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1444发布日期:2023-06-28 12:1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心室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心室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心脏外科手术中,由于患者自身疾病或手术的需要,患者心脏功能变弱,泵血能力不足。此时需要对心脏插入心室辅助装置辅助心脏泵血。现有的心室辅助装置是利用心脏泵血原理,将心脏内血液通过泵血机构泵出,并将血液导流至心脏外的主动脉以流向全身。

2、现有的心室辅助装置包括导管和泵血机构,泵血机构设置在导管的远端(远离操作者或者医师的一端),导管经过股动脉或腋动脉或颈动脉插入患者的心脏的左心室中,泵血机构随之进入患者的左心室中,泵血机构还可以借助于导管经过股静脉等静脉插入患者的心脏的右心室中。然而,介入血管路径有弯曲,导管在插入血管的期间容易出现弯折扭结,进而造成导管内的灌注管路弯折扭结,使得泵血机构失去灌注液的冲洗而发生凝血,进而影响心室辅助装置的泵血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心室辅助装置,能够降低灌注管扭结的概率。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心室辅助装置,包括介入导管和与设置在介入导管的泵血机构,介入导管包括第一管壁和由第一管壁围合形成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设有与泵血机构连通的灌注管,灌注管包括第二管壁和由第二管壁围合形成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设有支撑导丝,第二管壁与支撑导丝均沿介入导管的远心端至近心端延伸设置。

3、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支撑导丝在近心端与远心端的至少一端与第二容纳腔固定连接。

4、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支撑导丝的刚度大于第二管壁,和/或支撑导丝的刚度大于第一管壁。

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支撑导丝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管壁,和/或支撑导丝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二管壁。

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第一容纳腔内还设有线束管,线束管沿介入导管的远心端至近心端延伸设置。

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泵血机构包括沿近心端至远心端的方向顺次连接的第一通管、连通管和第二通管,第二通管与介入导管连接。

8、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第二通管内设有泵体,灌注管与泵体连通,灌注管用于向泵体输送灌注液。

9、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上均设有与管外连通的窗口。

10、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灌注液包括抗凝血剂。

11、本申请实施例的心室辅助装置包括介入导管和与介入导管的近心端连接的泵血机构,介入导管包括第一管壁和由第一管壁围合形成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设有与泵血机构连通的灌注管,灌注管用于向泵血机构输送灌注液,灌注管包括第二管壁和由第二管壁围合形成的第二容纳腔;本申请通过在第二容纳腔内沿介入导管的远心端至近心端延伸设置的支撑导丝,提高灌注管的抗扭结性,降低灌注管扭结的概率,进而降低泵血机构发生凝血造成泵血功能失效的概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心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介入导管和与设置在所述介入导管的泵血机构,所述介入导管包括第一管壁和由所述第一管壁围合形成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与所述泵血机构连通的灌注管,所述灌注管包括第二管壁和由所述第二管壁围合形成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支撑导丝,所述第二管壁与所述支撑导丝均沿所述介入导管的远心端至近心端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导丝在近心端与远心端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导丝的刚度大于所述第二管壁,和/或所述支撑导丝的刚度大于所述第一管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导丝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管壁,和/或所述支撑导丝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管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还设有线束管,所述线束管沿所述介入导管的远心端至近心端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血机构包括沿近心端至远心端的方向顺次连接的第一通管、连通管和第二通管,所述第二通管与所述介入导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心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管内设有泵体,所述灌注管与所述泵体连通,所述灌注管用于向所述泵体输送灌注液。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心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管和所述第二通管上均设有与管外连通的窗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心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液包括抗凝血剂。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心室辅助装置,包括介入导管和与介入导管的近心端连接的泵血机构,介入导管包括第一管壁和由第一管壁围合形成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设有与泵血机构连通的灌注管,灌注管包括第二管壁和由第二管壁围合形成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设有支撑导丝,第二管壁与支撑导丝均沿介入导管的远心端至近心端延伸设置。本申请公开的心室辅助装置通过在第二容纳腔内沿介入导管的远心端至近心端延伸设置的支撑导丝,提高灌注管的抗扭结性,降低灌注管扭结的概率,进而降低泵血机构发生凝血造成泵血功能失效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寒松,唐智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凯利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