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袋

文档序号:34497069发布日期:2023-06-17 23:5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便袋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特别涉及一种便袋。


背景技术:

1、日常生活中,很多长期卧床病人以及术后病人由于行动不便,不能进行正常的如厕,大多是由护理人员或家属将病人的臀部抬起,将便盆垫于臀下,然后进行排泄。但是这种排泄方式可能导致大便混杂着小便逆流至病人的背部,难以清理,且造成难闻的气味,且这种排泄方式对病人来说,并不舒服。

2、现有技术中,病人也可以使用成人纸尿裤,成人纸尿裤是一次性使用的纸类尿失禁用品,成人护理产品之一,是专门适用于失禁或如厕不便成人使用的一种抛弃式的尿裤。多数产品购买时为片状,穿好后为短裤型。纸尿裤为了保证穿戴人的臀部皮肤清洁、干爽,以无纺布、卫生纸、润毛浆、高分子吸收树脂、pe膜制成。但是纸尿裤追求吸水性能,设置多层吸水部件,导致纸尿裤的厚度较大,在使用时会给病人带来异物感,给病人带来不好的生理感受,且纸尿裤的价格昂贵,长期使用会给病人造成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期卧床病人以及术后病人不能正常如厕,纸尿裤的厚度较大,导致病人在使用纸尿裤会有异物感,给病人带来不好的生理感受,且价格昂贵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便袋,该便袋包括柔性便袋主体,柔性便袋主体具有主体部和遮挡部,主体部与遮挡部在柔性便袋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相接,且主体部远离遮挡部的一端在柔性便袋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3、其中,柔性便袋主体沿长度方向弯折,遮挡部与主体部彼此远离的一端相互靠近,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相对于主体部弯折且分别与遮挡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两侧连接。并且,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主体部与遮挡部在长度方向上彼此远离的一端之间形成束腰区,并且遮挡部与主体部在长度方向上的弯折区域形成裤裆区。

4、并且,在裤裆区沿着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向外突出的集便兜,集便兜沿宽度方向延伸突出于裤裆区的两侧。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便袋在使用时,通过束腰区连接至人体的腰部,裤裆区对应于人体的排泄位置,由于在裤裆区形成有集便兜,能够尽可能地收集人体排出的排泄物,减少排泄物在便袋流动从而弄脏人体的臀部皮肤,保证了人体的清洁。进一步,在排泄后可以很方便地将便袋取下丢弃,从而不会由于长期穿戴对人体产生二次污染,并且方便护理人员的操作使用。

6、另外,由于柔性便袋主体只需要起到收集排泄物的作用,不需要设置多层的防水吸附材料,柔性便袋本体的厚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纸尿裤更薄,不仅降低了使用成本,还不会产生异物感,从而改善了人在穿戴这种便袋排泄时的生理感受。

7、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便袋主体设置为柔性,且不需要设置多层的防水吸附材料,该结构在使用时,便袋主体的变形能力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纸尿裤更好,有利于适应人体不同位置的皮肤,从而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舒服感。

8、因此,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这种便袋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基础上,还能够提高便袋的使用便捷性和用户舒适感。

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便袋,在长度方向上,主体部与遮挡部的长度比在1.4~2.2:1的范围内。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便袋的主体部的长度比遮挡部的长度更长,主体部的长度能够完整地包裹着人体的臀部,避免排泄物外漏,而遮挡部在遮挡住人体隐私部位的前提下,减少其对人体的束缚感,从而改善人在穿戴这种便袋时的体感。

1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便袋,主体部远离遮挡部的一端设置第一防倒流部。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在行动不便,需要处于躺卧状态下使用这种便袋排泄时,主体部上的第一防倒流部能够阻隔便袋内的排泄物从人体的后腰部位流出,尽可能保证人体皮肤的清洁,避免了人体处于躺卧体位时由于排泄物自便袋漏出而导致后背皮肤被污染,不仅降低了人体被二次污染的几率,更减少了使用者在排泄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便袋,第一防倒流部包括医用棉纱,医用棉纱呈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条状,且设置于主体部远离遮挡部的一端内表面、两侧端部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抵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用棉纱在保证能够阻隔固态的排泄物的前提下,也能够尽可能地吸收液态的排泄物,尽可能避免排泄物从便袋的一端泄出。且医用棉纱比较亲肤,从而能够保证这种便袋的穿戴舒适性。

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便袋,遮挡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设置第二防倒流部,第二防倒流部包括呈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条状医用棉纱,且设置于遮挡部的一端内表面、两侧端部分别与遮挡部的端部对齐。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在行动不便时,需要处于俯卧体位时使用这种便袋时,遮挡部上的第二防倒流部能够阻隔便袋内的排泄物从人体的下腹部位流出,尽可能保证人体皮肤的清洁。并且,条形医用棉纱在阻隔固态排泄物的同时,还能够吸收液体的排泄物,提高便袋在穿戴时的密封性。

1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便袋,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为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胶贴,每个条形胶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主体部的端部边缘。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条形胶贴沿宽度方向延伸,能够使得遮挡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两侧连接于条形胶贴的不同位置,从而使得便袋的束腰区沿周向的尺寸可以改变,这种结构使得便袋可以适用于不同体型、不同腰围的人。

1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便袋,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自主体部的两侧端部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延伸部,每个条形延伸部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粘性层。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便袋通过主体部的两条条形延伸部连接至遮挡部,从而减少这种便袋在穿戴时主体部与遮挡部之间重叠的部位,进一步减少对人体的束缚感,从而改善人在穿戴这种便袋时的体感。

2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便袋,还包括设置于裤裆区的辅助集便兜,辅助集便兜在宽度方向上位于裤裆区的中部、自主体部向外突出于裤裆区。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便袋在使用时,人的排泄物会被收集到集便兜内,并且,由于在裤裆区设置有自主体部向外突出于裤裆区的辅助集便兜,排泄物会被进一步收集在辅助集便兜内,增加了裤裆区的储便空间,并且,辅助集便兜能够增强集便兜对排泄物的限制,使得排泄物不易在便袋内发生移动。

2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便袋,柔性便袋主体由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以及聚偏二氯乙烯(pvdc)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并且,主体部与遮挡部一体形成,其中,遮挡部不透明。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便袋的生产成本较低,且由上述材料制成的柔性便袋主体易于弯折,进而具有便于穿戴的优点。进一步地,这种便袋的化学性质稳定,能够隔绝液体,且无毒无害,在能够很好地包裹排泄物的前提下,不会给穿戴人的皮肤带来刺激感。

2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便袋,柔性便袋主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设置防侧漏部;其中,防侧漏部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分别设置于柔性便袋主体两侧边缘的两条医用棉纱或拒水无纺布条;或者,沿长度方向延伸分别设置于柔性便袋主体两侧边缘的两条弹性构件。

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便袋在两侧边缘设置防侧漏部,能够防止排泄物从两侧漏出,提高便袋的密封性,保证了人体以及外界环境的清洁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具体的,采用两条医用棉纱或者拒水无纺布条能够尽可能地吸收便袋内部,处于边缘部位的排泄物。或者采用两条弹性构件,能够将便袋的边缘束缚在人体的皮肤表面,避免便袋内的排泄物侧漏。

2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便袋,便袋还包括内衬层,内衬层位于柔性便袋主体的内侧,且内衬层至少在裤裆区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形成有开口,内衬层的边缘连接于柔性便袋主体的内侧边缘;其中,内衬层由亲水性无纺布制成。

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便袋在使用时,便袋的内衬层贴附在人体皮肤的表面,而排泄物则通过内衬层的开口流入柔性便袋主体和内衬层之间,内衬层能够保证人体臀部不被排泄物弄脏,提高了人在使用该便袋时的清洁性。

2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便袋,内衬层包括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内衬部和第二内衬部,第一内衬部和第二内衬部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与主体部远离遮挡部的一端内侧边缘连接,第一内衬部和第二内衬部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柔性便袋主体的内表面、裤裆区内主体部与遮挡部的相接部位连接。

30、第一内衬部和第二内衬部沿宽度方向相背离的侧边,均与柔性便袋主体在宽度方向相对应的边缘连接。

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便袋在使用时,第一内衬部和第二内衬部分别贴附在人体的两侧臀部,保证了人体臀部皮肤不被排泄物弄脏,排泄物则从第一内衬部和第二内衬部之间流出柔性便袋主体内。第一内衬部和第二内衬部相背离的侧边与柔性便袋主体的边缘连接,使得排泄物处于第一内衬部、第二内衬部以及柔性便袋主体围绕形成的空间内。极大地提高了人在使用这种便袋时的清洁性。

3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袋,这种便袋在使用时,通过主体部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至遮挡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从而形成束腰区穿戴在人体上,遮挡部与主体部在长度方向上的弯折区域形成裤裆区。裤裆区的集便兜能够收集排泄物,尽可能地收集人体排出的排泄物,减少排泄物在便袋流动从而弄脏人体的臀部皮肤,保证了人体的清洁。进一步地,在排泄后可以很方便地将便袋取下丢弃,从而不会由于长期穿戴对人体产生二次污染,并且方便护理人员的操作使用。

34、另外,由于柔性便袋主体只需要起到收集排泄物的作用,不需要设置多层的防水吸附材料,且便袋本体的厚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纸尿裤更薄,不仅降低了使用成本,还不会产生异物感,从而改善了人在穿戴这种便袋排泄时的生理感受。

35、此外,该便袋在主体部、遮挡部形成束腰区的边缘形成第一防倒流部和第二防倒流部,在柔性便袋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形成防侧漏部,用于阻隔便袋内的排泄物从便袋内流出,尽可能保证人体皮肤的清洁,避免了人体后背皮肤被排泄物弄脏,进而也减少了使用者在排泄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36、另外,裤裆区还设置有自主体部向外突出于裤裆区的辅助集便兜,排泄物会被进一步收集在辅助集便兜内,增加了裤裆区的储便空间,并且,辅助集便兜能够增强集便兜对排泄物的限制,使得排泄物不易在便袋内发生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