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助行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0132发布日期:2023-06-21 13:2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助行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康复训练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康复助行训练器。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人口的老化,老年性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骨科学关节病增多,环境因素的影响,骨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应增多等等,一般腿部骨科手术后通常需要利用助行训练器进行康复训练。

2、现有的助行训练器为了便于夜间也可以使用,会在连接管上涂上一层荧光层,然而荧光层暴露在外,容易造成荧光层磨损。

3、因此,提供一种具有防止荧光层磨损的康复助行训练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2、为了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康复助行训练器,包括:架体;握持块,固定套设于架体;刹车轮,设于架体下端,与架体转动连接;连接杆,与架体固定连接;荧光管,固定套设于连接杆;导向管,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滑杆,与导向管水平滑动连接;固定块,与滑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块,与固定块水平滑动连接;第一夹持块,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一推板,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二滑块,与固定块水平滑动连接;第二夹持块,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二推板,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固定连接。

3、夜间使用完后,只需要推动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第一推板会带动第一夹持块移动,第二推板会带动第二夹持块移动,从而使滑杆可以移动,然后将滑杆移动至荧光管位置,从而对荧光管上的荧光层进行保护,防止荧光层磨损。

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设有连接杆圆周方向延伸卡槽;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均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连接杆的卡槽卡接。

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设有沿着固定块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槽移动。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设有沿着固定块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沿着第二滑槽移动。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块设有供第一滑块穿过的第一避空槽。

8、进一步地,所述康复助行训练器还包括:防滑块;所述防滑块设于架体下端;所述固定套与架体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设有沿着连接杆轴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滑杆沿着导向槽移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板设于第一滑块一侧;所述第一推板与所述第一滑块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二推板设于第二滑块一侧;所述第二推板与所述第二滑块通过螺丝固定。

1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具体防止荧光层磨损的康复助行训练器。



技术特征:

1.一种康复助行训练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助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设有连接杆圆周方向延伸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助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设有沿着固定块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槽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助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设有沿着固定块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沿着第二滑槽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助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块设有供第一滑块穿过的第一避空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助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助行训练器还包括:防滑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助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设有沿着连接杆轴向延伸的导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助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板设于第一滑块一侧;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康复助行训练器,其属于康复训练用具技术领域。架体;握持块,固定套设于架体;刹车轮,设于架体下端,与架体转动连接;连接杆,与架体固定连接;荧光管,固定套设于连接杆;导向管,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滑杆,与导向管水平滑动连接;固定块,与滑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块,与固定块水平滑动连接;第一夹持块,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一推板,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二滑块,与固定块水平滑动连接;第二夹持块,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二推板,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止荧光层磨损的康复助行训练器。

技术研发人员:汪玲,王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鄞州区钱湖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