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9335发布日期:2023-06-08 14:0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艾灸仪,具体为一种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


背景技术:

1、艾灸,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产生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分,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理疗方法,艾灸仪一般固定或悬空在人体穴位上,利用艾条燃烧产生的艾热护理人体。

2、常见的艾灸仪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燃烧的艾条放置在艾灸仪内固定安装的燃烧室内,燃烧室距离人体皮肤的高度不能做到自由调节,当燃烧室距离人体皮肤太近时,会导致艾条产生的热量向下流动从而灼伤皮肤;其次,艾条在艾灸仪内燃烧时,艾灸仪的外壳上会产生一定的温度,使用者在长时间手持的情况下,手会感觉到很烫,从而需要更换另一只手来手持,反复操作的话,会导致艾灸仪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的位置出现偏差,从而影响艾灸仪的正常使用。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上均活动安装有滑块,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燃烧室和固定针,所述壳体的顶侧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顶盖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圆环,所述弧形圆环内活动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侧与过滤板的顶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圆环通过升降组件与限位柱进行连接,所述壳体的底侧设有底部组件,壳体上设有蓄电池。

3、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滤孔,多个第一滤孔呈圆周阵列分布,艾条燃烧产生的烟气穿过多个第一滤孔和多个出风孔排出到外界。

4、优选的,所述燃烧室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滤孔,多个第二滤孔呈圆周阵列分布,艾条燃烧产生的烟气穿过多个第二滤孔,之后穿过多个第一滤孔和多个出风孔排出到外界。

5、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弧形圆环外侧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上设有多个轮齿,所述限位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上设有多个斜型齿,所述齿轮上的轮齿与齿条上相对应的斜型齿相啮合。

6、优选的,所述弧形圆环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靠近齿轮的一侧与旋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底部组件包括螺纹安装在壳体底侧的底盖,所述底盖上开设有多个艾灸孔,多个艾灸孔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底盖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呈圆周阵列分布。

8、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套接安装有防烫套,所述防烫套呈硅胶材质,硅胶材质的防烫套具有很好的防烫效果。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该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通过打开电机,旋转杆旋转间接带动限位柱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间接控制燃烧室和艾灸孔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间接调节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下传导过程中热量的变化,使热量保持在合适范围内不会灼伤皮肤。

11、2、该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壳体外侧设置的防烫套起到防烫作用,防止因壳体外侧发烫需要反复更换另一只手来手持,减少更换手持艾灸仪过程中导致人体皮肤穴位位置出现偏差的情况发生,从而保障艾灸仪的正常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5),两个滑槽(5)上均活动安装有滑块(6),两个滑块(6)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过滤板(7),所述过滤板(7)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燃烧室(9)和固定针(23),所述壳体(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顶盖(11),所述顶盖(11)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12),所述顶盖(11)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圆环(13),所述弧形圆环(13)内活动安装有限位柱(14),所述限位柱(14)的底侧与过滤板(7)的顶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圆环(13)通过升降组件与限位柱(14)进行连接,所述壳体(1)的底侧设有底部组件,壳体(1)上设有蓄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7)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滤孔(8),多个第一滤孔(8)呈圆周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9)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滤孔(10),多个第二滤孔(10)呈圆周阵列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弧形圆环(13)外侧的第一固定板(16),所述第一固定板(16)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旋转杆(19),所述旋转杆(19)上固定安装有齿轮(20),所述齿轮(20)上设有多个轮齿,所述限位柱(1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齿条(15),所述齿条(15)上设有多个斜型齿,所述齿轮(20)上的轮齿与齿条(15)上相对应的斜型齿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圆环(13)远离第一固定板(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17),所述第二固定板(17)的底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21),所述连接柱(21)靠近齿轮(20)的一侧与旋转杆(19)的一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组件包括螺纹安装在壳体(1)底侧的底盖(3),所述底盖(3)上开设有多个艾灸孔(4),多个艾灸孔(4)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底盖(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隔板(22),多个隔板(22)呈圆周阵列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侧套接安装有防烫套(2),所述防烫套(2)呈硅胶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艾灸仪的控温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上均活动安装有滑块,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燃烧室和固定针,所述壳体的顶侧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顶盖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圆环,所述弧形圆环内活动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侧与过滤板的顶侧固定连接,通过打开电机,旋转杆旋转间接带动限位柱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间接控制燃烧室和艾灸孔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间接调节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下传导过程中热量的变化,使热量保持在合适范围内不会灼伤皮肤。

技术研发人员:马婧,黄嘉亮,崔登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少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