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机构及眼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8971发布日期:2024-03-05 11:5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机构及眼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尤其涉及一种按摩机构及眼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1、目前的按摩仪通常是通过按摩机构带动按摩头进行动作单一的运动,以实现按摩头的按摩功能。这种按摩仪存在按摩形式单一、按摩效果有限的弊端。若要使按摩仪可同时实现多种不同的按摩动作,则需要分别单独设置多个按摩机构分别带动不同的按摩头运动,但这会导致按摩仪的体积和重量过大,使按摩仪较为笨重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公开一种按摩机构及眼部按摩仪,以解决现有按摩仪难以同时满足多种按摩动作与按摩仪便携性的问题。

2、第一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

3、驱动件;

4、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用于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

5、摆杆和旋转斜杆,所述传动齿轮组分别与所述摆杆、所述旋转斜杆连接,所述摆杆用于在所述传动齿轮组的带动下摆动,所述旋转斜杆用于在所述传动齿轮组的带动下转动;

6、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与所述摆杆连接,所述第一按摩头用于在所述摆杆的带动下运动;

7、第二按摩头,所述第二按摩头与所述旋转斜杆连接,所述第二按摩头用于在所述旋转斜杆的带动下运动,且所述第二按摩头与所述第一按摩头分别用于实现不同的按摩动作。

8、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机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齿轮组之间的变向传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变向传动件转动,所述变向传动件用于带动所述传动齿轮组转动,且所述变向传动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传动齿轮组的转动方向不同;所述传动件为蜗杆或伞形齿轮。

9、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机构还包括壳体,所述驱动件和所述传动齿轮组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10、所述驱动件和所述传动齿轮组的排布方向,与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呈锐角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具有延伸方向,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排布方向一致,所述传动齿轮组位于所述延伸方向上。

12、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沿所述排布方向排列。

13、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机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齿轮组之间的变向传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变向传动件转动,所述变向传动件用于带动所述传动齿轮组转动;

14、所述驱动件、所述变向传动件和所述传动齿轮组依次沿所述排布方向排列。

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壳体具有中部,所述第一端部邻近所述中部设置,所述第二端部偏离所述中部延伸;

16、所述第二端部为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传动齿轮组邻近所述第二端部设置。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对应所述第一按摩头设置,所述传动齿轮组对应所述第二按摩头设置。

18、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所述驱动件、所述摆杆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用于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摆杆摆动;所述第二齿轮还与所述旋转斜杆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用于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旋转斜杆转动。

19、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机构还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相对设置以形成容置腔的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所述驱动件、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摆杆、所述旋转斜杆中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置在所述容置腔中。

20、进一步地,所述摆杆包括摆杆本体以及与所述摆杆本体转动连接的枢轴,所述摆杆本体开设有长条形连接槽;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偏心柱,所述偏心柱与所述长条形连接槽相连接,所述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机壳。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壳朝向所述摆杆的一面设有滚轮,且所述滚轮与所述摆杆相接触。

22、进一步地,所述摆杆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出所述第二机壳与所述第一按摩头球头连接。

2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机壳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限位槽穿出所述第二机壳。

2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中设有斜孔,所述旋转斜杆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斜孔中。

25、进一步地,所述至少部分旋转斜杆用于沿所述斜孔滑动。

26、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斜杆远离所述斜孔的一端具有第一球头,所述第二按摩头与所述第一球头之间球头连接。

27、进一步地,部分所述旋转斜杆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斜孔中、另一部分所述旋转斜杆暴露在所述第二齿轮的外部;暴露在所述第二齿轮外部的所述斜杆本体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外径大于所述斜孔的孔径且所述弹性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球头的球径,所述弹性件受到挤压时其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齿轮,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按摩头。

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中的至少一者内设有功能件,所述功能件为发热件、电脉冲功能件或远红外光功能件中的至少一种。

29、进一步地,所述功能件为发热件,所述功能件的外部盖有金属外盖,所述金属外盖用于接触用户按摩部位。

30、第二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眼部按摩仪,所述眼部按摩仪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为如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按摩机构;

31、所述按摩机构的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均从所述壳体的表面朝用户按摩部位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用于与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相接触,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中的一者位置对应于用户的眉毛区域、另一者位置对应于用户的眼袋区域。

32、进一步地,所述眼部按摩仪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振动按摩头,所述振动按摩头从所述壳体的表面朝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振动按摩头的位置对应于用户的太阳穴区域。

33、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壳体、中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盖设在所述中壳体远离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的一侧,所述内壳体盖设在所述中壳体靠近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的一侧;

34、所述外壳体与所述中壳体之间围合形成有容纳空间,至少部分所述按摩机构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均设于所述中壳体朝向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的内侧表面,且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均从所述中壳体的内侧表面朝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内壳体的表面设置;和/或,所述眼部按摩仪包括振动按摩头,所述振动按摩头设于所述中壳体朝向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的内侧表面,且所述振动按摩头从所述中壳体的内侧表面朝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内壳体的表面设置。

35、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的按摩头通孔,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穿过所述按摩头通孔以凸出于所述内壳体的表面;和/或,所述眼部按摩仪包括振动按摩头,所述内壳体设有对应于所述振动按摩头的按摩头通孔,所述振动按摩头穿过所述按摩头通孔以凸出于所述内壳体的表面。

36、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按摩头的外周的柔性保护套,所述柔性保护套远离所述第一按摩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中壳体上,且所述柔性保护套遮住所述第一按摩头与所述中壳体之间的缝隙;

37、和/或,所述按摩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按摩头的外周的柔性保护套,所述柔性保护套远离所述第一按摩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中壳体上,且所述柔性保护套遮住所述第二按摩头与所述中壳体之间的缝隙。

38、优选地,所述柔性保护套为硅胶保护套。

39、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机构还包括相对设置以形成容置腔的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所述驱动件、所述传动齿轮组、所述摆杆、所述旋转斜杆中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置在所述容置腔中;

40、其中,所述第二机壳靠近所述中壳体设置,所述第二机壳上连接有夹片,所述柔性保护套朝向所述中壳体的一端夹设在所述第二机壳与所述夹片之间。

41、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保护套朝向所述中壳体的一端向所述柔性保护套自身内部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有翻边,所述夹片朝所述中壳体的方向下沉形成台阶部,所述翻边包裹在所述台阶部的外周。

42、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保护套朝向所述中壳体的一端设有裙边,所述裙边夹设在所述中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

43、进一步地,所述中壳体的内侧表面与所述裙边中的一者上设有定位孔、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连接的定位凸点。

44、进一步地,所述眼部按摩仪还包括弹性鼻托组件,所述弹性鼻托组件包括:

45、弹性鼻托主体,所述弹性鼻托主体朝用户鼻梁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内壳体的表面设置;

46、万向球铰,所述万向球铰包括球铰主体及设于所述球铰主体一端的球体,所述球体与所述弹性鼻托主体球头连接;

47、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壳体上、另一端与所述球铰主体相连接。

4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49、本技术实施例的按摩机构可在实现多个按摩动作的同时,保证结构的便携性。本技术实施例中,按摩机构通过驱动件带动传动齿轮组转动,并利用传动齿轮组分别实现两种不同的按摩动作,一个是通过传动齿轮组带动摆杆往复摆动、进而带动第一按摩头实现往复刮痧按摩动作,另一个是通过传动齿轮组带动旋转斜杆、进而带动第二按摩头实现揉捏按摩动作。可见,本技术实施例仅通过一个按摩机构就能够实现多个不同的按摩动作,为用户提供更好按摩效果的同时,并不需要分别设置多个独立的按摩机构,减小按摩机构所占用的体积和重量,使按摩机构实现多种动作的同时,还具有一定便携性,进而有利于提高装有按摩机构的按摩仪的轻便性,利于按摩仪的轻薄化、小型化设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