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人工椎体。
背景技术:
1、人工椎体用于治疗椎体爆裂骨折、脊柱后凸畸形、脊柱肿瘤等疾病,在手术中需要将患者受损或病变的椎体进行切除,切除后使用椎体替代物移植以维持正常的脊柱载荷及生理曲度。人工椎体可采用钛笼和可撑开椎体,但是在相关技术中,当可撑开椎体的高度达到最大时,因椎体内未设置限位结构,从而医生在术中调整人工椎体至最大高度时,人工椎体容易上下分离,进而了延长手术时间,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以对人工椎体的撑开高度进行限位,且结构稳定,可靠性较高的人工椎体。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人工椎体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内具有腔室;
4、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腔室内,所述转动件仅可绕所述腔室的轴线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螺柱和止挡件,所述螺柱同轴设于所述转动件且与所述转动件螺纹配合,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腔室可转动,以带动所述螺柱沿所述转动件的轴向移动,所述螺柱的侧壁设有止挡孔,所述止挡孔内设有台阶面,所述止挡件穿设于所述止挡孔且与所述台阶面相抵,所述止挡件位于所述转动件背离所述腔室开口的一端,在所述螺柱伸出至所述腔室预设距离后,所述止挡件与所述转动件相抵。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人工椎体,当需要撑开人工椎体时,可以旋转转动件以带动螺柱沿转动件的轴向移动,由于转动件仅可绕腔室的轴线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可以对人工椎体进行自锁,以避免人工椎体沉降,使得人工椎体的结构稳定性较好。另外,由于螺柱的止挡孔内设有台阶面,在止挡件安装完毕之后,止挡件可以与台阶面相抵,从而可以对止挡件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以避免止挡件过度伸入止挡孔内或超出于止挡孔外。当螺柱伸出至腔室预设距离后,止挡件与转动件相抵以避免螺柱脱出腔室。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人工椎体可以对撑开高度进行限位,且结构稳定,可靠性较高。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挡孔包括相连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相比于所述第二孔段更邻近所述腔室内壁,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且所述台阶面成型在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第二孔段之间,所述止挡件包括相连的柱体部和端帽部,所述柱体部与所述第二孔段配合,所述端帽部与所述第一孔段配合且与所述台阶面相抵。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柱体部与所述第二孔段过盈连接,或者,所述柱体部与所述第二孔段螺纹配合。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帽部的端面在正交于所述螺柱轴向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为弧形,且朝向所述腔室内壁的方向凸出,或,所述端帽部的端面在正交于所述螺柱轴向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为平面。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帽部的端面为圆弧面,且所述端帽部的端面的曲率半径与所述螺柱的曲率半径相等,或,所述端帽部的端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螺柱的曲率半径。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采用可透x光的材料;和/或,所述第一支撑件背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背离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均为多孔骨小梁结构,所述多孔骨小梁结构的孔隙率大于等于40%且小于等于90%,所述多孔骨小梁结构的孔径大于等于100μm且小于等于1000μm。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相连的支撑本体和第一配合部,所述腔室设于所述支撑本体内,所述转动件的外周壁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弹性抵接,以使所述转动件仅可沿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周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多个棘齿,多个所述棘齿沿所述转动件的外周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内侧具有凸起,所述凸起能够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棘齿之间,所述转动件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其中一个方向转动时,所述凸起能够从所述棘齿上滑过,且所述凸起能够限制所述转动件沿另一个相反方向转动;和/或,所述人工椎体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连,所述驱动件可带动所述第一配合部移动,以使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分离。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本体和所述第一配合部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不超出所述支撑本体的轴向上的端面,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朝向所述腔室的径向向内延伸,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转动件邻近所述腔室开口的一端相抵,以限制所述转动件脱出所述腔室。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邻近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与所述腔室同轴布置,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钩体部,所述钩体部沿朝向所述腔室的径向向内延伸,且所述钩体部与所述第一环槽配合;和/或,所述转动件的外周壁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与所述腔室同轴布置,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支撑本体的侧壁且与所述第二环槽配合。
1.一种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孔包括相连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相比于所述第二孔段更邻近所述腔室内壁,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且所述台阶面成型在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第二孔段之间,所述止挡件包括相连的柱体部和端帽部,所述柱体部与所述第二孔段配合,所述端帽部与所述第一孔段配合且与所述台阶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部与所述第二孔段过盈连接,或者,所述柱体部与所述第二孔段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帽部的端面在正交于所述螺柱轴向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为弧形,且朝向所述腔室内壁的方向凸出,或,所述端帽部的端面在正交于所述螺柱轴向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帽部的端面为圆弧面,且所述端帽部的端面的曲率半径与所述螺柱的曲率半径相等,或,所述端帽部的端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螺柱的曲率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采用可透x光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相连的支撑本体和第一配合部,所述腔室设于所述支撑本体内,所述转动件的外周壁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弹性抵接,以使所述转动件仅可沿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周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多个棘齿,多个所述棘齿沿所述转动件的外周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内侧具有凸起,所述凸起能够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棘齿之间,所述转动件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其中一个方向转动时,所述凸起能够从所述棘齿上滑过,且所述凸起能够限制所述转动件沿另一个相反方向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和所述第一配合部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不超出所述支撑本体的轴向上的端面,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朝向所述腔室的径向向内延伸,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转动件邻近所述腔室开口的一端相抵,以限制所述转动件脱出所述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邻近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与所述腔室同轴布置,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钩体部,所述钩体部沿朝向所述腔室的径向向内延伸,且所述钩体部与所述第一环槽配合;