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骨科外固定架牵引装置

文档序号:34438661发布日期:2023-06-10 06:4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骨科外固定架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骨科外固定架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1、骨折是指在骨骼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根据致病因素不同可以分为外伤性骨折、病理性骨折等不同类型。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畸形、反常活动、疼痛、肿胀、运动障碍、骨擦音、骨擦感等,严重的可以导致休克,危及生命安全。骨折的治疗最主要的目的是恢复骨骼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保证良好的对位对线关系,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骨折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等,保守治疗就是复位、固定、牵引及后续的康复锻炼。

2、骨折的牵引方式包括皮牵引和骨牵引,皮牵引就是在体表通过固定带固定肢体后牵引,骨牵引一般适用于不稳定胫腓骨骨折、部分跟骨骨折和轻度髋、膝挛缩畸形等,通过在骨骼内插入牵引针,然后牵拉牵引针进行牵引。目前进行牵引的器具较多,临床上主要应用的是滑轮组和秤砣。但该牵引器具的牵引方向和力度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目前的牵引器械不方便调整拉力,只能用固定的秤砣重量调整,在进行牵引时由于秤砣垂直向下,牵拉绳的角度就是从牵引针到滑轮的方向,呈现了一个“v”型,其牵拉的方向不是与下肢的长轴方向平行,而是呈现一定的角度,因此除了下肢长轴方向的力外还有一个垂直于下肢长轴的力,后者对于下肢有损伤作用,可能损伤下肢的骨质,对于老年人及骨质疏松的患者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骨科外固定架牵引装置,以解决现有牵引器具牵拉方向与下肢长轴方向具有一定角度、造成对下肢损伤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骨科外固定架牵引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便携式骨科外固定架牵引装置,包括电动牵拉机构、支撑板和底板,支撑板的后端通过第一铰轴铰接在底板的后端,支撑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电动缸,电动缸可推动支撑板绕第一铰轴转动;

4、电动牵拉机构包括牵拉电机和两组隔档件,两组隔档件分别位于两块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且隔档件的下端通过第二铰轴铰接在支撑板上,隔档件的上部设置有多个短杆,相邻的两个短杆之间形成卡口;两个隔档件的下部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位于支撑板的下方;

5、牵拉电机安装在底板的前端,支撑板的前端底部安装有导向滑轮,横杆与牵拉电机之间设置有牵拉绳,所述牵拉绳绕过导向滑轮。

6、进一步的,在底板的后端设置有斜坡结构。

7、进一步的,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软垫。

8、进一步的,在底板的前端固定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在病床上。

9、进一步的,所述牵拉绳上安装有拉力计。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牵拉电机和牵拉绳对两组隔档件进行牵拉,两组隔档件施力于牵引针,使得牵引针受到沿下肢长轴方向牵拉;并且通过牵拉电机可以调节牵拉力度;本装置减少了对骨质的破坏,并且组装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骨科外固定架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牵拉机构、支撑板和底板,支撑板的后端通过第一铰轴铰接在底板的后端,支撑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电动缸,电动缸可推动支撑板绕第一铰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骨科外固定架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的后端设置有斜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骨科外固定架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软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骨科外固定架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的前端固定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在病床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骨科外固定架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绳上安装有拉力计。


技术总结
一种便携式骨科外固定架牵引装置,包括电动牵拉机构、支撑板和底板,支撑板的后端通过第一铰轴铰接在底板的后端,支撑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电动缸,电动缸可推动支撑板绕第一铰轴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牵拉电机和牵拉绳对两组隔档件进行牵拉,两组隔档件施力于牵引针,使得牵引针受到沿下肢长轴方向牵拉;并且通过牵拉电机可以调节牵拉力度;本装置减少了对骨质的破坏,并且组装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常盼盼,王天兵,黄伟,张鹏,李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