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96390发布日期:2023-04-29 17:0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颈部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按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颈部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受不良生活习惯及工作压力的影响,颈部劳损的问题越来越多,颈部按摩装置越来越受欢迎,颈部按摩装置可对颈部肌肉进行按摩放松,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户颈部的不适。相关技术中颈部按摩装置旋钮使用通用的编码器开关,阻尼感不明显,使用户在旋转旋钮时,操作感不强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颈部按摩装置,其旋钮具有调节手感。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装置,包括主体部、按摩部、支架和旋钮;所述主体部适于佩戴于颈部,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且所述第一侧配置成靠近颈部;所述按摩部设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旋钮可转动地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旋钮和所述支架中的一个为第一结构件,且另一个为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包括滑动部,所述第二结构件设有与所述滑动部抵接的滑动面,所述滑动面配置成在所述旋钮的旋转方向上凹凸不平,以为所述旋钮的转动提供阻尼。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装置,通过在旋钮和支架上设有滑动部和与滑动部抵接的滑动面,旋钮在旋转时,滑动部因触接到滑动面凹凸不平的结构,使旋钮在转动时有阻尼。结构简单,且用户在旋转旋钮的有调节手感。

4、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颈部按摩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5、可选地,所述第一结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滑动部,并对所述滑动部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滑动部抵接所述滑动面。

6、可选地,所述第一结构件还包括导向筒,所述滑动部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导向筒内,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导向筒内。

7、可选地,所述滑动部具有与所述滑动面相对的抵接面,且所述抵接面配置成球面状。

8、可选地,所述滑动面上设有多个凸部和多个凹部,多个所述凸部和多个所述凹部在所述滑动部的滑动轨迹上交错布置,且所述凹部相对于相邻的凸部凹陷。

9、可选地,所述凹部为设于所述滑动面上的凹槽,且在所述旋钮的转动方向上,相邻的凹槽之间的部分构造成所述凸部。

10、可选地,所述凸部为设于所述滑动面上的凸筋,且在所述旋钮的转动方向上,相邻的凸筋之间的部分构造成所述凹部。

11、可选地,所述滑动部具有与所述滑动面相对的抵接面,且所述抵接面配置成球面状,且相邻的凹部和凸部之间的落差不大于所述抵接面的半径尺寸。

12、可选地,所述支架呈具有开口的环形,并配置成围绕颈部,且所述支架的至少一个开口端连接有所述旋钮,且所述旋钮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外侧。

13、可选地,所述主体部还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与所述支架相连,并沿所述支架的径向延伸,所述导风管内形成有用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通风的导风通道,所述旋钮具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与所述导风管相对,并连通所述导风管和所述支架的外侧空间。

14、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颈部按摩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件还包括弹性件(32),所述弹性件(32)抵接所述滑动部(31),并对所述滑动部(31)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滑动部(31)抵接所述滑动面(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件还包括导向筒(33),所述滑动部(31)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导向筒(33)内,所述弹性件(32)设于所述导向筒(3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31)具有与所述滑动面(41)相对的抵接面,且所述抵接面配置成球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面(41)上设有多个凸部(412)和多个凹部(414),多个所述凸部(412)和多个所述凹部(414)在所述滑动部(31)的滑动轨迹上交错布置,且所述凹部(414)相对于相邻的凸部(412)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414)为设于所述滑动面(41)上的凹槽,且在所述旋钮(40)的转动方向上,相邻的凹槽之间的部分构造成所述凸部(4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412)为设于所述滑动面(41)上的凸筋,且在所述旋钮(40)的转动方向上,相邻的凸筋之间的部分构造成所述凹部(41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31)具有与所述滑动面(41)相对的抵接面,且所述抵接面配置成球面状,且相邻的凹部(414)和凸部(412)之间的落差不大于所述抵接面的半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呈具有开口的环形,并配置成围绕颈部,且所述支架(30)的至少一个开口端连接有所述旋钮(40),且所述旋钮(40)连接于所述支架(30)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0)还包括导风管(11),所述导风管(11)与所述支架(30)相连,并沿所述支架(30)的径向延伸,所述导风管(11)内形成有用于所述主体部(10)的第一侧(10a)和第二侧(10b)通风的导风通道(112),所述旋钮(40)具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与所述导风管(11)相对,并连通所述导风管(11)和所述支架(30)的外侧空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装置,包括:主体部、按摩部、支架和旋钮,主体部适于佩戴于颈部,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且第一侧配置成靠近颈部;按摩部设于主体部上;旋钮可转动地与支架相连;旋钮和支架中的一个为第一结构件,且另一个为第二结构件,第一结构件包括滑动部,第二结构件设有与滑动部抵接的滑动面,滑动面配置成在旋钮的旋转方向上凹凸不平,以为旋钮的转动提供阻尼。根据本技术的颈部按摩装置,旋钮在旋转时,滑动部因触接到滑动面凹凸不平的结构,使旋钮在转动时有阻尼,结构简单,用户可以感受到在操作旋钮时带来的调节手感。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杰,邹晓元,蔡演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