以对上肩带的松紧进行调节,配合不同病患的情况进行调节,且操作方便,病患单手就可以操作,肩部护垫通过两端槽口与肩带相固定,更加稳固,不会因长时间佩戴而出现挪位甚至脱落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松紧可调节的医用吊臂带,包括托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1)的上表面一侧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吊带(2),所述第一吊带(2)的顶端共同固定有下肩带(3),所述下肩带(3)的顶端设置有衔接带(4),所述下肩带(3)与衔接带(4)之间通过卡合机构相固定,所述衔接带(4)的顶端固定有肩部护垫(5),所述肩部护垫(5)的顶端固定有上肩带(7),所述上肩带(7)的顶端固定有两个第二吊带(8),两个所述第二吊带(8)的底端分别与托臂(1)的上表面另一侧两端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紧可调节的医用吊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套接于下肩带(3)顶端的圆钢(9),所述圆钢(9)的两侧共同固定有倒凵型支撑框(10),所述圆钢(9)的外层套接有穿针(12),所述穿针(12)的顶端固定有卡合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紧可调节的医用吊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带(4)的前端表面等距开设若干通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紧可调节的医用吊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护垫(5)的两端对应衔接带(4)与上肩带(7)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槽口(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紧可调节的医用吊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1)为一种无纺布材质的构件,且托臂(1)的表面设置有蜂窝状透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松紧可调节的医用吊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凵型支撑框(10)的顶端对应卡合块(11)位置处开设有卡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松紧可调节的医用吊臂带,所述托臂的上表面一侧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吊带,所述第一吊带的顶端共同固定有下肩带,所述下肩带的顶端设置有衔接带,所述下肩带与衔接带之间通过卡合机构相固定,所述衔接带的顶端固定有肩部护垫,所述肩部护垫的顶端固定有上肩带,所述上肩带的顶端固定有两个第二吊带,两个所述第二吊带的底端分别与托臂的上表面另一侧两端固定相连。本技术通过卡合机构与通孔相配合可以对上肩带的松紧进行调节,配合不同病患的情况进行调节,且操作方便,病患单手就可以操作,肩部护垫通过两端槽口与肩带相固定,更加稳固,不会因长时间佩戴而出现挪位甚至脱落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张越,闫秀杰,邹子玉,王美娜,庄雯媛,张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