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0131发布日期:2023-06-21 13:2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身刚度是指车身抵抗变形的能力,分为车身整体刚度和车身局部刚度,车身整体刚度又分为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其中,弯曲刚度是指车身在外力的作用下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

2、车身整体刚度不足不仅会带来例如整车震动大、乘员舱噪音大、局部异响等nvh(为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分别表示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特性,而且还会影响车辆的整车安全性、整车结构和操控的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提升车身整体刚度,来优化车辆的整体性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能够解决车身后部结构强度差所导致的车身整体刚度不足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该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后轮罩内板、搁物板后横梁、车身后纵梁、后地板后横梁以及加强板,搁物板后横梁位于后轮罩内板的内侧,搁物板后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车身后纵梁与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后地板后横梁与车身后纵梁固定连接,后地板后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加强板位于后轮罩内板的内侧,加强板包括靠近搁物板后横梁设置的第一加强段,第一加强段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至与搁物板后横梁接触,第一加强段与搁物板后横梁固定连接。

3、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后部结构,通过将加强板设置在后轮罩内板的内侧,加强板能够对后轮罩内板起到补强作用,提升后轮罩内板的耐久性,有利于降低车辆的后轮的噪声传递,提升车辆的nvh特性;通过设计加强板的第一加强段与搁物板后横梁直接连接,加强板的第一加强段还对搁物板后横梁起到补强作用,以有效提升搁物板后横梁的刚性强度和抗扭性能。

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后部结构。

5、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车辆,具有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车辆,其车身整体刚度性能较优,车辆的整体性能较好。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该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后轮罩内板、搁物板后横梁、车身后纵梁、后地板后横梁以及加强板,搁物板后横梁位于后轮罩内板的内侧,搁物板后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车身后纵梁与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后地板后横梁与车身后纵梁固定连接,后地板后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加强板位于后轮罩内板的内侧,加强板包括靠近搁物板后横梁设置的第一加强段,第一加强段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至与搁物板后横梁接触,第一加强段与搁物板后横梁固定连接。该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车身后部的结构强度,以升车身整体刚度,从而优化车辆的整体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腾腾,万劲,孙连有,杨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