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干扰电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7014发布日期:2023-05-14 17:4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静态干扰电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静态干扰电治疗仪,具体为静态干扰电治疗仪。


背景技术:

1、静态干扰电治疗仪应用两组不同频率的等幅中频电流同时交叉输入人体,在体内发生干扰后产生的干扰电流治疗疾病的仪器,通常在使用时,通过医护人员将治疗连接线束插接到静态干扰电治疗仪的接口处,通过转动治疗旋钮,来控制和调节治疗的疗法。

2、目前,医护人员在使用静态干扰电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通过将治疗线束通电后,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若患者自身肢体发生移动,易带动静态干扰电治疗仪的连接线束移动,进而易影响治疗连接线束的稳定性。

3、针对以上问题,为此提出了静态干扰电治疗仪。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静态干扰电治疗仪,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在治疗的过程中,若患者自身肢体发生移动,易带动静态干扰电治疗仪的连接线束移动,进而易影响治疗连接线束的稳定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静态干扰电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和设置在治疗仪本体上端两侧的控制调节按钮,治疗仪本体的一侧上端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接线口,所述接线口的下端设置有规整组件,规整组件的设置可对接线口接入的线束进行整理;

3、所述规整组件包括固定机构和卡接在固定机构上端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下端一侧活动安装有抵压机构,抵压机构的设置可对支撑机构内腔中通过的线束进行限位固定。

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在底板一端的加厚块,加厚块的上端中部开设有下穿槽。

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直角块和固定安装在直角块上端下侧的插入块。

6、进一步地,所述直角块的下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回形框架,直角块的上端一侧呈线性等间距开设有半圆长槽。

7、进一步地,所述回形框架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穿透槽,回形框架的外壁一侧两端固定安装有长条,长条的中部开设有长槽。

8、进一步地,所述抵压机构包括带动件和固定安装在带动件一端的压紧件。

9、进一步地,所述带动件包括把手和固定安装在把手一端的长板,长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延伸块,延伸块的一端中部固定安装有t形抽板。

10、进一步地,所述压紧件包括长螺杆和固定安装在长螺杆一端的半圆竖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将治疗线束与对接线口连接通电,将多出的线束沿着半圆长槽的内腔走动,下穿回形框架,通过调节长螺杆在穿透槽内腔中的位置,使得半圆竖块将治疗线束压紧在半圆长槽的内腔中,通过螺母对长螺杆进行固定即可,当患者在挪动身体时,只会带动预留出的线束晃动,进而提高患者在诊治时连接线束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静态干扰电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1)和设置在治疗仪本体(1)上端两侧的控制调节按钮(2),治疗仪本体(1)的一侧上端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接线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口(3)的下端设置有规整组件(4),规整组件(4)的设置可对接线口(3)接入的线束进行整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干扰电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1)包括底板(411)和固定安装在底板(411)一端的加厚块(412),加厚块(412)的上端中部开设有下穿槽(4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干扰电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2)包括直角块(421)和固定安装在直角块(421)上端下侧的插入块(4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态干扰电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块(421)的下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回形框架(423),直角块(421)的上端一侧呈线性等间距开设有半圆长槽(4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态干扰电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框架(423)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穿透槽(4231),回形框架(423)的外壁一侧两端固定安装有长条(4232),长条(4232)的中部开设有长槽(42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干扰电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机构(43)包括带动件(431)和固定安装在带动件(431)一端的压紧件(4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态干扰电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件(431)包括把手(4311)和固定安装在把手(4311)一端的长板(4312),长板(431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延伸块(4313),延伸块(4313)的一端中部固定安装有t形抽板(431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态干扰电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432)包括长螺杆(4321)和固定安装在长螺杆(4321)一端的半圆竖块(43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静态干扰电治疗仪,涉及静态干扰电治疗仪技术领域,包括治疗仪本体和设置在治疗仪本体上端两侧的控制调节按钮,接线口的下端设置有规整组件,解决了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自身肢体发生移动,易带动静态干扰电治疗仪的连接线束移动,进而易影响治疗连接线束的稳定性的问题,医护人员将多出的线束沿着半圆长槽的内腔走动,下穿回形框架,通过调节长螺杆在穿透槽内腔中的位置,来控制半圆竖块和半圆长槽的间距距离,通过半圆竖块将治疗线束压紧在半圆长槽的内腔中,通过螺母对长螺杆进行固定即可,当患者在挪动身体时,只会带动预留出的线束晃动,而不影响通过半圆竖块固定的线以及和对接线口连接的线束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梦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梦骏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