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姿矫正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0769发布日期:2023-06-08 14:2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姿矫正垫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具体为一种坐姿矫正垫。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的大量普及,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在电子产品的投入时间越来越多,同时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坐姿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为了维持长时间的坐姿,身体上半身尤其脊柱两旁及背部肌肉,会发生部分肌肉组织代偿,容易出现圆肩驼背及颈椎过度前屈的现象,这种情况也增加的颈椎病、腰椎病和背部不适疼痛的概率。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期,不良姿势会影响正常发育,诱发脊柱侧弯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一个正确良好的坐姿极为关键;不论是办公上班族还是学生群体,都会面临坐姿健康与否的问题,并且该问题越来越严重。

2、市面上,目前也有很多相关的坐姿监测或者坐姿纠正的产品,其缺点如下:

3、1、舒适度不高;强制性采用非常规或影响坐姿舒适性和自由度的方式;或者是采用材质较硬的纠正器材,这样的方式舒适度低,不适合办公或学习场景;

4、2、矫正难度大;采用佩戴矫正背带,如背背佳的模式具有一定的矫正功能,但是当用户处于坐姿时,矫正效果不佳,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诊断为脊柱侧弯的患者,背背佳很难矫正;

5、3、监测坐姿不实用;坐姿监测的方式也有很多种,目前市面上也有在坐垫内部安装压力传感器,通过检测坐垫上表面压力数值来判断受力点是否均匀,但这种情况更多是起到检测作用,对于长久的坐姿矫正效果不佳;

6、 4、不能调节坐垫倾斜角度,不能适用于身高不同的使用者的使用,需要频繁更换不同高度的坐垫,增加成本的支出,降低实用性。

7、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一种坐姿矫正垫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坐姿矫正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坐姿矫正垫,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转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与转板的一端内部均穿插有铰接销且转动连接,所述底板通过铰接销与转板铰连接,所述转板与底板的外侧均设有坐垫,所述转板与底板的远离铰接销的一端内部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调节机构,所述坐垫靠近调节机构的上端设有臀部凹槽,所述坐垫的靠近臀部凹槽的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放腿凹槽,所述臀部凹槽与对称分布的放腿凹槽相通。

3、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有凸块与滑板,所述滑板的下端一侧与凸块固定连接,所述滑板的上端铰连接吊耳,所述吊耳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在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设在转板内,所述第一滑块内滑动有光轴,所述光轴的两端固定连接转板,所述滑板的一侧啮合连接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卡紧轮,所述卡紧轮的远离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涡轮,所述齿轮、卡紧轮与涡轮的内部均穿插有转动轴且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固定柱,所述涡轮的下端啮合连接蜗杆,所述蜗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固定柱,所述旋转轴的远离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旋钮,所述卡紧轮的外侧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卡槽,所述卡紧轮的上端设有拉动柱,所述拉动柱滑动在固定柱内,所述拉动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卡紧销,所述卡紧销滑动在固定柱内,所述卡紧销的下端卡入卡槽内,所述拉动柱的内部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拉动柱,所述拉动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拉盘。

4、优选的,所述坐垫的下端设有胶皮垫。

5、优选的,所述坐垫为不等边四菱柱状,构成材料为具有高抗压性且一定弹性的珍珠棉材质,平放时前低后高。

6、优选的,所述滑板与齿轮相啮合处设有齿。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姿矫正垫是利用脊柱生物力学原理,通过自身的调节帮助需要加强的肌肉群进行锻炼,从而达到解决因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导致的圆肩驼背姿态和疼痛不适,所以产品设计以亲民实用方便为目的,而坐姿监测装置更多是起到检测作用,对于长久的坐姿矫正效果不佳,治标不治本,并且可以适用于身高不同的使用者的使用,只需要一种坐垫就可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的使用,减少成本的支出,增加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坐姿矫正垫,包括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上端设有转板(4),所述底板(5)的一端与转板(4)的一端内部均穿插有铰接销(7)且转动连接,所述底板(5)通过铰接销(7)与转板(4)铰连接,所述转板(4)与底板(5)的外侧均设有坐垫(1),所述转板(4)与底板(5)的远离铰接销(7)的一端内部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调节机构,所述坐垫(1)靠近调节机构的上端设有臀部凹槽(2),所述坐垫(1)的靠近臀部凹槽(2)的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放腿凹槽(3),所述臀部凹槽(2)与对称分布的放腿凹槽(3)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姿矫正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柱(8),所述固定柱(8)的下端固定连接底板(5),所述固定柱(8)的内部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9)内滑动有凸块(11)与滑板(10),所述滑板(10)的下端一侧与凸块(11)固定连接,所述滑板(10)的上端铰连接吊耳(20),所述吊耳(20)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块(18),所述第一滑块(18)滑动在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槽(17)设在转板(4)内,所述第一滑块(18)内滑动有光轴(19),所述光轴(19)的两端固定连接转板(4),所述滑板(10)的一侧啮合连接齿轮(29),所述齿轮(29)的一侧固定连接卡紧轮(26),所述卡紧轮(26)的远离齿轮(29)的一端固定连接涡轮(28),所述齿轮(29)、卡紧轮(26)与涡轮(28)的内部均穿插有转动轴(27)且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27)的两端转动连接固定柱(8),所述涡轮(28)的下端啮合连接蜗杆(15),所述蜗杆(15)的一侧固定连接旋转轴(14),所述旋转轴(14)转动连接固定柱(8),所述旋转轴(14)的远离蜗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旋钮(12),所述卡紧轮(26)的外侧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卡槽(25),所述卡紧轮(26)的上端设有拉动柱(16),所述拉动柱(16)滑动在固定柱(8)内,所述拉动柱(16)的下端固定连接卡紧销(24),所述卡紧销(24)滑动在固定柱(8)内,所述卡紧销(24)的下端卡入卡槽(25)内,所述拉动柱(16)的内部设有第三滑槽(23),所述第三滑槽(23)内滑动有第二滑块(21),所述第二滑块(21)的下端固定连接弹簧(22),所述弹簧(22)的下端固定连接拉动柱(16),所述拉动柱(16)的上端固定连接拉盘(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姿矫正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1)的下端设有胶皮垫(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姿矫正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1)为不等边四菱柱状,构成材料为具有高抗压性且一定弹性的珍珠棉材质,平放时前低后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坐姿矫正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0)与齿轮(29)相啮合处设有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坐姿矫正垫,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转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与转板的一端内部均穿插有铰接销且转动连接,所述底板通过铰接销与转板铰连接,所述转板与底板的外侧均设有坐垫,所述转板与底板的远离铰接销的一端内部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调节机构,所述坐垫靠近调节机构的上端设有臀部凹槽,本技术提供的坐姿矫正垫是利用脊柱生物力学原理,通过自身的调节帮助需要加强的肌肉群进行锻炼,从而达到解决因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导致的圆肩驼背姿态和疼痛不适。

技术研发人员:魏傲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魏傲东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