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务人员方舱式消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8918发布日期:2023-08-10 01:2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务人员方舱式消杀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消毒防护,特别是涉及一种医务人员方舱式消杀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的消杀方舱是开放式的,一般用于流动式人员检测通道内,在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时进行短暂的消杀,例如申请号为202123123017.0的移动式安检消杀方舱,包括方舱壳体、第一安检通道及第二安检通道,方舱壳体在内部构成了容纳空间,容纳空间被纵向设置的第一隔板与横向设置的第二隔板分隔成第一安检通道与第二安检通道;第一安检通道中段设有通行闸机,将第一安检通道分隔成第一滞留区与第一消杀舱,第二安检通道中段分别设有隔断门与通行闸机,将第二安检通道分别间隔成第二消杀舱、第二滞留区、通行区;通行闸机装配有测温识别装置用于自动进行测温、识别与记录的安检工作,测温识别装置分别安装在第一滞留区与第二滞留区;其采用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将安检消杀方舱内部划分为第一安检通道与第二安检通道能够分别对进入及离开该场所的快速逐一测温消杀,第一时间检测通行人员的实时体温并在消杀舱内全方位消杀,一旦检测出体温异常则在滞留区暂时隔离,待医护工作人员对通行人员进一步检查,测温消杀工作全程在方舱内部完成并进行人员信息记录,在此期间无人员接触,安全、高效、智能。

2、但是,经申请人对上述现有技术进一步研究,并结合现场工作发现:现有消杀方舱是针对携带细菌风险较低的人员的,所以开放式消杀即能满足相应的需求,但是针对于携带细菌风险较高的人员来说,短暂的消杀并不能实现消杀目的;综上,由于医护人员长时间处于高感染环境下,所以医护人员更需要彻底的消杀,即需要提供一种可以满足医护人员消杀需求的消杀方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医务人员方舱式消杀系统,基于确保气密门处于关闭状态的基础上通过雾化消杀机构和负压发生机构的配合,保障消杀充分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务人员方舱式消杀系统,包括具有消杀空间的消杀舱体,所述消杀舱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气密门的开口,所述气密门与所述开口之间设置有感应传感器,所述感应传感器与工控机电联接;所述消杀空间分别与雾化消杀机构和负压发生机构相连接,所述消杀空间内布置有颗粒物探测检测仪和负压监测器,所述雾化消杀机构、所述负压发生机构、所述颗粒物探测检测仪和所述负压监测器均与工控机电联接。

3、优选地,所述工控机与报警器电联接。

4、优选地,所述报警器为多色警示灯。

5、优选地,所述感应传感器为感应开关或者压力传感器。

6、优选地,所述消杀空间内布置有舱内湿度传感器。

7、优选地,所述雾化消杀机构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储液箱、送药增压泵和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位于所述消杀空间顶部中心区域。

8、优选地,所述消杀空间内划定有若干单人站位,每个所述单人站位的正上方均设置有所述雾化喷头。

9、优选地,所述消杀系统还包括:检测器、控制器和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紫外线消毒灯设置在所述消洗机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器和紫外线消毒灯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医务人员方舱式消杀系统中采用在气密门与开口之间设置有感应传感器的方式,当感应传感器感应到气密门的位置后,表明气密门与开口处于闭合状态,通过确定气密进出门是否关闭,避免了消杀气体外泄的问题,保证消杀效果;同时,采用在开消杀后或在确定气密进出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将气密门断电的方式,使得消杀过程中气密进出门不能打开,避免了误操作导致消杀过程中消杀气体外泄的问题;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红外线感应器和检测器,用来自动感应和检测舱内是否需要进行消毒,能够控制喷头和紫外线消毒灯的启闭,实现了自动化控制,降低了消毒时所需的人力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医务人员方舱式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消杀空间的消杀舱体,所述消杀舱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气密门的开口,所述气密门与所述开口之间设置有感应传感器,所述感应传感器与工控机电联接;所述消杀空间分别与雾化消杀机构和负压发生机构相连接,所述消杀空间内布置有颗粒物探测检测仪和负压监测器,所述雾化消杀机构、所述负压发生机构、所述颗粒物探测检测仪和所述负压监测器均与工控机电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务人员方舱式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控机与报警器电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务人员方舱式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为多色警示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务人员方舱式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传感器为感应开关或者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务人员方舱式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空间内布置有舱内湿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务人员方舱式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消杀机构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储液箱、送药增压泵和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位于所述消杀空间顶部中心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务人员方舱式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空间内划定有若干单人站位,每个所述单人站位的正上方均设置有所述雾化喷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务人员方舱式消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系统还包括:检测器、控制器和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紫外线消毒灯设置在消洗机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器和紫外线消毒灯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医务人员方舱式消杀系统,包括具有消杀空间的消杀舱体,消杀舱体上设置有气密门,气密门与开口之间设置有感应传感器,感应传感器与工控机电联接;消杀空间分别与雾化消杀机构和负压发生机构相连接,消杀空间内布置有颗粒物探测检测仪和负压监测器;本技术中采用在气密门与开口之间设置有感应传感器的方式,当感应传感器感应到气密门的位置后,表明气密门与开口处于闭合状态,通过确定气密进出门是否关闭,避免了消杀气体外泄的问题,保证消杀效果;同时,采用在开消杀后或在确定气密进出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将气密门断电的方式,使得消杀过程中气密进出门不能打开,避免了误操作导致消杀过程中消杀气体外泄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阎玉恒,黄晓辉,黄建志,周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精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